APP下载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0-06-21卢嘉仪周彩莹阮婉芬

吉林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奈德例数新生儿

卢嘉仪,周彩莹,阮婉芬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我国新生儿呼吸衰竭及住院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死亡主要原因。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出生后,多由于与呼吸道感染患儿、污染器械接触而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而且随着机械通气在新生儿临床广泛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已是NICU主要的获得性感染[1]。由于新生儿的呼吸器官与功能往往都不成熟以及呼吸道管腔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再加之呼吸道的抵抗力差,易致气道阻塞、感染及呼吸困难,易发生肺炎[3],以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发绀、发热或低体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在生后24 h内发病,出生时常有窒息史。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4]。目前虽然临床针对性治疗的药物选择性较多,但尚无临床统一治疗的金标准。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是氨溴索和布地奈德,两种药物的治疗作用各不相同。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联合不同药物的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4 383例根据纳入标准选取其中的803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试验组404例与对照组309例。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发绀、气促、咳嗽、肺部啰音等;X线胸片检查具有肺纹理增粗、斑片状或斑点状影或肺不张[2];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可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存在心、脑、肝等疾病;伴有严重高热;气管异物、肺结核及过敏所致喘息等;严重哭闹不配合治疗;正在使用其他激素类药物治疗;本组研究药物过敏。试验组中男226例(55.94%),女178例(44.06%),平均出生时间15分钟~25天,平均(2.25±0.27)天,其中38例早产儿。对照组中男232例(58.14%),女167例(41.86%),平均出生时间20分钟~25天,平均(2.62±0.28)天,其中39例早产儿。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心电监测、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7.5 mg加0.9% NaCl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2 ml加0.9% NaCl溶液2 ml稀释后,超声驱动下雾化吸入,15~20 min/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7~14 d。

1.3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发绀、气促、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判断:症状及体征消失、肺部X线检查无异常为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肺部X线检查轻度异常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为显效;症状减轻、肺部X线检查异常但优于治疗前为有效;除外以上症状为无效[5]。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试验组患儿啰音、发绀、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照: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2。

组别例数啰音发绀咳嗽气促试验组4044.45±0.763.13±0.474.05±0.663.03±0.37对照组3996.23±1.024.56±0.685.73±0.974.26±0.88t值48.29359.70249.41744.466P值0.0000.0000.0000.000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试验组404134(33.17)203(50.25)55(13.61)12(2.97)392(97.03)对照组39958(14.54)128(32.08)145(36.34)68(17.04)331(82.96)χ2值23.836P值0.000

2.3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少于对照组的0.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并发症[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声音嘶哑总计住院时间(x±s,d)试验组4040(0.00)0(0.00)0(0.00)0(0.00)8.13±1.26对照组3990(0.00)0(0.00)2(0.17)2(0.17)10.84±1.87χ2/t值2.00241.476P值0.1570.000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在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主要分为四种:吸入污染羊水或血行传播至肺称为宫内感染性肺炎;在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的称为出生时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的称为生后感染性肺炎;还有就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宫内及出生时感染性肺炎有广泛的病理改变;出生后感染性肺炎以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为主要病理改变,主要是由原微生物受感染所引发,最为常见的是细菌感染,与新生儿呼吸道解剖结构不成熟有着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发热、咳嗽、精神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也与患儿的免疫力低下有着紧密的联系[6]。而如何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有效恢复,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临床医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盐酸氨溴索属黏液溶解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纤毛与痰液的黏着力,降低其喉部黏稠度,促进患儿的黏膜纤毛运动,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便于痰液咳出,从而起到保护呼吸道黏膜的作用。布地奈德能够有效起到局部抗炎的作用,且选择性较好,能够充分抑制患儿呼吸道释放炎性细胞介质,来缓解患儿呼吸道高反应性。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获得协同作用效果。罗厚江等研究中指出,选取新生肺炎患儿,采取常规氨溴索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55.0%,明显低于结合布地奈德治疗组的90.03%,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7]。本研究中,试验组患儿啰音、发绀、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少于对照组的0.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组研究结果与孔永红研究结果相近[8]。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治疗中,采取氨溴索针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奈德例数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更正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