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

2020-06-19任涛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教学体系基础知识

任涛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人才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且管理型人才十分受欢迎。所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期间,一定要注重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并通过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为人才的全面发展进行服务,从而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本文对职业院校“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有所启示。

关键词:职业院校;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教学体系;改革策略

缺乏实践性是很多职业院校教学期间的软肋,尤其是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期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实践技能也是评价人才的关键。职业院校在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以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为出发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同时也要对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并不断优化理论素养。

一、“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意义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期间,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职业院校作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说,如何提升其管理水平,确保其在实践中有效掌握管理技能是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也是提升其理论素养、实践水平的关键,但是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职业院校未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技能。而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能对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同时,通过改革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靠的实践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与实践技能,在到企业进行实践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受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影响,职业院校在进行管理类人才培养期间,由于其他因素的存在,导致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不明显,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就要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不足制定可靠的应对措施。

(一)缺乏创新

创新对于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一定要积极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职业院校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缺乏创新是当下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实践体系的运用期间,由于缺乏创新,使得教学理念、方式等较为传统与滞后。同时,也由于缺少激励体系,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缺乏积极性与热情,并且对于创新的意识较低,无法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创新提供保障。最后,在教学实践中,缺少特色,无法为学生的发展融入最新的思想与理念,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二)体系不完善

虽然职业院校已经有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但是体系并不完善,且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应用效果较差。同时也有职业院校会直接照搬本科院校或者其他职业院校的人才实践体系,但是这样就使得体系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也无法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同时由于人才实践体系中,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实践技能的培养比例过低,很多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差,在实际的应用中无法体现其价值。

(三)投入有限

第一,师资资源的紧张。教师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中的关键,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师资力量的不足,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造成的。第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足。由于在校內建设实训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的资金较多,这就使得职业院校不愿意花大量的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另外,也存在校企合作程度不高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校内无法得到实训,在校外的实践也得不到保障,进一步造成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较低[1]。

三、职业院校“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加大创新力度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更是职业院校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人才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过程中,需要融入创新理念及思维,然后对体系进行创新[2]。第一,“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管理中的需求,制定分层培训方案,这样就能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第二,增加实训课程的比例。职业院校一定要逐步增加实训课程的比例,但是增加的方式要科学合理,且立足于区域及自身的特色[3]。第三,情境模拟。由于课堂教学中,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缺乏实训的机会,但是教师依然要引用真实的案例,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实战环境,让学生可以通过实战模拟,提前感受到职场的管理生活。创新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可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实践技能。

(二)完善实践体系

人才实践体系的完善,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进行完善:第一,基于教材。人才实践体系的完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然后基于院校的特色、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与完善人才实践体系;第二,要加强国内外人才实践体系的学习与借鉴,挖掘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容,为实践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持;第三,统筹校内资源。由于体系的构建涉及到众多的人员与部门,且需要得到校内领导的支持,与此要提升校内领导对于实践体系的重要性认识,并积极征求各部门、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对体系进行完善。同时也要在体系内融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让体系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也能起到体系对学生发展的推动作用[4]。

(三)加大投入力度

职业院校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包括资金、政策等。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软硬件的建设,这也是最消耗资金的地方,所以在建设前要做好规划,对投资额进行控制[5]。在实训基地的设计规划阶段,要针对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关的设备与软件,为实训的有效性提供保障[6]。其次,要提升教师的工资水平,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教师在工作中的创新性,从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最后,就是增加学生校外实践的经费,由于学生在校外实践期间,院校也要为其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比如安全、住宿或者学习等,所以也需要消耗的一定资金,同时在校外实习期间,院校必要时可以为其提供交通的交通费用,让学生安心实践。

四、“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

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是当下职业院校教学体系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所以在考核期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仅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真实反映,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评判的重要指标。第二,要对校内外实训与实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期间要通过实习导师、企业与学生的反馈作为评价的指标。第三,评价也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院校人才实践体系的践行效果进行真实的、全面的评价。

新时期,企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要点,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实践体系无法适应当下的实际情况,因此要积极通过科学的手段,创新体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云峰.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7):79-82.

[2] 周文哲.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初探: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5(7):244-245.

[3] 任子良,陈倩,秦勇.经管信息与仿真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和改革: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2):29-31.

[4] 胡培业.“职业对接、素质成长型”高职实践教学[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1(4):53-57.

[5] 薄海.高职经管类专业《财税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研究: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J].商业故事,2016(9):70,71.

[6] 晏涵.高职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8(4):35-42.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教学体系基础知识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