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型“糖友”怎么顺利当妈妈

2020-06-19曾天舒

大众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糖友糖化低血糖

曾天舒曾天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基础内分泌学组副组长、肥胖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垂体和神经内分泌疾病、性发育异常等的诊治。

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神圣、美好、充满希望的,但准妈妈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磨难,糖尿病就是这样一种名称虽甜,但会给准妈妈带来诸多痛苦的疾病。而对于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经历这种磨难的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如何才能顺利度过孕育新生命的艰难历程?

孕前:评估病情,控制血糖

1型糖尿病患者有怀孕打算后,应该及早做好准备。最重要的事有两件:一是对血糖控制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进行详细评估,估计怀孕可能带来的风险;二是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1.进行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和风险

在计划怀孕前三个月,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和评估。除血糖控制情况外,主要检查是否存在糖尿病并发症或伴发疾病,如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血脂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此外,还应仔细回顾所用药物。有些患者可能存在血管并发症、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正在服用降压药、调脂药等,其中有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2.控制血糖,最好达到理想水平

怀孕10周内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这个时期的高血糖与胎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计划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最好达到理想水平,即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宝宝发生多种先天性异常和超重的风险,还能降低母亲发生先兆子痫等妊娠并发症的风险。

孕期:良好控制血糖,监测血糖,监测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怀孕后,关键问题是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密切监测血糖和并发症。

1.良好控制血糖

孕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标准是空腹血糖低于5.3毫摩/升,餐后1小时血糖低于7.8毫摩/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6.7毫摩/升。不难看出,这个目标比平时的血糖控制目标更加苛刻。

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胰岛素治疗,既可以使用“基础”加“餐前”的一日多次注射法,也可以使用胰岛素泵。使用得当的胰岛素泵治疗可能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和更低的低血糖发生风险。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令人担忧的不良反应。由于多种原因,孕早期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会增加,孕妇和家人都要充分了解如何识别和处理低血糖,并学会通过严格血糖监测来避免低血糖。

2.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是良好控制血糖的基本保障,常规方法主要是使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频率较高,频繁扎手指痛苦较大。近年来,连续血糖监测逐渐得以普及。有研究显示,在孕期采用连续血糖监测,不仅可以使母亲的血糖控制得更加平稳,减少低血糖反应,还可以減少母亲和胎儿的相关并发症。因此,目前有学术组织推荐妊娠的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连续血糖监测设备。

与平常相比,怀孕后女性的空腹血糖较低。因此,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在孕早期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会减少,如果仍然保持原剂量,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会增加。但是到了孕中期,尤其是孕16周以后,胰岛素抵抗开始加重,许多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会随之增加。此外,由于孕期进食和生活规律与平时有所不同,血糖的变化规律会被打破。因此,患者在整个孕期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血糖监测来指导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现有研究显示,良好的餐后血糖控制能降低孕妇先兆子痫的发生风险。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水平,无法准确反映餐后高血糖,所以只能作为判断孕妇血糖控制情况的一个辅助指标。现有证据表明,在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有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认为,在孕中期和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须控制在6%以内才能更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要注意,良好控制血糖的前提是尽可能避免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的产生。此外,在孕期,红细胞寿命相对缩短,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频率要相应增加,宜从平时的三个月一次改为每个月一次。

3.监测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在孕期需要特别警惕并发症,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等。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怀孕时更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故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患者在孕16周以后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孕期血压应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但不要低于120/80毫米汞柱,否则也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胎儿肾、肺等器官发育不良或宫内生长迟缓,故孕期禁用。

产后:调整胰岛素,预防低血糖

分娩以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会有所恢复,应在进行血糖监测的基础上,在医生指导下减少孕后期增加的胰岛素用量。

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非常有利,但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哺乳会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在哺乳期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营养治疗及血糖监测,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哺乳时间、休息和进餐变化等调整胰岛素用量。

猜你喜欢

糖友糖化低血糖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糖友喝牛奶有讲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