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党建平台构建思路的探索
2020-06-19钟明辉李志军
钟明辉 李志军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型媒体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特别是以QQ、今日头条、微信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广泛普及,并以其交流的便捷性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在沟通交流、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习惯。对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来说,传统工作方式相对滞后,线下工作模式相对落后,无法满足融媒体时代和“互联网+”党建的发展要求。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探索新时期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方法,构建高校党建服务平台,是目前广大高校党建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融媒体”是把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载体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相融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载体,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其本质要求是创新。在融媒体时代,作为高校的党建工作者,应当创新性地运用融媒体的新技術和新手段,提高党建融媒体工作的专业能力。在推进党建融媒体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新手段新方法新机制,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同时,应当加强对当前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运用,推进“互联网+党建”建设,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畅通党群的沟通渠道,很好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紧密结合,达到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和青年学生党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党建工作中,构建“互联网+”的党建服务平台,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平台的搭建,更好地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和规范化,并可以在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员监督等方面创新工作方式,促进高校党建工作高效高质进行。
二、民办高校党建服务平台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统计报告》统计,截止到2019年,我国民办高校已有750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校1所)。普通本专科招生183.94万人,比上年增加8.57万人,增长4.89%;在校生649.60万人,比上年增加21.14万人,增长3.36%,硕士研究生招生735人。
从数据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共有民办高校25所,其中民办本科大学13所。但由于民办高校通常实行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别于公办高校的办学体系。如何确保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如何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到实处?如何通过“互联网+”思维实现全方位的党建工作开展?这些都是广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下面,就广西民办高校党建服务平台的现状总结如下:
党建服务平台质量不高
据调查,广西民办高校中大部分高校建设有党建网站,一般是在学校官网的主页导航栏或专栏设置链接并根据形势与政策需要,设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专栏等,内容比较充足,时效性较强;部分高校设置有党团思政的版块,但是仅以资讯的方式进行展示,比较简单;尚有几所高校未建党建网站或直接链接到共产党员网。可以看出,大多数民办高校逐步把部分党建工作从线下搬到了线上,通过党建网站的建设,上传政策文件,发布党建资讯;进行系列典型、榜样展示;接受群众监督等,进一步推动线下党建向线上党建转型,但总体来说,网站质量普遍不够高。
党建服务平台功能缺失
在普通高校,特别是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很多学校都仅仅是通过二级学院网站的构建来开展工作,其功能较简单,一般仅仅是党建活动的宣传、成果的展示或共产党员网站的链接等,并未能在网站上进行党建工作的全链接,如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和党群沟通等方面,下一步可考虑结合移动端(如APP和小程序)进行互补,以提高党建工作的高效高质。
党建服务平台内容单一
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普遍还存在着党建服务平台内容较单一的现状。一些高校大部分的党建工作仅仅局限于线下,仅仅借助线上网站进行政法政策、思想建设、党建资讯等栏目的设置,且获取的知识大多以图片和文字为主,与当前融媒体环境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形成巨大反差,导致线上党建服务平台的点击率极低,且未能很好地创新党建工作模式[3]。
三、融媒体时代下构建民办高校党建平台的思路
互联网的高度普及,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民办高校的党建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如何创新党建工作管理机制?如何打造多层面的党员教育网络平台?如何借助新技术全力占领高校网络舆论阵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前,APP和小程序已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获取讯息,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势,在完善网页端党建平台建设的同时建立移动端的高校党建服务平台,为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构建思路如下:
定制开发高校党建服务平台
融媒体时代下,获取知识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同时获取知识的途径已悄然发生变化,学习、阅读和工作的习惯也已顺应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因此,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通过服务平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一般的党建网站大都是作为学校官网的一个模块,通常都是PC端,与大多数青年党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不一致,各大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定制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党建服务平台。
作为一般的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相对齐全,一般都涵盖了计算机类专业,机构设置上基本也都设置有网络中心或实验教学中心等技术部门,已具备一定开发能力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学校可考虑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利用自有开发人员以项目式的形式进行PC端和移动端(APP,微信小程序等)党建服务平台的开发,可以根据党建工作者的需求,集党建日常管理和党员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并很好地解决购买服务平台存在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难,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提高党建服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拓展高校黨建服务平台功能
高校党建服务平台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拓展其平台功能。根据平台构建思路,可考虑把党建APP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教育”板块主要包括“党建课堂”、“时事要闻”和“学习互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三会一课”等党员的思想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党员管理”板块主要包括“组织架构”、“档案建设”和“党校管理”,明确学校党委的组织架构,加强各基层支部的党建工作及各项档案材料的收集和管理;“学习互动”板块主要是“学习互动”和“积分管理”功能,引入类似“限时竞答”、“知识PK”等模式,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党员之间的学习交流,相互进步,并可以考虑把党校学习考核等考试纳入到该板块中,实现在线学习、互动讨论和考试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
丰富高校党建服务平台内容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占领“互联网+”党建的新阵地。在高校党建服务平台定制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平台内容的建设,通过对学校党委、宣传部、各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等部门人员进行充分调研,丰富高校党建服务平台内容,把平台建设成集“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和“监督党员”等多位一体的党建服务平台。
在平台内容建设上,应改变传统党建工作方式,丰富平台内容,及时了解、听取、回应师生意见和诉求。例如,民办高校可以借助党建服务平台,加强党校的管理,把积极分子的教育通过党建课堂的开设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借助党建服务平台组织支部党员的党建学习活动,丰富“三会一课”形式和内容,打造党建活动跨时间和跨区域的教育效果;再就是可以借助党建服务平台举办一些“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党员之间、党群之前的学习互动性;借助党建服务平台搭建党群交流平台,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师生归属感和获得感。
综上所述,在网络新媒体下构建高效优质的党建服务平台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迫切需求,各高校应该从党建工作实际出发,深度挖掘高校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律和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充分调研,定制开发,拓展功能,丰富内容等措施来加强党建服务平台的有效建设,创新党建发展新模式,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构建学生党建网络平台的探索与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9):3-3.
[2]胡小剪.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的构建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2):9-10.
[3]雷婧.“学习强国”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20(14):40-43.
[4] 曾扬阳,钟明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党建网站构建路径初探[J].传播力研究,2019,3(15):274+282.
基金项目: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高校党建网站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编号:17FDJ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