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颂伟大 坚定向前

2020-06-19段文婷

时代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医疗队抗疫精神

段文婷

庚子年春,全球新冠疫情,已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将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疫情是一次灾难,也是一次反思,我们应更全面、理性地认识这次事件,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认识生而为人的责任和担当。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这次疫情作出解读,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也做了报告会,通过学学,我对疫情有了更多的感触,主要从致敬、精神、青年、仁心、慎独、坚定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致敬:致敬医者,致敬祖国

我最先想到的是致敬。第一,在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奔赴前线的,是我们应该致敬和爱护的人。在网上有很多视频、歌曲、海报歌颂着各地出征的援鄂医疗队,带给我们许许多多感动。我们知道了,到抗疫前线的,是怎样一群有担当、有仁心、有智慧、有勇气的医务人员。我们应致敬他们,是因为他们敢为人先,“舍小家为大家”;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他们“没有神的光环”,却如神下凡拯救苍生。当各地援鄂医疗队返程的时候,在机场迎接他们的是崇高的“过水门”礼,意为洗去疲惫、表达敬意,我想,看到这种场面的人都会为之动容,而他们,也值得这样的尊敬和礼遇!

我们致敬他们的专业水准。由北医三院副院长沈宁带领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第二批出征队伍,于2月1日武汉疫情上升最快的时候抵达,刚落地就要解决将普通医院改造成隔离病房的巨大挑战,他们经过充分的讨论、设计和实践,开创了危重症病房的样板,解决了危重症患者的收治这个重要的难题,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并且他们充分做好院感防护培训,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最后做到零医务人员感染。

我们致敬他们的责任担当。全国各地的医疗队接到出征的任务时大都是措手不及的,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好就马上出发,甚至来不及和家人好好告别。他们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子女,有的是怀孕的妻子,有的是新婚的丈夫,但当时,他们都暂时放下了这些身份,而以统一的身份——医者出征。面对未知的疾病,他们也曾担忧也曾畏惧,但最终他们决心奔赴最危险的前线,成为最英勇的“逆行者”。

第二,在大灾大难面前,临危不乱、尽显担当的,是我们应该致敬和热爱的国家。中国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展现出制度优势,展现出大国担当。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做到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应收尽收;才能集中调配先进的医疗队、基础物资、资金保障,才能有快速的统一部署和支援,才能在10天内建成两座现代化医院,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蔓延。虽然疫情对我们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发展的脚步,但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趋势不会变”,事实也证明,中国经济不仅基础雄厚,并且恢复速度很快。在疫情期间,国家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发展,各项事业精准有序开展,春耕保收、脱贫攻坚、复工复产,都没落下,我们有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打赢抗疫的战役,并决胜脱贫攻坚战。

只有负责任的大国,才能做到对全世界国家和人民也尽一份责。我们保证信息公开,最早就向世界提供毒株序列,公开感染人数;我们尽力提供帮助,为其他国家派去顶尖的医疗团队协助抗疫,提供医疗物资、分享抗疫经验、分享研究成果;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希望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实现全球联防联控,争取早日战胜人类共同的敌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所以我们应致敬平凡而英勇的医务人员,致敬我们伟大而强盛的祖国。

精神:只要精神还在,就不会被压垮

我想到的第二个词是精神。精神是人的意识,是区别于客观物质的主观世界。精神是抽象的,却又能具体表现在客观事物中。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精神”,例如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服务人民的“雷锋精神”,开拓创新的“载人航天精神”,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时代精神是集体意识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积极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能能动地改造世界。所以总结并发扬这些精神,能够正向引导人的心理和社会积极健康发展。正是这些精神和价值观,引导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才造就了今天国家的强盛。

而这次的“抗疫精神”,具体的内涵有“心系人民、技术精湛、舍生忘死、堪当大任”。这些精神令我们感动,也是我们要秉承和发扬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而不论我们在哪个领域,专业性一定是基础和根本,我们要练就过硬本领;在大灾大难面前,要有奉献精神,要敢于担当、冲锋在前,这是我们国家凝聚力的所在。

在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报告会上,董锦沛博士在汇报时讲了一段令人非常感动又印象深刻的话:“刚到武汉的时候一路上只遇到五辆车,有两辆还是救护车,我们非常痛心,感觉武汉像是睡着了一样,感觉它确实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我们此行也是为了让武汉快快好起来”。他的细节和场景化的描述非常有画面感,而拟人手法的使用则充满了人文关怀,董博士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随口的一段描述,却向观众传递了他饱满的情感,深深感染着我们。他传达出心系人民的精神,也传达着他的决心:来就是为了治好它。

董博士还为我们讲述了大量的医疗队如何帮助患者解决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的故事,讲述遇到的困难、感人的场景和难忘的经历,医务人员们技术精湛、舍己为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体现着“抗疫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成为他们的内心力量,尽管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十几个小时,身躯疲惫,但是内心的力量给了他们支撑;盡管脸上都是勒痕,但这些勒痕,是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勋章”,所有人的赞扬,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而“宅家”的我们,看到他们的感人事迹时,也会备受鼓舞,决心也像他们一样勇敢、敬业。

所以不论我们的身体遭受着多么大的折磨,只要精神还在,就不会被压垮。

青年:时代的接力棒已经握在我们手中

第三个关键词应当是青年。在本次抗疫战斗中,带给我们很多感动的是老一辈坚守岗位、技术精湛的医者和共产党员,更是新时代青年,大量的80后90后甚至00后挺身而出,成为中流砥柱,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能力和精神风貌。这次的抗疫任务对青年们是考验也是检验,由于缺乏经验,种种困难对他们而言都可能是考验,而他们的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也都经受住了检验。沈宁副院长称赞医疗队中的青年,具有勇敢无畏、脚踏实地、仁心仁术、创新活力的精神,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人的承载力和活力。他们承受住了大量的工作和压力,创造性地解决了很多问题;虽然每天都做很多基础繁琐的工作,但他们怀着对每一位患者负责的态度,踏实认真工作。这就是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是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尽管当代的青年,是备受质疑的一代,“颓”“丧”“佛系”的标签让父辈质疑我们是否能承担起重任。虽然我们喜欢小众文化和亚文化,但不代表我们内心没有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虽然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网络化,但不代表我们的价值观有偏差。马克思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这个时代终将染上我们的色彩,而我们能证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虽然更加有个性和多元化,但我们担得起重任。

所以江山代有才人出,时代的接力棒已经握在我们手中。

仁心:“人”和“仁”是两大关键

医者仁心。医者的仁爱,体现在处处可见的人文关怀。我们致敬医者,因为在疫情期间他们不仅为患者带去生命的曙光,还带去支持与爱。医疗队实时监控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处理。在隔离病房,患者饱受病痛和孤独情绪折磨,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緒变化,会和他们聊天,会帮他们联系家属。护士们还做起了护工和家属的事务,帮助患者进食、剪头、擦洗、清洁,悉心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医护人员不仅要负责好患者的身体健康,还照顾着患者的心理健康,这就是仁心,就是大爱。

所以“人”和“仁”是打赢疫情防控战争的两大关键。

慎独: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调整心态

第五个关键词是慎独。“君子慎独”语出《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为越是在隐蔽的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自己独处的时候,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这次疫情,把大多数人都“封印”在家中,几乎脱离了物理空间的社交活动,独处的时间变得更多。虽然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社交的场所在网络空间延伸,我们就算身处家中也不会完全脱离与社会的联系,但在互联网上,自我暴露的程度是不如线下社交的,因此还是独处的时间更多,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懂得如何“慎独”。

一是懂得陪伴家人。这次疫情比较特殊,它具有的这种隔离性,让家庭变成一个更有凝聚力的小团体,我们有了更多时间与家人待在一起,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选择,这都是我们独处的一部分。很多人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与家人进行更多的沟通、更多地一起做家庭活动,也有很多原本不适应与家人长期相处的人渐渐适应这种陪伴。我们可能或多或少都对家或父母有了更新的理解,而陪伴父母,也是难得的尽孝心的机会。

二是懂得反思自己。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人有很多时候可以独处,这种独处就是真正的完全的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写写日记或自己思考,可以关照到自己的内心。而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媒体带走,可能一会儿不刷微博抖音就不自在,留给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这种自我传播的时间越来越少,然而自我传播其实也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留一些时间与自己对话,调整心态,制定未来目标。

三是懂得提升自己。相对地,互联网带来了注意力的分散,也带来了更多的知识。知识付费的兴起让人们渐渐养成在网络上学习的习惯,隔离开始后各种各样的网课越来越多,是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课程充实自己的好时候。

四是懂得应对变化。世界发展越来越快,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就像这次的疫情,任谁都始料未及,有的人迅速调整发展战略,有的人自暴自弃不知所措。我们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应对各种变化时,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积极调整心态而不是一蹶不振,适时地调整计划。

五是懂得分辨信息。互联网也带来了大量信息,我们要学会分辨是非,不要做“没头脑”的“键盘侠”,也不要过度紧张焦虑。要理智看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所以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调整心态。

坚定:我们应当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有信心

第六点是坚定。疫情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提升,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反思,疫情带来了痛苦,也放大了是非善恶,我们能看到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化,我们要思考人类共同的问题和出路。从古希腊神话中的瘟疫模型来看,瘟疫是一场公共危机,从客观上讲它是具有政治性的,而在现在的国际舆论中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场人类的危机,却被一些不怀好意的政客用来大做文章,他们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僭主”,是一些高调的野心家,没有国际担当,罔顾普通人的生死,只为了他们的利益玩弄权力于鼓掌中。而我们应当相信在这样一些舆论争辩中,大多数人都是眼明心亮的。

反思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天灾人祸,中华民族都没有被压垮,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一次次战胜困难的有力法宝。有古语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疫情是一场危机,而在危险中也藏着机遇,我们看到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打击,也应当看到在打击过后的复苏能力。例如这次五一假期,虽然从全国来说旅游业总体发展不及去年同期,但有些地方的旅游营业额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我们看到一些行业面临冲击,如KTV、餐饮等等,也应当看到一些行业正在迅速崛起,例如生鲜闪送、互联网行业、网络影视等等。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也会经历此消彼长,但总体发展是向好的。我们应当坚定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政治体制,坚定向前。

所以我们应当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有信心。

猜你喜欢

医疗队抗疫精神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