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生活

2020-06-19杨晗

时代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杨晗

近年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它不但是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实践方面,它是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要求。不过在笔者看来,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更加突出的实际效果?对此,贴近生活应当是某种不可回避的根本性抉择。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就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积极践行,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指和泛指两个层面的含义,特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泛指则为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推进的历程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毛泽东和艾思奇是最为突出的代表。这几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显著、成绩巨大,向为世所公认。但是就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要求而言,无疑还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尽人意之处。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够贴近生活,因而也就未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融入生活、参与生活、指导生活和创造生活的应有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语言的过度概念化和抽象化,使得普通群众难以真正理解原本鲜活、生动、深刻的思想内容,以至于有些群众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就感觉佶屈聱牙、格格不入,进而对那些所谓“正确”的空话套话非常反感。另外的一种误区也是普遍存在的,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应当只属于特定的文化拥有者,如党员,干部,领导等,与人民大众并无关涉。可见,艰深和晦涩确实就是大众化的敌人之一。二是宣传教育形式特别单一,空洞说教、硬性灌输的填鸭模式比比皆是,乏味、呆板、老套的“特色”似乎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种天然属性。三是内容上还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既不能解决群众的思想困惑,又不能为具体的现实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成为现实的背景下,在信息爆炸和传播渠道众多的今天,受众已经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很大选择权的参与者。大众仿佛置于“思想超市”,选择的空间大大拓展,似乎也流露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倾向。因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需要贴近生活,努力找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真正把我们想说的与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不要让老百姓觉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应该是有血有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生命力和亲和力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论,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贴近人民的生活实际,贴近人民关心的问题,贴近人民思想接受的特点,贴近人民的思路和语言,才能达到真正做到大众化。

综合以上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语言表述、宣教形式和内容的选择和运用上都存在着面向生活而不断改进的巨大空间,至少对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而言,都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

二、优化“贴近生活”的基本途径

1、坚持以“贴近生活”为旨归扩大教育对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去教育我们的党员,教育我们的干部,教育我们的人民。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也就是教育的对象,应该是生活当中的广大民众,而不仅仅是一些人或是一部分人,而且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部分人,在一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里,应该是全社会成员,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学生,还有伴随着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众等等。我们的大众化对象只有扩大到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每个角落,才能开展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人们的心理特征,准确把握他们不同的理论需求和接受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及时调整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内容及传播方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更富有成效。

当然,教育对象的扩大化需要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但这支队伍不应该是脱离生活、居高临下的,而应该和我们的教育对象相对应,相匹配。可以是生活中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条战线上的人,大到部长省长小到县长乡长,可以是辛勤耕耘的园丁,也可以是各条战线上的优秀楷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前提是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队伍的生活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因为教育队伍不贴近生活,你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你讲的再好,群众也不会相信你,你的宣传教育就是白费力。从国家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都需要创造条件,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可靠、功底扎实、熟悉基层、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进行理论阐释、理论宣讲和理论普及教育的人才队伍,做到既能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把握和阐释,又能结合实践,贴近生活,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这支队伍要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特别是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联系起来,让群众从内心感到马克思主义就在他们身边、感到马克思主义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到马克思主义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争取群众信任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2、坚持教育内容要贴近生活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进行话语方式的转换,从学术性的理论术语和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生活语言转换,从抽象向具体转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术语和文件语言上,必须实现向“大众话语,生活话语”的转换,要把理论化、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政治信念和行为准则;要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体化,平民化,形象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广大群众的理论感, 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理论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打造通俗理论宣传的品牌。比如,农村的一些标语就很贴近生活,但又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像“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这样的大众化语言就特别具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有助于理论贴近群众, 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理带来的愉悦。语言形象化可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语言通俗化可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在语言表述上做到生动感人、深入浅出,切忌纯粹的空谈和套话,投入真情实感,以更加朴实、直白和准确的语言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努力用百姓的话、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理论和教育,力求同步共振,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树立了大众化贴近生活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最善于运用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去表述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生动朴实的民族语言去通俗地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的哲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中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标准界定为通俗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在通俗性的实现的载体上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柳提的《街头讲话》和冯契的《怎样认识世界》等通俗化的讀本当作参照物和示范蓝本,毛泽东在1954年12月28日《致李达》的信中,“建议”李达“在再写文章时”,“对一些哲学的基本概念,利用适当的场合,加以说明,使一般干部能够看懂。要利用这个机会,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他认为,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去读,去研究的,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都读大本子,那办不到,因此,“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邓小平用“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四川俗语来表达自己对特殊时期生产关系的看法,他说:“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 ,深入浅出中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哲理。

其次,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贴近生活,做到与时俱进,应时而变,应势而发,选择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多讲人民群众身边的事例,多联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保证对人民群众的理论的信仰实现从目的因向动力因的转化,用理论提升现实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把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紧密结合起来,找准理论研究、理论宣传与当今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谈群众关心的问题,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材料讲出来,让科学理论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和运用。不断让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官学”走向“民学”,从党员走向群众,从书斋走向生活。

3、堅持教育形式要贴近生活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内容上得到人民的喜爱,而且必须做到形式上也受到大众的欢迎,即通过宣传形式的多样化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具体说来,就是要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善于使抽象的道理转化成具体的事例;把“大主题”和“小切口”结合起来,善于使党的科学理论转化成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把“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来,使普遍的理论表现形式转化成符合各地实际的特殊形式;把“我来说”的“独角戏”和“大家谈”的“交响曲”结合起来,使传统的“我说你听”的“说教式”转化成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互动式”。云南省就有很多电视节目就采用方言说教的方式,还有很多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的节目,让老百姓在轻松愉悦中,在互动参与中,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体会到了理论的深刻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行为方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这种形势下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运用现代科技丰富理论传播的手段摆到突出位置。一方面,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继续广泛开展各种理论宣传普及活动,积极营造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和作用,切实掌握网络的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使之成为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同时,为过去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注入现代科技因素,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各种信息服务、文化产品和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中,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书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4]艾思奇.大众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0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如何创设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幸福的人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