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

2020-06-19李华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7期
关键词:氯胺酮躁动咪定

李华军

(建始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湖北 建始 445300)

0 引言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儿手术越来越多,实施手术治疗后患儿生活质量提升显著,促使其健康成长。手术实施麻醉是缓解患儿疼痛,促使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临床对麻醉药物的不断研究,麻醉的安全性得以提高,但由于小儿情况特殊,耐受力及身体抵抗力较差,实施麻醉后易出现并发症,如躁动、寒战等情况,使得患儿的神经系统受到影响。患儿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后,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语言功能障碍及理解力下降等情况,使其智力下降[1],因此,如何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是小儿麻醉医师需要重视的关键所在。下面将150 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实施分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及氯胺酮实施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镇静程度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及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2016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研究主体为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儿,患儿麻醉分级均为Ⅰ-Ⅱ级,意识清楚,家属对研究过程清楚,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器质性疾病、精神类疾病、依从性差及对麻醉药物过敏的患儿。按照手术编号,采用奇偶数法将患儿进行平分,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及氯胺酮实施麻醉,观察组(n=75)一般资料:男39 例,女36 例,年龄3-15 岁,平均(7.67±2.37)岁;对照组(n=75)一般资料:男41 例,女34 例,年龄2-14岁,平均(7.64±2.35),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实施,为保证公平,采用奇偶数法分组,除麻醉药物使用不同之外,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手术前指导患儿取平卧位,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实施麻醉,手术前30 min,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剂量为0.5μg/kg。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实施麻醉,手术前30 min,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剂量为0.5 mg/kg。两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待患儿意识消失,肌肉松弛后,进行气管插管,维持机械通气,实施手术。

1.3 观察指标。①镇静程度:手术结束患儿苏醒后10 min,采用Ramsay 镇静评分量表对患儿术后镇静程度进行评分,1分,表示患者不能唤醒,对刺激没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2 分,表示患者非常安静,可自行移动身体,可唤醒,但不能交流,无法服从指令;3 分,表示患者安静,难以唤醒,呼唤可以叫醒,但停止后又进入睡眠状态,能服从简单指令;4 分,表示患者能合作,容易醒,服从指令;5 分,表示患者稍许躁动,能坐起来,听从指令;6 分,表示患者非常躁动,不能平静,需要身体制动,常咬气管导管;7 分,表示患者危险躁动,试图拔掉气管导管,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服从指令,动作及行为过激。②认知功能:采用张明园修订改编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岁患儿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时间及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延迟记忆、注意力、语言及视空间等,共30 项题目,每项正确记“1 分”,错误或不回答记“0 分”,满分30 分,27 分以上为正常,21-26分为轻度障碍,10-20 分为重度障碍,9 分以下为重度障碍。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 20.0 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镇静程度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行t检验,当P<0.05 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Ramsay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Ramsay评分为(2.41±0.65)分,对照组为(1.32±0.34)分,观察组镇静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MMSE 评分情况。两组患儿术前MMSE 评分及术后3 d MMSE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苏醒期两组MMSE 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苏醒期MMSE 评分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两组MMSE 评分接近术前,但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MMSE 评分情况

表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MMSE 评分情况

组别 术前 术后苏醒期 术后3 d对照组(n=75) 27.32±1.32 15.56±0.21 25.78±1.78观察组(n=75) 27.05±1.37 20.85±0.78 26.66±1.34 t 0.232 3.434 0.232 P >0.05 <0.05 <0.05

3 讨论

小儿身体器官发育不全,对麻醉药物耐受力有限,且实施麻醉后易出现不良反应,使其出现躁动不安及认知功能障碍,并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使其智力水平受到影响,不利于健康及身体发育。虽然麻醉药物能起到抑制疼痛的作用,但药效消失后,患儿疼痛阈值下降,会出现急性剧烈疼痛,哭闹不止,情绪烦躁,会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选择安全的麻醉药物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

右美托咪定是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作为一种新型麻醉药物,常用于全麻或椎管麻醉患者中,具有中枢抗交感作用,起到近似自然睡眠的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对患儿呼吸抑制小,可随时唤醒,麻醉时效短,能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安全性高。同时还能抑制交感神经反应,减少血浆中药物浓度,稳定患儿心率及呼吸频率,减少术后躁动情况的发生[2]。氯胺酮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非特异性NMDA 受体阻滞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单独给药药物剂量大,使得患儿心率及血压升高,导致口腔分泌物增多,易引发窒息等情况,导致躁动及术后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3-7]。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起到的镇静作用良好,且患儿认知能力提升更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与氯胺酮麻醉对比,前者起到的镇静效果更佳,且患儿认知能力提升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氯胺酮躁动咪定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及其在产后抑郁防治的研究进展
右旋氯胺酮的药理学特征及其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