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应用膝关节镜的效果

2020-06-19刘峰瑞高宏薛英郭振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7期
关键词:滑膜炎创伤性滑膜

刘峰瑞,高宏,薛英,郭振业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0 引言

膝关节是机体最大及可承重最强的关节,膝关节滑膜是身体内最大的一块滑膜组织。从股骨髁关节软骨边缘伊始是膝关节的滑膜囊,往上相连着髌上囊,滑膜血供、神经系统极为丰富,受伤出血率较高,以形成各类绒毛、结节等,造成创伤性滑膜炎[1]。从病例机制层面分析,膝关节滑膜一旦损伤,滑膜内毛细血管立即扩张,血浆于细胞外露,产生黏液,滑膜受炎症刺激影响而持续性产生黏液素及纤维素沉着、机化,致使关节功能受限。传统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滑膜炎病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可。鉴于此,为探究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105 例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105 例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 例)与观察组(53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23 例;年龄25-67 岁,平均(46±21)岁;观察组男32 例,女21 例;年龄23-72 岁,平均(47.5±2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对比。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磁共振成像(MRI)、X 射线以及CT 平扫,确诊为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均明显具有膝关节外伤史,具有关节积液、上下楼梯时膝关节剧烈疼痛、膝关节间歇性交锁、股四头肌不同程度萎缩、肿胀以及连续步行500 m 即可感知明显疼痛感等症状。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非手术常规治疗,具体如下:①患者首先采取石膏下托固定治疗1-2 W,固定期间护理人员协助其开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②抗炎:膝关节创伤性急性滑膜炎的病理机制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及滑膜增厚。因此常规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如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等1-2 W。其次,为预防关节内感染,采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予以静脉抗炎。观察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予以麻醉,置于仰卧位,手术部位之上消毒铺巾。对关节腔开展穿刺,取一定量关节积液,再向关节腔内加压注射生理盐水予以充盈。以膝关节前外侧作为入路,插入4 mm 30°斜面广角镜,依次、广泛检查髌上囊、髁间窝、外侧室、髌股关节、外侧隐窝、后内侧室、内侧隐窝、内侧室及其周围组织。入路是膝关节前内侧,采用髓核钳夹取部分滑膜组织,再彻底清除镜下可见的所有滑膜组织。采用生理盐水广泛冲洗关节腔,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

1.3 疗效标准。①膝关节Lysholm 评估:均于患者在治疗前1 d 与治疗后1 个月开展患膝关节Lysholm 评估,主要细分为八项,分值构成为0-100 分,分值越高,膝关节功能越佳;②膝关节活动程度:均于患者在治疗前1 d 与治疗后1 个月使用量角器测定患膝关节的活动长度(即膝关节活动时可实现的最大弧度)

1.4 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 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ysholm 评分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ysholm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 评分情况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 评分情况

组别 例数 术前1 d 术后1 月观察组 53 40.55±5.28 87.19±4.3对照组 52 41.02±4.79 79.24±5.11 t - 0.477 8.632 P - 0.634 0.0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患膝关节活动程度。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膝关节活动程度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患膝关节活动程度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患膝关节活动程度

组别 例数 术前1 d 术后1 月观察组 53 59.68±12.03 124.39±14.19对照组 52 60.17±10.48 108.52±14.56 t - 0.222 5.656 P - 0.825 0.001

3 讨论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关节疾病之一,若是日常运动强度较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发生率更高[3]。其致病成因尚且无统一定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从生物结构层面分析,股骨髁关节软骨边缘伊始是膝关节的滑膜囊,后端与股骨后髁关节软骨缘相连,往上相连髌上囊两侧,再由股骨髁内外侧软骨缘向右拓展。膝关节滑膜一旦损伤,易发生充血、水肿,膝关节周围肌肉出现保护性痉挛,屈伸存在较大局限性,致使膝关节粘连,关节屈伸活动存在局限性,关节功能受制。由于罹患膝关节滑膜炎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因此发病后需及早就医治疗,及时、有效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防止由于关节感染或是慢性滑膜炎导致的膝关节屈曲挛缩与僵直。

常规非手术治疗,仅冲洗关节,清除多余的关节软骨与碎片,通常需3-8 周,病情才可得到明显改善,且非手术治疗并无法实现根治疾病。因而,临床应当积极采取手术疗法予以治疗。

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是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5],具有微创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滑膜切除安全性高;可实现即时诊断;可最大限度的清除增生的滑膜、脱落的软骨片;缓解症状等优点。其利用关节镜广泛、仔细探查患者的滑膜受损情况,有助于手术操作人员精细化掌握患者的关节内部组织结构情况。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滑膜切除术的核心目的是清除所有可见的滑膜组织,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但其存在一定缺陷,即是手工清除对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膝关节内解剖的结构组织极为复杂、神经系统丰富,操作难度较大,即时应用关节镜,也无法完全精确清除病变滑膜组织,致使预后恢复效果不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ysholm 评分、膝关节活动程度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ysholm 评分、膝关节活动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应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其具有操作便捷、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比常规非手术治疗更为精确、稳定、安全,有效促进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具推广应用价值。而实际治疗中,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参考患者意愿而行。

猜你喜欢

滑膜炎创伤性滑膜
生姜粥缓解滑膜炎疼痛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影响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
通经活利汤配合皮肤牵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