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2020-06-19冯伟刘高飞秦锦标朱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7期
关键词:格拉斯哥氯吡格雷

冯伟,刘高飞,秦锦标,朱敏

(东部战区总医院/原第八一医院 神经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脑梗死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引起的高危脑血管疾病,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具有明显的急性起病,发病,残疾和高死亡率的特征,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1]。本研究收集我院25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分析了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对象选择于2015 年9 月至2018 年5 月接收的25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127 例患者,观察组年龄61-73 岁,平均(66.15±2.35)岁,男女分别为77 例、50 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12 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共纳入15 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有11 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有14 例。对照组年龄62-71 岁,平均(65.21±2.52)岁。男75 例、女52 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13 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共纳入15 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有11 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有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阿司匹林100 mg 口服,每天一次,睡前阿托伐他汀片20 mg 口服,每天一次,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胞二磷胆碱0.5 g+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片75 mg 每次,共进行为期2 周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前列地尔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氯吡格雷给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接受前列地尔治疗,2 mL 前列地尔和浓度5%葡萄糖注射液10 mL 混合进行静脉注射治疗,每天1 次,共进行为期2 周的治疗。

1.3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为肢体功能和神经症状得以改善的时间;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格拉斯哥晕迷分数;并对2 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疗效评价标准为:若患者临床表现均全部消失,血流动力学为正常指标,神经功能缺损>90%改善视为显效;若患者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50%改善视为有效;临床表现与之前相比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小于50%的改善视为无效[2]。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中比对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计量和计数实施χ 2 和t 验证,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比较2 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得以显著提升,符合统计学评价标准(P<0.05),详情如表1 显示。

表1 比较2 组临床治疗效果[n(%)]

2.2 比较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晕迷分数、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水平。2 组患者治疗前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格拉斯哥晕迷分数比对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治疗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晕迷分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晕迷分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对

表2 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晕迷分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对

组别 例数 时期 格拉斯哥晕迷分数 神经功能缺损水平 红细胞聚集指数 血浆比黏度(mPa/s)观察组 127 治疗前 8.13±1.16 25.35±3.21 11.56±0.77 1.95±0.45治疗后 12.56±1.21 11.19±2.31 9.51±0.21 1.62±0.22对照组 127 治疗前 8.12±1.16 25.39±3.22 11.81±0.76 1.95±0.56治疗后 10.51±1.22 16.25±2.28 10.24±0.52 1.81±0.11

2.3 比较两组神经症状和肢体功能得以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肢体功能和神经症状得以改善的时间均得以缩短显著,比对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详情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神经症状改善时间、肢体功能改善时间比对d)

表3 两组神经症状改善时间、肢体功能改善时间比对d)

组别 例数 神经症状改善时间 肢体功能改善时间对照组 127 4.42±1.55 14.23±1.51观察组 127 3.01±1.02 12.13±0.21 t - 8.289 9.114 P - 0.000 0.000

2.4 比较2 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2 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并不明显,不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详情如表4 所示。

表4 比较2 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n(%)]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脑梗死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和探讨,发现它可能与不稳定的动脉斑块脱离,多发性血栓形成等有关,病理学主要是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和血管闭塞[3-4]。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脑梗死中起重要作用。急性脑梗死后尽快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可以改善预后。

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其通过抑制ADP受体来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5-7]。前列地尔是一种脂肪球囊载体制剂,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持续时间长,同时,前列地尔可以靶向扩张的髂血管,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并溶解白血块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自由基产生,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再灌注损伤减轻[8-10]。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治疗方案相较,应用联合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治疗有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同时肢体功能和神经症状得以改善的时间得以缩短显著,同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以减少明显,而格拉斯哥晕迷分数得以提升显著,另外,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得以显著优化,而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适合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格拉斯哥氯吡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戴口罩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做鬼脸
圣诞之吻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森林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