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PCI 治疗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6-19张若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7期
关键词:桡动脉射血左心室

张若斌

(商河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600)

0 引言

临床上常见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因是中断冠状动脉供血或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病后,导致患者合并急性缺血症状,从而导致患者心肌坏死,属于危重症。分析得知,由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容易死亡,应开展有效预防及诊断、治疗,常用PCI 治疗[1],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属于再灌注治疗技术,根据本病患者疾病特点,在本病患者早期开展急诊PCI 治疗,意义重大。临床上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急诊PCI 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本文对此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4 例选自我院急诊内科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0 月临床资料,均知情同意,分组时严格依据抽签法。实验组32 例,男20 例,女12 例;年龄24-82 岁,平均(58.5±1.2)岁;对照组32 例,男21,女11 例;年龄26-80 岁,平均(58.0±1.5)岁。将2组患者入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 方法。实验组共计32 例患者,展开急诊PCI 治疗:术前,患者需要顿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剂量均为300 mg,为患者做好常规治疗,利用3000 U 肝素,为患者展开抗凝治疗,术前,为患者展开5000-7000 U 肝素治疗,1000 U/h 是用药速度。安全护送患者至导管室,做好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处理,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手术入路,手术前,针对桡动脉做好常规Allen 试验,若阳性,对右桡动脉进行穿刺,局麻,药物选择1%利多卡因,选择专用桡动脉穿刺针,为患者斜刺进针,成功穿刺之后,立即置入6F 桡动脉鞘,严格依据相关常规办法,将冠状动脉造影操作做好,确定相关梗死血管,然后开展手术,根据具体情况,对指引导管、支架、导丝、球囊进行确定,严格依据相关操作指南[2],做好手术操作,结束手术后,马上拔出桡动脉鞘管,为患者实施局部加压包扎处理,术后2 h,为患者逐渐减压,术后6 h,转为普通包扎。若患者合并慢性心律失常,在患者锁骨下静脉插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术后,调脂治疗中,选择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治疗中,选择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中,选择低分子肝素,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对相关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做好二级预防[3]。对照组共计32 例患者,展开择期PCI 治疗:安置患者至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对心电监护装置进行妥善连接,为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药物选择ACEI 类药物、抗凝药物及他汀类药物等,1 周后,为患者展开PCI 手术,治疗方法同上,术后,对患者病情改变情况进行密切监测,术后处理相同。将2 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比对。

1.3 效果分析。治疗满意度:利用自拟调查问卷,统计相关数据。

1.4 统计学计算。根据SPSS 20.0 软件中相关计算方式对计量资料行t 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果

实验组术后1 周及术后24 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更高,术后24 周心功能情况显著改善,术后24 周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住院时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均显著改善,对比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比较2 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2。

表1 2 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周及术后24 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

表1 2 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周及术后24 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

分组 例数 术前 术后1 周 术后24 周实验组 32 40.27±3.93 53.36±4.82 56.88±5.11对照组 32 40.30±3.33 47.26±4.19 50.44±4.77 t - 0.0329 5.4030 5.2114 P - >0.05 <0.05 <0.05

3 讨论

相关文献报道,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一般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及PCI 治疗等,其中常用PCI 治疗,若患者伴随基础疾病,考虑综合治疗,合并疾病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及糖尿病等。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病情发展较快,容易死亡,为患者尽早解决阻塞,将患者梗死血管开通,对患者梗死区域血供有效恢复,是救治本病患者的关键,临床常用PCI 治疗,效果理想[4]。

临床综合分析后得出,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 h 内,为患者实施灌注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若医院具备条件,开展急诊PCI 治疗,作用较大,可将患者冠状动脉成功开通率显著增加,可将正常前向血流更好维持,可避免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对于本病患者来说,需要开展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较高,死亡率较高,因此,手术过程中,对比股动脉途径,一般选择经桡动脉途径入路,可明显减少患者血管局部并发症发生率[5]。

表2 2 组患者术后24 周心功能情况、术后24 周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住院时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对比

本组实验得出:实验组术后1 周及术后24 周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更高,术后24 周心功能情况显著改善,术后24 周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住院时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改善。本组实验证实,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急诊PCI 治疗,可行性较高,有效性较高。临床实践证实,对于部分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采用急诊PCI 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梗死血管,但是,术后容易出现短期内心脏不良,预后不良,需要进一步研究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急诊PCI 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临床参考及应用意义存在。

猜你喜欢

桡动脉射血左心室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对策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经解剖鼻烟壶处的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1 例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组织多普勒技术对肝硬化肾功能损害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价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