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医院护士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度调查研究
2020-06-17顾晓雯孔含含
顾晓雯,温 敏,孔含含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的突然流行,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恐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定点收治医院的临床护士积极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抗疫一线的临床护士感染的风险高,工作负荷大,且工作环境为封闭式管理,护士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1-2]。在重大疫情面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为此,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的564名护士进行了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度的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应对能力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9年1月-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564名临床护士。
1.2调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由护理部统一下发调查问卷,经科室护士长讲明调查目的和方法,被调查者均能理解并积极配合。本调查共发放问卷564份,回收564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564份,有效率为100%。
1.3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分为五部分。(1)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工龄、从事传染病护理年限、学历、职称、用工形式、婚育状态等。(2)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总粗分为20个条目得分之和,粗分乘1.25后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以标准分50分为分界值,大于等于50分为存在焦虑。(3)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总粗分为20个条目得分之和,标准分为总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总粗分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总分为53分,累计总分/80得出抑郁度,抑郁度>0.5为存在抑郁。(4)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由Zimet编制,该量表强调个体自我感受,该量表由12个自评项目组成,家庭支持(4个条目)朋友支持(4个条目)和其他支持(4个条目),采用七级计分法,选(1)计1份,选(7)计7分,其余类推,总分在12~36分为低支持状态;总分在37~60分之间为中间支持状态;总分在61~84分之间为高支持状态。总分越高,代表个体的社会支持越高。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8[6]。(5)潜在压力源调查表,根据现有疫情阶段工作特点,制定潜在压力源调查表,该表共计10个条目,包括“在疫情中感受到的压力情况”、“工作中感染病毒的风险”、“是否被亲人及好友孤立”等,采用5级评分法,其标准为“完全没压力”“比较没压力”“中立”“有些压力”“非常有压力”。针对该部分利用SPSS 23.0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0.908,提示内在一致性高,可信度高;Kaiser-Meyer-Olkin 0.919,提示内容效度好。
1.4统计方法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基本录入,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对焦虑、抑郁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度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时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各自变量赋值形式(见表1、2)。选择基于条件参数估计的前进法建立回归模型,P<0.05的变量进入,P>0.1的移除,以指示符作为对比,参考类别设置为第一个进行统计分析。
表1 引入焦虑多因素分析回归方程的各变量赋值
表2 引入抑郁多因素分析回归方程的各变量赋值
2 结 果
2.1一般人口学资料共调查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房工作的护士564名,进入病房的时间为1~8周,具体资料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n=564
2.2焦虑、抑郁情况调查对564名应激状态下的护士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焦虑状态170人(30.14%),其中轻度焦虑128人(22.69%),中度焦虑33人(5.8%),重度焦虑9人(1.5%);存在抑郁状态有211人(37.41%),其中轻度抑郁115人(20.39%),中度抑郁75人(13.29%),重度抑郁21人(3.7%)。PSSS检出低支持状态17人(3.01%),检出中支持状态149人( 26.41%),检出高支持状态398人(70.56%)。
2.3影响护士焦虑状态多因素分析影响护士焦虑状态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显示,婚育(P=0.033)、社会支持(P=0.000)、个人压力(P=0.042)、自己感染病毒的风险(P=0.014)、沉重的临床工作及危险工作环境(P=0.014),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婚育(OR=0.693)、社会支持(OR=0.291)、个人压力(OR=0.048)是护士焦虑状态的保护性因素,而自己感染病毒的风险(OR=1.620)、沉重的临床工作及危险的工作环境(OR=1.609)是护士焦虑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2.4影响护士抑郁状态的多因素分析影响护士抑郁状态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P=0.000)、个人压力(P=0.001)、自己感染病毒的风险(P=0.019)、被亲人和好友孤立(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社会支持(OR=0.178)是护士抑郁状态的保护性因素,而个人压力(OR=86.744)、自己感染病毒的风险(OR=1.522)、被亲人好友孤立(OR=1.466)是护士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5。
表4 影响焦虑情绪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表5 影响抑郁情绪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社会支持程度对护理人员焦虑、抑郁存在相关性社会支持度与焦虑抑郁状态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社会支持度越低,焦虑、抑郁程度越高;社会支持度介于中、低的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此结果说明,护士在疫情期间,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护士心理健康存在重要意义。提示社会、政府应从各方面加强在疫情期间对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力度,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地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合理安排护理人员隔离区内工作时间,合理为护理人员搭配营养饮食,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及家属的政策补贴,采取措施加强群众对护理人员的接纳和关心,从而有效减轻护士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巨大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3.2自身感染病毒的压力为造成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护士,都认为与其受到的自身感染病毒的压力相关。这一结果说明,在疫情期间,身为护理人员,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医务人员被感染等舆论消息,也较大程度的为医务人员的焦虑情绪带来一定影响。这也提示相关部门,应给予正面舆论导向,有关卫生部门也应在加强一线工作人员健康保证、健康促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3个人压力及被亲友孤立为造成护士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个人在疫情期间所感受到的压力,以及被亲人好友孤立,成为护士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在疫情期间,一线护士的身心都受到较大的压力,由于近距离接触患者,她们常常被社会大众乃至亲朋好友认定为“高风险人群”,这一结果提示,社会应加大对护士群体的接纳和关爱度,亲朋好友应多给予身边的一线护士支持和关心,以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的护士在疫情期间,除了承担紧张的护理工作,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沉重的工作及危险的工作环境,都给护士造成了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变化。本研究结果提示,政府需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关注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接纳与支持程度。作为抗疫一线护士亲属,随着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增加,加之自己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而导致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焦虑、愤怒、抑郁等情绪[7],而亲人时刻处于受感染的风险下,对亲属的担忧也会加重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有关部门应对医务工作者家属提供切实有效的关心与保障措施,尽可能的减少相关感染,保证医务工作者家属的安全及心理健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医务工作者作为最前线参与抗疫战斗的人群,政府及相关领导部门,在做好物质支持的同事,应给予护士精神方面的支持、鼓励和关心、慰问。积极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减轻护士心理压力,维护护士群体心理健康,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