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DSCTA诊断效果研究

2020-06-1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检出率动脉常规

钱 重 江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人民医院 濮阳 457500)

在临床上,颅内动脉瘤的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入院期间的患者及时排查颅内动脉瘤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住院期间单纯实行常规 CT 和核磁扫描对其较为容易漏诊,于是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仍是动脉瘤确诊的重要指标[1]。较多研究表明,颅底旁的一些动脉瘤通过常规CT血管成像是不能很准确发现的,因此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手术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结果是否相对更加可靠是本次研究的主题。张俊玲[2]的102例颅内动脉瘤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分析在颅底旁动脉瘤的比较上已经作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或手术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 CT 影像资料,筛选出颅内小动脉瘤患者101例,其中男56例,女45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51.8±4.3)岁。经过2周安全教育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6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入院前其他疾病分布均没有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实验组行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采用美国GE公司Brightspeed16排螺旋CT,扫描参数:(1)平扫:100KV,300mA,螺距1.375∶1,扫描时间:0.5s/转,扫描层厚1.25mm;(2)增强:120KV,300mA,螺距1.375∶1,DFOV 25cm,Std算法,扫描时间0.5s/转,扫描层厚1.25mm。对照组行正常的CT血管成像( CTA ):采用德国SOMATOM sensation 64层 MSCT 行头颈部动脉 CTA 的检查。对患者进行扫描时,体位为仰卧位,扫描范围自主动弓至颅顶部,采用 CTA 扫描程序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0mAs,重建层厚及间隔均为0.6mm~1mm,转速1.0s/r,采用Stellant 双筒自动高压注射器,经左侧手肘静脉注入碘海醇(浓度350mgI/mL,注射速度3~4mL/s),总量为65~85ml注射对比剂后 15~20s运用造影剂跟踪扫描技术一次性快速扫描。

1.3 观察指标

(1)人体不同部位动脉瘤的DSCTA和常规CTA检出率来进行对比,监测不同部位的血管瘤,比较DSCTA和常规CTA检出率的准确性。

(2)人体不同大小的动脉瘤通的DSCTA和常规CTA检出率来进行,其中血管瘤大小范围包括:<2mm、2~5mm、5~7mm、7~10mm、>10mm 5个筛选标准,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筛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组别/一般情况年龄(岁)性别(男/女)高血压实验组52.4±3.727/2918/56对照组51.2±9.2223/2216/45χ2值0.06720.08380.2995P值0.5280.6850.784

2.2 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率比较

在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交通动脉、基底动脉的在检出率上,DSCTA和常规CTA的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在血管动脉瘤的大小比较上,实验组的患者动脉诊出率相对高于对照组。在血管瘤大小在<2mm、7~10mm、>10mm上,DSCTA和常规CTA的检出率比较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是在2~5mm和5~7mm上DSCTA和常规CTA相比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

表2 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率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P值大脑前动脉10/117/9大脑中动脉3/51/3大脑后动脉2/22/2颈内动脉海绵窦13/159/12基底动脉9/108/12交通动脉11/133/7合计48/5630/450.97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包括16层和64层)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尤其是 CT 血管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多学者认为CTA的出现可以代替DSCTA[3]。但大部分临床研究表明常规 CTA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动脉瘤诊治过程中并不具备良好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比较数字减影CT 血管成像与常规 CTA 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本次试验从两个角度来对比数字减影CT 血管成像与常规 CTA在诊断血管动脉瘤的精确性的差别。通过监测人体不同部位动脉瘤的DSCTA和常规CTA检出率来进行对比,其中对不同部位的血管瘤进行了监测。经过比较发现在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交通动脉、基底动脉的在检出率上,DSCTA和常规CTA的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可见DSCTA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CTA,监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以在颅底旁的细微血管的比对上,DSCTA发挥了较强的优越性。另外,根据患者不同大小的动脉瘤通的DSCTA和常规CTA检出率来进行,其中患者病变的血管瘤大小范围包括:<2mm、2~5mm、5~7mm 7~10mm、>10mm 5个筛选标准。经过比较发现,在血管动脉瘤的大小比较上,实验组的患者动脉诊出率相对高于对照组。在血管瘤大小在<2mm、7~10mm、>10mm上,DSCTA和常规CTA的检出率比较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是在2~5mm和5~7mm上DSCTA和常规CTA相比检出率明显升高,监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DSCTA在血管瘤的精确性上相对由于常规的CTA。

综上所述,DSCTA 技术对于血管动脉瘤的诊断的准确率相对高于常规 CTA ,尤其是提高了颅底附近2~5mm和5~7mm上的小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对于临床上较为复杂细微的血管动脉瘤的诊断的优越性明显强于常规 CTA。因此,在临床上推荐将DSCTA检查列为颅底小动脉瘤的诊断首选。

猜你喜欢

检出率动脉常规
以横动脉及趾底动脉为蒂的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常规之外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