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与常规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2020-06-17李知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商丘476000
李知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商丘 476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本病起病快,发展迅速,若出血持续,出血量达1 000 mL以上,多个器官会发生衰竭,病死率高。研究资料显示,上消化道出血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达8%~13.7%[1],必须及时治疗。药物是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最常用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抑酸、止血、促凝来达到治疗效果。但单纯通过药物,仍然有不少患者存在止血不成功或短期复发出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其安全性、方便性、有效性得以提高,临床应用范畴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通过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2]。并排除严重呕血、便血、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异常、妊娠及哺乳期。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 21 例;年龄 25~68岁,平均年龄(43.1±4.2)岁;病程 1~3 d,平均病程(1.5±0.4)d。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24~67 岁,平均年龄(42.3±4.1)岁;病程 1.2~3.1 d,平均病程(1.6±0.5)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行胃镜检查,根据病情酌情禁食、洗胃,出血严重给予输血补充血容量。
1.2.1 对照组:待病情稳定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奥美拉唑口服,1 粒/次,1~2 次/d,连续服用 7 d。
1.2.2 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内镜治疗。术前0.5 h给予山莨菪碱10 mg肌内注射,先通过消化内镜查找出血点,然后结合病灶位置及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对于黏膜或溃疡出血,先清除血凝块,冲洗管经钳道插入,选用1∶10000肾上腺素局部喷洒。对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选用1%乙氧硬化醇注射止血。对于糜烂出血,在内镜下冲洗病灶后用电凝探头灼烧止血。对于消化道动脉性出血,可采用止血夹、皮圈结扎等机械止血。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复发出血率,并通过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疗效。
1.4 疗效标准:参考有关标准[3],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呕血、黑便停止,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12 h内恢复正常,胃管内引流液清澈透明;有效:呕血、黑便停止,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24 h内恢复正常,胃管内引流液清澈透明;无效:治疗72 h以上症状均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5%,低于观察组的 94.23%(P<0.05),如表 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 2。
表2 两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止血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52 38.5±8.2 6.0±1.8观察组 52 20.2±3.4 3.2±1.0
2.3 两组出血复发率比较:对照组有8例出血复发,复发率为15.38%;观察组有2例出血复发,复发率为3.85%(P<0.05)。
3 讨论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较多,国外研究[4]发现依次为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食管炎、食管黏膜撕裂、恶性肿瘤等。我国有学者[5]研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等。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措施有药物、内镜、介入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基础是抑制胃酸分泌,而当胃内环境pH>4.0时,胃蛋白酶活性会消失,此时胃溃疡便由胃酸决定,一旦溃疡累及病灶较大血管或溃疡所致血管硬度过高时,出血便会发生。国际共识会议组及我国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6]均指出,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在24 h行急诊内镜。另有资料证明,出血1 d内进行内镜检查确诊率为98%~99.5%。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将诊断与治疗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率。
本研究中通过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结果显示,无论是总有效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还是复发出血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再次说明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更高。在止血过程中,我们充分结合病情及病灶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止血方法。局部喷洒方便、安全性高,常用药物是肾上腺素,此药能收缩黏膜下血管,促使血栓的形成从而达到止血效果。有研究显示内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成功率达90.1%[7]。但局部喷洒药物仅适合出血较少的患者,对于破溃性出血作用甚微。内镜下注射药物止血的优点是可在直视下进行,达到“快、准、狠”的效果。但对于喷射性出血往往需要多次注射药物,不仅会增加费用,也会增加疼痛,同时还可因过量使用药物引发并发症。金属夹止血为物理性止血,通过截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能够迅速止血。其缺点是有些部位操作难度大,无法进行机械止血。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但术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止血方法,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