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教材资源,引领学生建立模型思想

2020-06-15陈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材资源模型思想联系

陈娟

[摘要]小学数学课本的例题、练习题、动手做等栏目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模型,教师善于思考、深入挖掘、积极引导,就可以引领学生不断地走近、走进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思想渗透在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前后联系,引领学生深入模型学习;深度挖掘习题资源,引导学生经历建模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习题,帮助学生拓宽模型认知;合理利用“动手做”,让学生在“开放式学习”中感悟模型。

[关键词]模型思想;联系;教材资源;整合;开放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41-02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小学阶段共6个年级,可以分为两个学段,1-3年级为第一学段,4-6年级为第二学段。教师既要关注同一学段知识间的联系,也要统揽教材,关注不同学段知识间的联系,巧妙利用教材的前后联系,挖掘例题、练习题中蕴含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

一、建立教材前后联系,深入模型学习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发现和归纳(a+b)×c=a×c+b×c这一数学模型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一模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例题: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领24根跳绳。四、五年级一共要领跳绳多少根?

学生在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之后发现:同样是求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方法不同,结果却相等。学生由此推测,(6+4)×24与6×24+4×24可以用等号连接,即(6+4)x24=6×24+4×24。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學生基本上是依样画葫芦,写出若干个类似的等式。然而这样教学只能让学生知道按类似的结构写出的算式结果相等,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学生自身的认知消化、吸收,方能持久记忆。实际上,乘法分配律在数学学习中一直被运用,教师可以联系前面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在总结旧知的基础上深化理解。例如:

1.计算20+30,想:2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5个十,这个思考过程用算式表示就是:2×10+3×10=(2+3)×10。

2.比5个6多1个6就是6个6,可表示为:5×6+1×6=(5+1)×6。

3.一幢楼房,共12层,每层14户住户,这幢楼房一共有多少住户?可以先算10层楼的住户,再算2层楼的住户,合起来就是12层楼的住户,用算式表示为:10×14+2×14=(10+2)×14。

4.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可以列式为64×2+26×2或(64+26)×2,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相等,即64×2+26×2=(64+26)×2。

教师把前后教材之间的知识建立起联系,对知识进行梳理,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理解性的学习平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正是乘法分配律。

二、深度挖掘习题资源,经历建模过程

教材中不论是例题还是习题,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典型性。习题并不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例题的补充、深化与拓展,值得深入学习与研究。只要教师肯专研,就能挖掘出习题里的重要资源,发现其蕴含的数学模型,带领学生经历建模过程。

例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80页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还蕴藏着一个乘除法计算模型——乘积是1的两个数,一个数乘其中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虽然在未学习倒数之前,学生还难以准确表达出这一计算方法模型的具体内容,但可以结合具体题目加以引导。于是,我展开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1.计算观察,初步感知模型

(出示:4.8÷0.1=4.8x10=5.4x0.1=5.4÷10=)

师:口算得数并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组题中,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和乘法算式的第一个乘数相同,两个算式的得数也相同。

生,:可是除以0.1和乘10不同,乘0.1和除以10也不同,结果为什么相同呢?

生3:我们不是学过吗?5.4除以10就表示把5.4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可以表示为0.1啊!

(教师适时圈出0.1和10,以及它们前面的符号)

2.猜想验证,完善模型认知

师:像0.1和10这样的数还有哪些?你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吗?

生(齐):100和0.01,1000和0.001,10000和0.0001······

师:你能利用这几组数写出几组算式,并口算得数吗?

(学生一口气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发现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教师圈出每组题中的100和0.01,1000和0.001,10000和0.000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个数乘(除以)10、100、1000……就等于这个数除以(乘)0.1、0.001、0.0001……)

师:根据每组算式中被圈出的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你还能有更大胆的猜想吗?

生(齐):对于乘积是1的两个数按这样的规则写出的算式,结果都相等。

学生继续计算剩余的几组题,验证了猜想是正确的,由此掌握了一种计算模型。

3.应用模型,体会模型作用

计算:7.2÷0.25,21÷0.125。

(许多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迫不及待地报出得数)

师:你们为什么算得这样快?

生1:我把“÷0.25”变成“×4”,把“÷0.125”变成“×8”,直接口算就很快。

在这里,学生自觉地根据前面得到的计算模型,把复杂的除法算式转化成乘法算式来计算,体会到模型学习的益处。

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具体问题一发现问题一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一体验运用”的建模过程。

三、创造性地整合习题,拓宽模型认知

何谓整合?就是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会使用教材,还要能够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如例题与例题之间的整合、例题与习题的整合、习题与习题之间的整合。通过整合学习内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学习的是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画线段图有一定的难度,指导学生画线段图需要花较长时间,导致“练一练”和练习八中的第1、2、3题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解答。仔细分析,发现练一练的题型和例题完全相同,都是求“一共是多少人?”的问题,而“少多少”这个问题在线段图中如何标出,学生还未接触,于是我删去练习八的第1题中的重复练习,把练一练的第1题“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变为“文字表述”的题目,由学生独立画图解决。

整合之后的练习,既能够对例题所学的画线段图方法进行巩固,又能把求和拓展到求差,完善了学生对画线段图的认知。

四、动手做,于开放式学习中感悟模型

数学建模不同于单纯的数学解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所具有的问题性、活动性、过程性、搜索性等特点给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善带来了很大的空间。数学课本里的“动手做”栏目尤其能体现数学建模的这一特点。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82页的“动手做”时,我设计了一个亲子练习活动:

学生在活动的反思栏目中写道:我发现风车、陀螺、转盘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不是直的,而是弯曲的,而且它们运动时都是围绕一个固定的点转动。

这一学习活动打破了课内课外的界限,以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在家庭中进行数学操作、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旋转都围绕一个中心点,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模型。

(责编:吴关玲)

猜你喜欢

教材资源模型思想联系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引教材活水,滋养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