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对比分析

2020-06-15陈丽娟李思佳张佳楠胡姗姗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晶状体光度眼压

陈丽娟 李思佳 张佳楠 胡姗姗▲

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一分院眼二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一分院眼三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白内障,其在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临床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法为患者治疗,其中较为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不同手术方法,其效果和安全性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3]。本研究主要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效果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100 例,以双盲法随机分组,每组50 例。

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以上;(2)确诊为白内障,即彻照法检查,显示晶状体后极部或周边存在点状暗影,或实施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晶状体后极部或周边点状浑浊,皮质透明,或晶状体后极存在水疤样改变;(3)不存在手术禁忌证;(4)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障碍者;(2)心功能不全者;(3)伴有视网膜等病变严重者;(4)高度近视者;(5)眼部手术史者;(6)难以对本研究配合者。

实验组中,年龄60 ~78 岁,平均(67.6±2.6)岁,病程1 ~10 年,平均(3.32±0.15)年,晶状体核硬度LOCS Ⅱ系统分级:Ⅱ级患者10 例,Ⅲ级患者17 例,Ⅳ级患者22 例,Ⅴ级患者1 例,男29 例,女21 例。对照组中,年龄61 ~79 岁,平均(68.0±2.6)岁,病程1 ~11 年,平均(3.31±0.20)年,晶状体核硬度LOCS Ⅱ系统分级:Ⅱ级患者11 例,Ⅲ级患者16 例,Ⅳ级患者21 例,Ⅴ级患者2 例,男30 例,女20 例。两组老年白内障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术前给予美多丽散瞳、抗生素滴眼。术前1d,冲洗患者的手术眼、结膜囊、泪道。

对照组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采用盐酸奥布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利多卡因球后阻滞麻醉,角膜缘上方2mm 左右处,作巩膜隧道(反眉形),环形撕囊后,实施晶状体水分离。黏弹剂注入对角膜内皮保护,圈匙娩核,采用双管针,注吸皮质,将人工晶状体(折叠)植入后,巩膜隧道切口封闭处理。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之后眼垫遮盖处理。

实验组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采用盐酸奥布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角膜缘上方2mm 左右处,采用穿刺刀(3.5mm),并作透明角膜切口,于角膜缘11 点方位,采用15°穿刺刀,作辅助切口。黏弹剂注入至前房内,连续进行环形撕囊,并水分离。以劈核法,将浑浊晶状体劈开,乳化,并吸出,将人工晶状体(折叠)植入,黏弹剂吸除后,角膜切口封闭处理。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结膜囊内眼膏涂抹,采用眼垫遮盖。

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随访患者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手术3 个月后角膜散光度、视力、眼压水平作观察,并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有效:眼压21mm Hg以下,视力水平0.8 以上)的差异性,不良反应主要为前房出血、瞳孔变化、后囊破裂、虹膜脱出、角膜水肿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角膜散光度、视力、眼压水平比较

两组老年白内障患者,其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角膜散光度、眼压水平低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前房出血、瞳孔变化、后囊破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虹膜脱出、角膜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重,使得老年白内障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4-5]。白内障,其是在任何先天及后天的因素下,引起晶状体透明度的降低或者颜色的改变所导致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6]。白内障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其不存在传染性,临床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法为患者治疗,疾病治愈率在98%左右,但是患者未能接受及时的治疗,则可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7-8]。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来为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其治疗的目的是对其视力水平调节[9]。

表1 两组角膜散光度、视力、眼压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角膜散光度、视力、眼压水平比较

组别 n角膜散光度(D) 视力 眼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实验组 50 0.83±0.04 0.79±0.03 5.657 <0.05 0.41±0.08 1.25±0.16 33.204 <0.05 41.97±5.89 10.25±1.67 36.636 <0.05对照组 50 0.84±0.02 0.80±0.02 10.000 <0.05 0.40±0.09 0.92±0.15 21.020 <0.05 42.34±5.87 11.36±1.52 36.127 <0.05 t 1.581 1.961 0.587 10.640 0.315 3.476 P 0.117 >0.05 0.558 <0.05 0.754 <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比较[n(%)]

部分老年白内障患者,其囊核的硬度大,在撕囊的过程中,红光反射差或红光反射消失,且其囊脆、薄,则会增加撕囊的难度[10]。部分患者核体积大,劈开囊核后,其边缘锐利,转核时,会增加后囊划破的风险。实施非超生乳化治疗时,需要采用娩出器来娩出晶状体核,操作的过程中,器械、晶状体等可能接触角膜内皮,使得角膜水肿的几率增加[11]。同时,晶状体娩出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手术切口变形,患者角膜内皮、弹力层均会被牵涉,水分离过程中,角膜内皮细胞也会受到水流冲刷的影响而出现一定损害[12-1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方式,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于负高压状态下采用辅助器械,既能够对手术操作完成,对核块前房运动有效的控制,降低角膜内皮的损伤率[6]。同时,超声乳化治疗不需要有效接触患者的虹膜,安全性更高[14]。

本研究中,两组老年白内障患者,其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角膜散光度、眼压水平低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前房出血、瞳孔变化、后囊破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虹膜脱出、角膜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即表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其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视力、眼压水平,但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王俊杰等[15]表明,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与研究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

综上所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中,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其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效果更优,安全性更好。

猜你喜欢

晶状体光度眼压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皎皎月光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