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案改善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2020-06-15顾徐丹
顾徐丹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江苏 常州 213100)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选的治疗方式。该种手术方式在切除癌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患者腹壁留有永久肠造口,改变了正常的排泄方式,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患者文化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差异较大,部分患者不能很好地进行肠造口的自我管理,造成造口狭窄、造口回缩、造口周围皮炎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成功执行某一特定行为作出的判断,即确定自己能完成该行为的信心。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是预防并减少肠造口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关键[1]。护理专案改善是指系统地分析、控制护理业务中的特定主题,从而达到某个既定的目标的一种护理质量改进活动[2]。已应用于台湾及国外护理管理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将护理专案改善应用于肠造口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胃肠外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并行Miles手术的患者45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符合直肠癌诊断标准,且经病理诊断证实;(3)符合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指征,排除手术禁忌;(4)术后留有永久性肠造口;(4)排除患精神病病史者或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5)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入组患者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具体如下:(1)制定改善计划:由本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由院内造口治疗师担任顾问,本科室工作5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组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共同分析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原因,最后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医护人员未反复进行健康宣教且未注重反馈,健康教育效果较差;患者未能掌握肠造口自我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未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2)实施改善措施:患者确定Miles手术前,由造口治疗师和手术医生一起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确定造口定位。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地址、联系电话等。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向患者发放肠造口护理手册、造口护理包,通过一对一宣教、视频播放等方式向患者介绍肠造口相关知识及护理方法。提供造口袋、造口护理用品等,向患者演示如何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如何进行造口袋的清洗和更换,如何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产品进行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并要求患者独立操作一遍,护士在旁观看,对其操作不当之处给予点评和纠正。设置肠造口并发症的场景,要求患者提出处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独立处理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造口者自我效能问卷及肠造口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价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
1.3.1 自我效能
采用造口者自我效能问卷(The Stoma Self-Efficacy Scale)进行评价[3],该问卷包括2个维度、6个单独条目、28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总分28~140分,评分越高,则说明被测试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强。
1.3.2 自我管理能力
采用肠造口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该问卷包括5个维度、4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评分越高,则表示被测试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双人核对数据后输入SPSS19.0软件行t检验,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在接受护理专案改善后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的比较
3 讨 论
肠造口患者在出院后,离开了专业人员的护理,需进行肠造口的自我护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是预防并减少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关键,也是患者重返社会的重要因素。护理专案改善是对护理问题应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发掘问题表面积深层次的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案,达到改进、解决问题的目的[4]。本文将护理专案改善应用于肠造口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