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15陈晓峰
陈晓峰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生活习惯的改变,促使人们饮食结构与过去明显不同。同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直肠癌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治疗直肠癌主要采取手术方式,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效果相对较好,但是患者需永久实行肠造口,改变患者排便习惯,加大患者心理压力[1]。对此,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实行肠造口患者80例。根据接诊患者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例数均为40。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比19,该组患者年龄最小42岁,年龄最大82岁,平均年龄为(59.3 5.4)岁。结肠造口23例,回肠造口1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2-81岁,中位年龄段为(60.1 4.7)岁。结肠造口24例,回肠造口16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多种基础性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无明显区别,可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依据临床传统方式展开,在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前提下,加强切口与引流管护理,指导患者日常饮食,满足营养摄入,严格遵循医嘱提供各类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区别对照组根据个性化护理模式展开,具体操作如下: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密切了解患者情况的基础下,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模式可结合患者的性格喜好采取恰当的方式。(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时,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拉近与患者距离,赢得患者信任,促使患者诉说心情,表达情绪,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注意倾听,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2]。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措施,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造口生活,也可利用放松训练、转移注意等多种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强化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传授相关的知识内容。(3)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换造口的时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造口护理的方法,告知患者应如何更换造口袋,如何观察皮肤情况,观察造口有无水肿、缺血坏死等,指导患者处理方法。手术结束后2周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与家属通过手指扩张造口,手指扩张时注意避免旋转手指,每次操作可停留10 min,明确告知扩肛次数应为每周2次,以此减少造口狭窄产生[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造口知识掌握评分,主要包括造口袋更换清洁、观察异常皮肤、问题皮肤处理以及造口扩肛技巧等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SPSS 20.0,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通过x评分检验后,采用百分比来表示;经t原理检验后,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标准方差(±s)表示,在两组数据比较P<0.05,的前提下,说明两组患者组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观察患者造口袋更换清洁、异常皮肤处理、问题皮肤发现和再扣扩肛等指标,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5%和12.5%,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造口知识掌握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造口知识掌握评分对比(分)(±s)
造口扩肛技巧对照组(n=40) 3.6 0.3 4.1 0.2 3.2 0.3 2.2 0.1观察组(n=40) 4.9 0.2 4.8 0.1 4.5 0.2 3.7 0.2组别 造口袋更换清洁观察异常皮肤问题皮肤处理
3 讨 论
医疗技术的发展,促使直肠癌手术效率显著提高。但是针对中低直肠癌患者,常见的处理方式为术后造口。肠造口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但是会对患者排便习惯改变,影响患者后期生活习惯,部分患者心理状态会由此发生变化,衍生出多种的不良情绪,如失望、自卑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针对此类患者有必要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个体化护理操作相比常规护理模式,更贴近临床需要。大部分患者与家属都难以接受肠造口,生理与心理受到双重折磨,此时护理人员加强方面的护理操作,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预后[4]。相比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为肠造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造口知识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