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0-06-13郑玉莲

智慧健康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生物化学空腹

郑玉莲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典型表现,基本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机体消瘦等,多发于中老年人,若患者血糖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引发视网膜病变、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均具有严重威胁。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对于糖尿病患者确诊和治疗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对生物化学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65 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5 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35 例,女30 例,年龄46~75 岁,平均(50.68±2.3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4 例,女31 例,年龄45~76 岁,平均(49.98.68±2.28)岁,两组观察对象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生物化学检验,具体方法如下:

(1)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测定两组HbAlc 含量,提醒患者在接受检查前12 h 禁饮、禁食,HbAlc 值>7.0%,即可认定为存在糖尿病。

(2)FPG(空腹血糖)检测:利用临床氧化酶方法,对两组进行空腹血糖检测,检测前10 h 禁食,检测当天早晨七点抽取患者静脉血液2 mL,若空腹血糖>7.0 mmol/L 则为阳性。

(3)TG(血清甘油三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在检查前1 d 晚上8 点后,禁止禁食,应保持空腹状态,检测当天早晨8 点,研究对象静坐10 min 后,抽取5 mL 的静脉血2 份,采集血液2 h 内进行血清分离,4 h 内予以测定。

(4)TC(血清总胆固醇)检测:检查前12 h 两组禁食、禁饮,采用静脉穿刺方式采血,常温保存40 min(在不溶血前提下),最多不能超过3 h。

表1 两组生化指标值对比()

表1 两组生化指标值对比()

(5)糖耐受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在检测前3 d可正常饮食、饮水,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在糖耐受检测开始前1 d 禁止饮食并停药。糖耐受检测当天,首先采集患者空腹血2 mL进行葡萄糖浓度测量,然后将75 g 无水葡萄糖溶于300 mL 的纯净水中,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全部喝完,并于30 min、1 h、2 h、3 h 分别采血2 mL 进行葡萄糖浓度测量。健康人群在饮用完糖水30 min 至1 h 之间,血糖浓度将会快速升高,在2 h 内逐渐降低至正常范围内。若研究对象尿糖呈阳性,且血糖浓度2 h 内未恢复正常,即可认为其糖耐受力低。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TC、TG、HbAlc、FPG、及2 h 耐受实验平均值。TC 值正常范围:3.0~5.20 mmol/L;TG 值正常范围:0.21~1.76 mmol/L;HbAlc 值正常范围:4%~6%;FPG 值正常范围:3.89~6.1 mmol/L;2 h 耐受正常值:7.8~11.1 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到Excel 内,采用新版SPSS 23.0 对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其中患者TC(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HbAlc(糖化血糖蛋白)、FPG(空腹血糖)及2 h 耐受实验均值均属于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达,检验工具为Student's test;当检验工具显示P<0.05 时,提示数据间的对比存在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TC(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HbAlc(糖化血糖蛋白)、FPG(空腹血糖)及2h 耐受实验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生率呈逐渐上升态势,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更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2-4]。据相关报道表明,糖尿病致病原因复杂,与遗传、环境因素均具有密切关系,临床将糖尿病分为1 型和2型两种,两种类型都属于原发性糖尿病。若患者血糖水平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引发视网膜器质性病变、皮肤化脓感染、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控制血糖存在重要意义,但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无典型症状,易出现漏诊、误诊等问题,糖尿病的早期确诊仍然是现阶段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5-7]。生物化学检就是指利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对人进行身体检查,主要包括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肝功能(甘油三酯、转氨酶、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肌酸肌酶等,是临床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经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可直接体现其病情,可通过各项生化指标进行糖尿病确诊,具有较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8],观察组患者TC(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HbAlc(糖化血糖蛋白)、FPG(空腹血糖)及2 h 耐受实验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其中糖耐受检验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进行归转:(1)恢复正常;(2)保持不变;(3)转变为糖尿病[9];相关资料表明,若患者糖耐受低减但却为给予其干预或治疗,患者有10%~20%的几率转化为真正的糖尿病。测量患者空腹血糖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检测范式,葡萄糖是人体血液中存在的主要糖分,可为机体提供能量,若患者体内葡萄糖含量异常,将会出现口渴、震颤、头晕等症状,因此空腹血糖测量也是糖尿病患者确诊的金标准之一。本文采用TC、TG、HbAlc、FPG 及糖耐受指标测定为糖尿病临床诊断提供了充分依据,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0-11]。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检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糖尿病确诊依据。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生物化学空腹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甘油三酯血症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年轻人最怕甘油三酯高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