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归思想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中的策略
2020-06-12王玲
王玲
【摘 要】 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有许多种,建模思想、化归思想等,而且这些方法就是学生走进数学世界的钥匙,本文就从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 化归思想;初中数学;策略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以灌输为主,这样的学习方法只是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数学知识,甚至仅仅是认识了一些数字符号、公式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以传授数学理念为主,这能从根本上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数学理念、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后学习高等数学中减少一定的难度。本文所要提及的化归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应用较广泛,学生容易掌握。
一、化归思想的基本含义
化归思想主要是指将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一步简单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者发现化归思想不单单是一种解题思想,更深层次上应该属于思维哲学范畴,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理论,能够深度培养人的思维模式。就相当于人们在遇到比较难解答的问题时,就会想到取用某种方法将问题简化,或者说是将未知的东西已知化,进而能找到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便于下次应用。专家还说,化归思想并不单单是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思路,更是社会大众在成长过程中解决问题或者摆脱困惑的重要手段。化归思想可以帮助人们遇事不钻牛角尖,坦然冷静面对出现的问题。
二、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在解答方程问題时的应用
初中数学首先会带领学生去认识方程,方程问题也是初中数学中较为常见的,而运用化归思想在解答方程问题时更为容易,找到合适的转换方式就能轻松解出答案。就拿一个常见的方程问题“鸡兔同笼”来说,一个笼子里有50个头,140只脚,那么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如果直接去解题完全没有任何思路,而运用化归思想去解题时就相对比较容易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转换思路,思考一只鸡有几只脚,一只兔子有几只脚,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鸡和兔子同时抬起脚,那么鸡还剩下一只脚,兔子剩下两只脚。又依据题目笼子里有50个头,50个头却出现70只脚,那么多余出的20只脚肯定就是兔子的,由此就可以得出鸡、兔的数量分别为30和20。对于这类方程问题,学生这样可以通过化归思想进行一定转换就可以轻松得到答案。
2.在解答几何问题时的应用
几何问题算是初中数学中难学的问题,尤其对于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而言,空间想象力、图形分析能力差,无法将几何图形立体化,在算一些体积、面积问题时很容易走进死角,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教育学者在几何问题中融入了化归思想后,进一步方便学生深入剖析几何问题,将原本复杂的几何图形进行转换,变换成组合图形,依次进行分析其特点,找到对应的知识点。例如:学生在解答长方体面积时,在没有学习几何体面积公式时无法轻松解答出来,但是在化归思想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长方体进行分割、平移等,将长方体变化成几个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组合,由此就可以利用面积计算公式将所有的和加起来得到对应的答案。
3.在数字计算问题时的应用
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计算量相对比较大,如何快速且又准确地解答出问题也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化归思想的运用使得计算问题更加轻松简单,学生也能容易掌握计算问题中的窍门。就比如经常出现的找规律的计算问题:“1+2+3+…+2017+2018=”这类题目,以常规计算方法,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得到答案,且计算数值过多。然而运用化归思想就相对比较轻松了,化归思想对于解答这类题目要让学生学会拆分思路,将整个算式拆分,拆成:1+2018=2019、2+2017=2019……按照这样的方法,这样的数值组合一共有1009个,这道题的答案就是1009×2019。通过这样的拆分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解答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要多运用化归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减少计算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更喜欢学习数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程加快,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相对于以往仅传授数学知识,将数学理念传授给学生且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才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摒弃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积极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将问题简单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学东.探究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9(7):276.
[2]纪军平.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学周刊,20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