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2020-06-12黄菊萍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点拨鼓励机会

黄菊萍

【摘 要】 自主学习是学生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课堂教学方式。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勇于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点拨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 自主学习;机会;鼓励;点拨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除了接受和模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规律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敢于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天生是有好奇心的,而且学生具备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很多问题他们可以从原有的知识体系出发,经过探索而获得知识,发现规律,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发现,可以审视自己探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为之后的探究做好准备,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凸显出学生的真问题,展现出学生的真能力。

例如在“认识平行”的教学中,我从一个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探索两支铅笔落在桌面上的位置关系,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尝试给出几种不同的可能,一种是相交,一种是平行,还有一种是暂不相交,但是有相交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想象铅笔所在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经过深入学习之后,意见得以统一:第一種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是一致的,都属于相交,第二种不相交。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关系”,让学生结合图示将不同的位置关系区分开来。在之后的学习中,教师还引导学生探索了不同平面上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之间的位置,让学生意识到平行的定义中“同一平面内”的重要性,从而精确定义了概念。

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只是抛出了话题,并给学生提供方向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交流和谈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自然地认识了问题,区分了不同的概念,将这样的认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深入的,更是有效的。

二、充分激励,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学生总是在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手机上的游戏,即便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也能很快摸索出游戏的规则,找到游戏的不同玩法,其实这就是信息的加工和尝试协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教师除了要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之外,也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爱上自主学习,习惯于自主学习,并伴随着自主学习经验的增长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间隔排列的规律”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研究了一条直线上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得到了“两端数量=中间数量+1”的结论,并运用这样的规律解决了不少问题。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变化了情境,让学生探索在一个湖的周围栽树的问题,教师提供了沿湖一周的长度和树之间的间隔长度,让学生想办法找到树的数量,学生在经过思考和画图探索等过程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结合图示,学生确信只要用周长除以树之间的间隔就能得出树的棵数。在继续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学生发现这个规律与之前直线上间隔排列中的一段有一段没有的情况是一致的,只要将直线首尾相接就形成了封闭图形。对于学生这样的认识,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表扬学生善于联想,善于动脑筋,并引导其余学生体验两者间的关联,由此,学生将不同形状中间隔排列的规律衔接起来,在丰富认知的同时形成了完备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是有益的。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鼓励作为推动,尤其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成功之处,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更强的独立性,有更强烈的欲望。

三、巧妙牵引,给学生无可抗拒的提升

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放任自由,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原生态地发展,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细节入手,在关键处给予学生点拨,这样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更加顺畅,更加有效,并且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可以审视到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得出一些自主学习的经验。比如在思路遇阻的时候,如果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问题,效果会更佳,在常规的思路之下,如果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可能会发现更本质的数学规律等。

例如在“探索能被2、3、5整除的数的规律”的教学中,学生很快发现了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时,一些学生沿袭之前的经验,从这些数的末尾入手来寻求规律,心急的学生很快就叫出来:末尾是3、6、9。但是这个声音很快被掩盖,因为在列举几个3的倍数之后,学生发现其末尾并无规律可言,所有数字都有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给学生以点拨,让学生尝试在百数表中涂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并发现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表格中涂出3的倍数,发现这些倍数的位置果然存在一些规律,在交流和思考中,学生结合位置关系发现了斜着的每组数的数位之和都是一样的,而且他们计算得到这些数各数位之和分别是3、6、9、12等,至此,学生成功找到了3的倍数的规律,教师再引导学生用一些较大的数来验证,让学生明晰了这个规律。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知识断层或者思路遇阻的时候,教师的引领作用就凸显出来。

总之,自主学习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应当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常规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这样的教学观念,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建构和完善知识结构,并达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玉东.自主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6):67-69.

[2]郁藕琴.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华夏教师,2019(18):10.

猜你喜欢

点拨鼓励机会
没机会下手
成长的机会
有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给指甲贴一个机会
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