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2020-06-12韦玥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整合数学史初中数学

韦玥

【摘 要】 初中数学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学方式。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数学史引入数学的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文化,还能够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对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整合了探究。

【关键词】 数学史;初中数学;教学整合

数学也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史,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由来与历史,还能够对数学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想要对数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数学知识与数学史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既能够了解数学的有关历史,又能够学到数学知识。同时,由于历史故事的加入,也会让数学课变得更为活跃,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进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原则

1.史教融合,合二为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史作为引导,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发现、发展过程,同时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放入具体题目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与数学史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比较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有些知识之间缺乏联系性,学生单独学起来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渐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数学史的运用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社会生活有促进和启发的作用。

2.以史寓教,推陈出新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史融入课程中来,想要对数学进行深入的探究,就要了解数学的历史和现状,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史也被加入数学教学中来。教师在讲述数学史时,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分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中演绎,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并对有关数学知识产生更多的兴趣,进而想要深入探究,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比枯燥的文字更具吸引力,学生在了解数学史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相关知识,真正地掌握其本质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以史明智,促进理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学生在现阶段能够充分理解的数学史,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地形成有关数学的知识网络,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事实上,数学史的引入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直接将大量的数学史教给学生,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就不能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数学史,同时教学效率也无法有效地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数学史与初中数学的整合教学。

二、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整合实践策略

将数学史与初中数学进行有效整合的实践方式,教师需要详细地掌握数学史,并将其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详细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地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与兴趣,在设计数学教学引导问题时将数学史的内容和数学思想体现出来,并设计成学生感兴趣、激起学生学习数学欲望的形式,进行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的教学,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进行勾股定理有关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历史问题来引入勾股定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中人们研究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采用举例、实践等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真实情况来推测勾股定理,并做出总结与概括。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例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关勾股定理的证明,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印象。苏教版初中数学中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过程中并没有体现欧几里得最严谨的证明方法,仅仅是将证明的关键过程列举出来,同时,学生此时的数学素养还不够完整,对于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并不能够全方面地了解,教师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因此,学生在记忆勾股定理有关知识时就只是死记硬背,记住公式。勾股定理的公式大家只是知道背诵,而公式如何得出的却不得而知,没有对勾股定理形成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会忘记有关的公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入有关勾股定理的发展史,首先向学生讲解古代毕达哥拉斯对形数的研究成果,学生通过了解就能够意识到几何和代数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接着再向学生介绍《周髀算经》,从中让学生掌握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利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其次,可以让学生之间自由探讨不同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是否有一定的联系、是否有所不同,学生通过探讨也能够学到新知识,了解不同学生的看法。最后,教师需要将勾股定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其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这样学生才能够更深入地掌握勾股定理,并能够将其真正地运用。此外,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学生有了进一步探索数学的空间和方向,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夠让学生掌握多元化的数学文化素养,让学生认识数学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是十分有用的,提高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秋萍.融入数学史,丰富初中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2]姜少楠.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

猜你喜欢

教学整合数学史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