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动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0-06-12王丹丽赵淳朴王亚军徐善良

生物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动物学动物实验

王丹丽, 赵淳朴 , 李 格, 王亚军, 徐善良

(1. 宁波大学 海洋学院, 宁波 315211; 2. 宁波大学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波 315211)

动物学科历史悠久,知识体系涉及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和动物发育学等,其内容庞大、结构描述抽象,概念化理论较多,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1-4]。在互联网背景下,动物学课堂教学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矛盾与挑战,表现为:教师“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方法与学生多渠道快速获取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的“知识传播者”角色与学生希望的“学习设计师”不相称;教师的“知识权威”姿态与学生心目中“学习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存在落差[5-6]。不可否认,如今大学课堂中“95后”和“00后”学生是在信息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与“80后”和“90后”学生有着显著的不同,面对新生代大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态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他们的需求[7]。必须重构动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融入多维互动元素,才能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本文从“问题引领”为导向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思维训练,“多维互动”为核心的“实物标本-数码模型-二维信息”一体的全息体验,“自主参与”为目标的学生科研实践和教学软件开发,“科学评价”为结果的学生自评体系创新4个方面阐述了动物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拓展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1 新形势下动物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动物学课程内容可大致分为34个门类,其下又有众多的分类阶元,涉及200多万种动物,而且许多知识较抽象,关联性不强,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众多[8]。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手机移动端阅读已成为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学生在课堂上也逐渐暴露出“快餐式”的学习特征,重心不再是认真做好笔记,他们不太愿意关注学术理论、技术研究的由来,而更关心技术的应用与现实价值。因此,针对新生代大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过去传统的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对知识的汲取。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角色转型,主动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学习共同体,还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多维互动,创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全新的教学模式介绍动物科学发展前沿的最新研究方法、动态与成果。

近年,有关动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许多高校也做了不少探索。大致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1)动物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要时时处处体现“课程思政”职责,在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价值传播不可忽视[9];修立辉提出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PBL”和“TBL”教学方法,强调问题情景教学[10]。2)许多作者强调动物标本在动物学教学中的价值与重要作用,为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11]。要让学生参与标本采集、制作动物标本,参与动物资源调查以及实验准备工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12]。3)动物学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活动完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动物学教学网络平台资源共享,也使学习不再局限在本校的课堂上[13]。4)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类科技活动以及指导学生申请创新创业项目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14]。5)改革探索动物学课程考核方法,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15];规范实验课程的考核,考核权重更多地倾向于实验操作的过程,体现成绩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公正性[16]。

2 动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我们在动物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具体设计并实施了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2.1 构建“问题引领,拓展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方案

采取“用故事引入问题”和“以悬念引人入胜”的教学创新。做到每课必有案例,聚焦学生的好奇心。每次上课前结合教学内容用3~5 min讲述一个关于动物与人和自然的故事,用20多个趣味科学故事贯穿全课程。如讲述“海洋中的恶魔——赤潮”(原生动物)、 “鬼斧神工的有孔虫”(多孔动物)、“海滨浴场的致命杀手——水母”(腔肠动物)等,并推荐学生关注“动物传奇”等专题系列节目及公众号。

每次介绍新的动物类群时,结合介绍我国动物学先驱秉志、朱冼、童第周等为世人所敬仰的生平故事,也讲述郑守仪院士与有孔虫的不解之缘,甲壳动物泰斗堵南山先生,鱼类学泰斗朱元鼎,贝类学泰斗张玺,航天宇宙生物学开拓者贝时璋等科学名人的故事;并适时介绍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屠呦呦。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需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持。通过这些生动的人物故事传达了具有科学精神内涵的正能量。

课后经常结合现实案例给出拓展思考题,引导学生开展4~6人的小组讨论,强化团队协作,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养成理性思考、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原创一些联想易记的顺口溜或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如节肢动物口诀:“节肢动物,外壳保护;肌肉横纹,肢体分节;气管马管,开放循环;混合体腔,视觉成像。”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显著提高了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2 实施“多维互动、全息体验”的教学实践创新

让学生动手参与是动物学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动物标本的剥制和标体浸制,获得了成就感并切身体验实验材料的来之不易。学生组成课题小组,自主设计实验,饲养虾蟹、水母、鱼类、贝类等实验动物,不仅可以直观理解动物外部形态与功能的辩证统一,又可以深刻感悟每一种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用软件构建3D动物模型,采用可塑性材料动手制作动物结构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动物内部构造的立体空间认知,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动物奥秘的探索兴趣。

互联网移动终端使多媒体教学得以全面拓展,从而使学生对空洞的理论内容有更直观地了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师生一起建成了有1100多种标本的海洋生物馆,并完成了“宁波大学海洋生物二维码系统”,学生们可以通过扫码更系统地了解海洋生物知识。

实施的“小助教”活动是动物学实验环节的又一创新性探索,旨在“让学生带学生效果会更好”。选择自愿充当小助教的学生提前进实验室解剖动物,认真掌握解剖的每一个细节,在随后的实验课堂上,这些学生担当了指导同学的“小助教”角色,辅助老师及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于同学间的平等关系,更容易引导一些胆小的学生向“小助教”请教。有学生在反馈表中说“当了实验课小助教,我在实验时必须特别认真仔细,掌握每一个解剖细节,才能辅导同学实验”。这个教学创新让实验课上同学间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显著提高了实验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2.3 提升“自主参与”度的教学改革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计划地实施了以下实践活动。

2016—2018学年,学生们策划设计了“用另一只眼睛看宁波博物馆,感悟人与动物的辩证和谐”的课外主题实践。学生们在宁波博物馆的各大展厅中逐一发现展馆中出现的动物图案、动物雕塑、动物工艺品、动物题材的绘画、建筑物上的配饰、家具及青铜器上的雕刻纹饰、文字介绍中的动物、展馆周边树林和水池中的动物等。调研后每组完成了一份较详细的“调研报告”,在报告中学生感慨道:“自然赋予了我们丰富的动物蛋白,我们应该善待环境,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发展。”

利用一些学生的特长,还引导学生自主开发了多款实用教学辅助小软件。如成功开发的“鱼贝鉴剖量算程序”软件,既可以用于测量计数又可以计算生物量、丰度及多样性指数等;还组织学生把动物学试题库开发成答题游戏App,符合学生贪玩不服输的特征,在答题游戏中完成课堂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

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级学生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鼓励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等比赛。学生通过撰写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收获一份通过自己努力带来的成就感,并深切体会动物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

2.4 引入国外模式,改革实验课考试形式及评价机制

落实“科学评价”的教学改革,摒弃过去动物学实验课采取期末逐个面试的不科学方式。从2015年起引入了芝加哥大学的动物学实验考核的新颖方式。事实证明,这种考试既提高了考试效率,更体现了评价的科学性。

课程考核也摒弃了以往教师单一评价为主的成绩评价体系,引入“学生互评和自评”机制。首先让学生全程参与设计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打分表,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心态。并加大团队分的权重,根据团队中成员的合作精神、默契程度、创新思想、汇报讲解水平等多角度来评定团队分。更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的锻炼以及对知识的共同掌握。课程的总评成绩还参考学生期末的自我评分,养成诚实守信, 增强自我认识。

图1 2016年宁波大学动物学课堂教学评价分布图

通过几年的课程改革探索,获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图1和图2分别是2016年(参评学生37人)和2018年(参评学生43人)宁波大学动物学课堂教学评价分布图。图中10个指标评价显示,五星评价率占大多数,且随教学改革的深入,三星以下的评价显著下降,五星评价则显著提高,表明改革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尤其在“受到关注”“学习投入”“思考问题”“发言机会”等指标提升迅速。

图2 2018年宁波大学动物学课堂教学评价分布图

3 结语

面对“95后”和“00后”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在动物学教学模式改革上通过“用故事引入问题”和“以悬念引人入胜”、实施“多维互动、全息体验”;提升“自主参与”度,实现学生带学生的“小助教”实验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实验效果;引入国外考核模式,改革实验课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我们还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动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努力在高校动物学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猜你喜欢

动物学动物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最萌动物榜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动物可笑堂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