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探讨

2020-06-11王辉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纳税筹划营改增

王辉

摘 要:当前,纳税筹划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筹划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税收负担和可持续发展。自营改增在我国全面推行至今,经过几年发展,各项税收政策不断调整,纳税工作越发完善,有效降低了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然而,在制造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受到营改增的影响,企业税收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本文概述了纳税筹划的方式,以期发挥纳税筹划的作用,有效降低制造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  制造企业  纳税筹划

一、纳税筹划对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制造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纳税筹划贯穿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有效强化了企业的纳税意识,增强了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显著提升,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一)强化了企业纳税意识与责任意识

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纳税是一项强制性经营活动,为降低税收负担,制定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以此达到纳税筹划最佳目的。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企业不断强化依法纳税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筹划工作。为实现纳税筹划最佳效果,企业领导者在遵循税收法律的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市场环境、制造企业实际情况等,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状况与市场变化,针对性采取纳税筹划措施,以此达到降低税费的目的,提高企业利润额,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责任意识潜移默化提升,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二)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纳税是所有企业都必须进行的工作,而纳税筹划作为降低税收负担的有效方式,逐渐被纳税人所关注,推动了纳税筹划的普及。在纳税筹划工作中,企业筹划人员应依照自身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人员水平等状况,制定科学的筹划方案,以此规避涉税风险,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而纳税筹划与财务方面间的联系较为紧密,纳税筹划的作用发挥,带动了财务会计相应制度的完善性,规范了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长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营改增对制造企业带来的影响

在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营改增的影响展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推动服务型的制造企业发展、激发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为突出。对于制造企业来讲,两大影响决定着未来业务结构的转变、升级,以此不断拓展企业服务项目,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创新企业产品生产技术,降低制造企业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推动制造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推动了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发展

营改增落实后,主要是对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重复征税问题得到有效解決,降低了企业税务负担。同时,制造企业在原材料购买、产品运输等时,可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企业,以此进行税前抵扣,控制企业税务负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激发了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

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保障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会开展配套服务,即产品制造与产品制造服务。为全面发挥营改增效用,降低增值税征收复杂性,制造企业能够按照业务结构将产品制造、配套服务进行分离,提高配套服务的独立性,增强业务机构的科学性以及业务管理活动的全面性与有效性,规避了营业税征收时存在的重复缴税、税负过高等问题,使制造企业拥有更多成本投入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上,为新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推动了制造企业科技不断创新。

三、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

营改增下,制造企业为全面发挥营改增的效用,应了解营改增的原则、意义,科学掌握纳税筹划的科学策略,降低制造企业的税收负担,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营改增的实施,其最终目标为降低企业税负、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升级改造,对此,采取科学的纳税筹划方式,发挥营改增作用,对制造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择合理的纳税人

新时代下,制造企业在增值税缴纳时,最终缴纳金额并不是固定不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纳税人身份带来的影响最大。增值税缴纳的纳税人主要包括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前者能够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且应税服务年限、应征收的增值税已经超过我国税务局的规定标准,而后者并未超出标准,且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在纳税人身份选择时,应根据制造企业实际需求选择。并且,在营改增下的纳税筹划中,对纳税人身份谨慎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筹划方式。因制造企业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金额较大,进项税额抵扣效果明显,即使小规模纳税人在会计核算上较为健全,且能够带来准确的税务资料,也应避免选择小规模纳税,而是选择一般纳税人,并根据规定对应纳税额计算。若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较大,可依照相应规定转变纳税人,由小规模纳税人转变为一般纳税人,以此达到科学筹划的目的。

(二)优化销项税的筹划工作

在营改增下,制造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差额征税、进项税抵扣对税务抵减的影响较大,对此,可优化销项税的筹划,降低企业税务成本。具体可通过差额征税实现税收筹划。企业应明确税收项目、征税率两者的关系,密切关注税率的发展趋势,分开核算时,对原先的业务情况与相关票据进行整合,保障所开具发票和实际业务对应,保障合同条款、财务核算、原始票据一致,有效控制税务风险。其次,对销售项税额进行筹划核算,以此实现“差额征税”的目标。

(三)优化进项税的税收筹划

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不仅可以利用销项税降低税额,还可通过进项税控制税收成本,提高制造企业经营效益。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制造企业往往会将抵扣项目、不可抵扣项目混淆,对此,对进项税税收筹划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应深入了解合作方是什么类型的纳税人,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并尽可能挑选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合作人,以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控制税收成本;其次,全面掌握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的抵扣,区分能够抵扣、难以抵扣的业务,更好处理所得税涉税问题,全面规避税务风险。如:对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落实,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速度加快,既加快了资产价值的转移,又降低了企业应交纳的税额,达到了税收筹划的目的,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果是新设立的企业,前期处于亏损状态,如果选择加速折旧,一旦后续盈利不足或盈利周期延长,造成前期亏损得不到弥补,反而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最为我国一项税制改革,对制造业甚至整个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对此,在竞争力日益激烈的当下,制造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应不断深入了解营改增政策,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信息,依照制造企业实况、经营特征展开纳税筹划工作,选择合理的纳税人,优化进项税与销项税的税收筹划,以此有效降低企业税收,提高企业税后利润,增强制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钒嘉.“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8(04):74-75.

[2]吕孙战.“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研究[J].纳税, 2018(18):30-30.

[3]安娜.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08):124+129.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纳税筹划营改增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税务会计师在中小企业的作用及认识探究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