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学对中国动画发展的价值解析
2020-06-11陈鹏邓慧芹
陈鹏 邓慧芹
【摘 要】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产量大幅度上升,题材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中国动画自诞生以来就与传统美术息息相关,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题材及美术形式上都融合了传统美学元素。本文认为包括民间美学在内的传统美学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根基,应该对其不断地探索并进行有效的运用。
【关键词】中国动画;民间美学;凤翔木版年画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6-0098-02
动画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它能否在中国本土扎下深根。在认真研究产量、产值、技术、风格的同时,必须精心研究人本、文化、内容和精神,关注和占据中国动画文化的上游高地。[1]中国动画在创作时要添加中国传统的东西才能真正立住脚跟,从影片的题材、美术、精神中均可以体现。
一、中国动画的美学现状分析
近几年国产动画的产量及质量均稳步提高。影院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在题材上均选择了中国神话故事。这几部动画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国人心目中也非常认可这种类型的影片成为国产动画的代表。在题材上影片选取了哪吒、大圣、白素贞这样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神话故事人物,在美术设计上均大量借鉴传统美术,在动画风格及表现手法上多借鉴欧美动画,主要体现在人物设定及表现方面。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一组海报中充分运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也表明了剧组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对于传统美学的重视。为了了解大家心中对动画传统和创新的看法,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问卷问题为:“《哪吒闹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两部影片中主人公哪吒的角色设计你更喜欢哪一个?”历年来动画片中哪吒的角色形象有很多,之所以将这两个影片挑出来进行对比,是因为一个具有丰富的传统美学风格,一个是当下最受追捧的动画片角色,这样比较更具代表性。调查结果如图1、图2所示: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主要分为三个年龄段:15-19岁、20-25岁、26岁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更喜欢《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角色设计的人占大部分,在这一部分人中近五成人是因为没有看过《哪吒闹海》,另一部分人认为,“新哪吒”的设计更加大胆、创新,符合时代潮流。而选择《哪吒闹海》的人则表示“老哪吒”形象经典,富含中国传统美学,韵味十足,更具有吸引力。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动画观众能够很大程度上地接受大胆的创新,但仍有很多人认为传统更加经典、耐人寻味。
二、民间美学的特征分析
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培植它的土壤,否则這种艺术就不是长出来的,而是造出来的,就很难茁壮成长,生机盎然。[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学内容繁杂,但都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由人民群众创作,用于美化环境、丰富社会生活,例如剪纸、皮影、年画、泥塑等等,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
(一)艺术性强
在民间美学中,剪纸绝对是艺术性颇强的一个种类,其艺术性最大程度上体现在材质以及剪纸工具上。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生活的伴侣,更是研究民族文化与民间美术的“活化石”。[3]剪纸题材多元化,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多样的风格。其特质之一是将立体化的事物转化成平面化的事物,将物体造型进行简化;二是正负形,整个画面由正负形组成,受限于材质本身,正形和负形同时作用于整个作品;三是剪刀本身使得剪纸造型具有连续性。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是一部著名的剪纸动画,风格独特,画面生动别致,剪纸的艺术特征在这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使影片质感醇厚更增加其艺术性和趣味性。
(二)简化造型
不同于剪纸,皮影戏在表演中要求造型必须简化以便于操作和携带。
皮影戏融合音乐美术、雕刻、戏曲、光影、动作、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古老的综合艺术,被誉为“电影、动画鼻祖”。[4]皮影动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比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画面流畅,效果丰富。皮影戏人物的四肢和身体是分开刻制的,这点与剪纸截然不同,将人物造型简化,分开制好后用线将四肢与身体串联起来,表演时一个皮影由五根竹棍操纵,这样便可以让人物灵活地舞动四肢、扭动身体,使表演效果更加生动活泼。
这两种本身带有二维动画特征的美术形式应用到动画片中,既可以降低影片制作成本又可以增强艺术性。
(三)造型夸张,色彩浓烈
木版年画轮廓线填色与二维动画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在造型方面,线条简练并将人物、物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角色头身比例适当夸张达到简洁易懂的效果。在用色方面,尤其是凤翔木版年画用色大胆,常采用纯度高的互补色来表现人物身份和性格,如此用色体现了人民群众内心的热烈。
综上,角色造型的夸张可以表达明确的人物特征,色彩提炼和简化配色皆与动画片画面中颜色不能过多的要求不谋而合。
(四)符号化
泥塑艺人往往采用或借助象征手法表达对生命和幸福的向往,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泥塑造型来实现。泥塑的直观性决定了泥塑艺术重在传情而非写形,重在写意而非写实。艺人运用简洁的造型手法传达象征意义,人们能一目了然。这一特点在动画角色设计中非常重要,造型既要简洁又要准确表达内涵。除了造型特征之外,中国的泥塑色彩简洁,其装饰主要运用纹饰,这些纹饰是对于生活的抽象化,抽象符号与泥塑主体有意义地结合,从而表达内涵。不同纹饰代表的意义不同,每种不同的纹饰就是一种不同的“符号”。
在动画影片元素设计中,符号化的服装配饰尤为重要,往往能交代人物身份、时代背景等重要信息。
总的来说,民间美学与动画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还能给动画带来艺术上、造型上、色彩上以及符号化的借鉴。综合民间美术自身的特征,提高影片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结合民间美学中特有的色彩运用方式,有效地将其运用到动画影片中,对动画创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民间美学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方式
闻一多先生评价诗歌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艺术也是如此。对于艺术而言,其特质是需要有限制,动画作为一门艺术其本身在美术上制约较少,需要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特征对其限制,以便获得独特视觉效果。民间美术中的美学特征通过继承和积累达到一定的高度,找寻将其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使动画有更强艺术感染力的方式尤为重要,以此突显民间美学在动画中的价值。
(一)美术风格的借鉴
不管是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还是皮影动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都带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它们直接采用剪纸和皮影的创作方式制作动画,整体美学风格突出。直接借鉴民间美术风格,用古朴甚至原始的方式来制作动画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创作语言特征的借鉴
动画作为一门包容性强的艺术,应该做到“不看皮相看骨相”。中国动画的发展应该牢牢地抓住像剪纸、皮影、木版年画等传统民族特色文化,要让中国民间美学中审美上的特征来影响动画,选择内涵丰富的文化题材以及与新时代相结合的艺术形象,以此研究、调整、发展现代动画,给中国动画注入民族的血液,建立强大的根基。借鉴民间美术中人物造型夸张的方式,使用鲜艳的色彩产生强烈的民族风格,根据不同美学特征制作不同视效的动画。
(三)技术模仿
在电脑技术发达的今天,想要制作任何风格的动画都不是一个难题。学习掌握制作动画的技能,运用电脑模仿剪纸、皮影、木版年画等民间美术的艺术效果,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四、以凤翔木版年画为例的创作实践
木版年画题材丰富多样,内容包罗万象,艺术风格更因为各地文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中凤翔木版年画的创作过程中,轮廓线填色与二维动画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凤翔木版年画在制作过程中的刻版、分色印刷,用色的大膽淳朴,构图的丰满对称,与动画皆有相似之处。本次实践主要采用了创作语言特征的借鉴方法进行创作设计。
挑选一张凤翔木版年画中的《骑马敬德》(如图3所示),最初的尝试为怎样使原本的图形更好地适应三维建模的特征,在此将敬德的服饰进行简化、几何化(如图4所示)。
在简化过程中,首先将人物的身体分为大块面,如此做法加强了在三维软件中建模的便利性;其次吸取凤翔木版年画用色浓烈淳朴的特征,直接对画面进行大色块的分割,为角色设计搭配色彩;最后将角色的头身比例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夸张,将原图中不规则的图形尽可能的规则化、简化,意在寻求一种更适合的几何化方式。之后在软件中建立模型,绘制贴图,渲染模型如图5所示。
如此创作出的三维版本《骑马敬德》造型更加简洁,大胆的用色较原本的图形更加符合动画的特性,更适用于动画创作。
五、结论
通过对观众对待传统与创新的选择、传统美学中民间美学特征的分析,以及结合民间美学与动画创作结合方式的分类、以凤翔木版年画中人物为例的动画角色创作,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中国动画不论是题材、美学还是精神上都需立足于传统,才能更加有中国特色。
其次,传统美学中的民间美学于中国动画不管是在创作艺术性、造型设计、色彩搭配上都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再者,美术风格的借鉴、创作语言特征的借鉴亦或技术模仿,都不失为动画创作中可以采用的创作方式。
最后,哪一种或几种结合的方式更能合适地展现出中国动画的特色,只需继续不断在实践创作中探索和证明。
参考文献:
[1]王宁宇.从文化生态看中国现代动画的发展契机[J].美术观察,2004(06):12.
[2]李三强,常丽芳.中国动画:呼唤新的“中国学派”[J].动漫世界,2008(04):21-24.
[3]白晗夏.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风格特征及成因[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2003.
[4]王英,宋伟.浅析传统皮影艺术的美学特征[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7,5(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