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长期卧床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

2020-06-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护患卧床高龄

孙 文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疾病的一种,该病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水肿、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甚至是肺栓塞,不及时处理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对于高龄长期卧床的患者,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其更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的研究指出[2],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高龄长期卧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护患关系,具有显著的护患效果。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90例高龄长期卧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90例高龄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81-95岁,平均(84.3±2.8)岁。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80-96岁,平均(85.3±3.0)岁。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根据患者体征和异常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①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密切的沟通,充分被我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方式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确保态度和蔼,动作轻柔。②生活护理:严格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病房安静、舒适,引导患者穿舒适的鞋袜。对患者的食谱进行调整,多食用瓜果蔬菜,饮食确保低糖、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清单。③皮肤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护理人员需定时对其进行拍背、擦浴、按摩、翻身,避免出现皮肤并发症。穿刺部位尽可能选在下肢,不可同部位连续多次穿刺,应多选几个部位,尽可能降低血管受到的损伤。每天定时按摩患者的下肢,改善下肢深静脉的血液循环系统,降低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风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护患关系良好,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显效;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护患关系差,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用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在护理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1例压疮、1例下肢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发生3例压疮,2例下肢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血液在深静脉形成凝块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为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对于高龄长期卧床患者,其身体各个重要脏器都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会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常规护理已不能满足高龄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需求。优质护理是常规护理的发展和完善,其以患者为中心,对其开展更为专业、细致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皮肤护理等,心理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以一个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生活护理,使得患者的生活更加规律健康,促进了机体的恢复。皮肤护理,避免出现皮肤并发症的同时,还消除了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症状及护患关系,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3]。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44%、11.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优质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4]。综上所述,对高龄长期卧床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护患关系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护患卧床高龄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石台行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