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科门诊突发事件的急救护理与处理

2020-06-11黄玉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门诊科室

黄玉笑,刘 璐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超声科,广东 广州 510655)

医院服务患者和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之一则为门诊,此为医院实施医疗服务的前线。门诊突发事件指患者在取药、挂号、等待就诊、就诊等环节中出现意外事件。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方式变化、老龄化问题等多种因素影响,门诊就诊患者逐年增高,而超声作为目前诊断疾病的主要且普遍采用的影像学方式之一[1],每日工作量较大,加之医院候诊面积有限等因素存在,往往门诊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轻者疾病出现恶化,重者对生命造成威胁。为此,进一步规范超声科门诊突发事件急救护理与处理相当重要。现纳入50例超声科门诊患者分组论述此点: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超声科门诊突发事件处理方式分组50例接受超声检查中出现突发事件的患者。对照组:年龄23-67岁,平均为(35.2±1.1)岁,女性12例,男性13例;研究组:年龄22-68岁,平均为(35.6±1.2)岁,女性11例,男性14例。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患者发生突发事件后,通知其看诊医生和护士到场,协助接受此次超声检查,同时观察患者体征症状,了解其状况,以确定下一步干预方式。

研究组接受急救护理与处理:首先需培训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相应培训,确保及时有效的实施突发时间急救护理,科室提前制定抢救流程,培训、考核科室各工作人员,每年需实际模拟至少2次,增强各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和急救意识,并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实施抢救护理干预。若确认患者心搏呼吸停止后,及时呼叫救援,去枕平卧,心电监护,准备电击除颤器,使用血管活性药,并让麻醉医生实施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给药,病情稳定后,送入ICU观察病情,以便救治。若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观察患者体征症状,出冷汗、心跳加快、面色苍白、有无饥饿感、心慌。第一时间通知相应医生,服用热饮料,如牛奶、葡萄糖水等,让其平卧休息。症状严重者,可注射50%葡萄糖液,心电监护,吸氧,护士负责安抚患者,观察病情有无变化。若检测不到血压或血压降低,无脉搏或脉搏细弱,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皮肤湿冷,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保暖措施,调整输液速度,送回原科室或急诊科就诊。若患者患者发生冷汗、恶心、头晕、上腹部适、面色苍白。出现尿失禁,呼吸微弱,血压降低,脉搏微弱。及时通知原科室医生,做好保暖措施,平卧休息,按压人中。症状严重者,可输氧输液,送入原科室或ICU病室接受诊治。

1.3 指标判定

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就诊满意度问卷表判定此次处理满意度,设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个选项。记录各患者总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68%(P<0.05),见表2:

表1 比较护理满意度[n,(%)]

2.2 总住院时间

研究组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总住院时间()

表2 比较总住院时间()

组别 例数 总住院时间(d)研究组 25 2.35±0.54对照组 25 4.68±0.21 t-- 20.1071 P-- 0.0001

3 讨 论

患者在超声门诊等待检查的过程中,可能因病情影响,发生各种突发事件[2],此则要求各护士具备娴熟的抢救护理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和观察能力。面对门诊病种多、人员流动量大、对象复杂的状况[3],护士需认真观察病情,快速分诊,确定病情后,及时妥善、合理的安置患者,并在医生到来之前按照病情实施应急干预,将抢救护理放在首位。整个抢救护理中,合理分工,听从指挥,密切合作,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包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密切合作,确保抢救护理工作顺利实施[4]。本研究中,采用急救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急救护理比常规护理应用价值大。笔者认为,有关超声可门诊突发时间急救护理,不仅仅需重视各医护人员的抢救护理能力和意识,还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医院超声科随时配备2部急救车、急救器材、急救药品等,定位放置,每班检查,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维护设备仪器等,以确保急救护理顺利实施。

综上,超声科门诊发生突发事件后,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病情,并给予妥善、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和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门诊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门诊支付之变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