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在历史高考一轮复习中的运用和实践
2020-06-10王亚明
王亚明
【内容摘要】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轮复习课为例进行探讨,高中老师在高考一轮复习中,要强化史料备考意识,建构史料实证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一轮复习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下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历史课程要求,是对“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要求的全面补充和升级发展。它是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8月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本文借助2019年苏州市高考一轮复习研讨会两节同课异构研讨课人教版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从课堂观察教学实践的角度,重点探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方法——“史料实证”在历史高考“一轮”复习中的运用和实践。
一、紧扣“一轮”特点,强化史料备考意识
史料实证是五大核心素养中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而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关键之一就是要让学生逐渐具备史料实证意识。史料证据意识包括“知道证据在历史论证中的价值;运用思辨方式,判断史料得以作为证据的适当性;懂得根据主题,自行进行史料的搜集工作。”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与研究遵循以史实说话“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基本原则,而史料实证能力和方法的形成依托于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备考“一轮”复习的课堂上通过对史料的探究、论证、分析捕捉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和提升历史理解,是追求历史本真的教学,既凸显历史教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高考历史考查的要求。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并强化史料实证的备考意识。作为面向高考的“一轮”历史复习课,上公开课的两位老师都十分鲜明地确立了史料教学的目标,从各个层面部分展示了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的主要史料,在“一轮”复习中创设历史情境,达到了良好的课题预设。在其课堂上,引用了很多外交方面的历史学专著,例如,齐鹏飞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1949-2009)》、沈志华主编的《中苏关系史纲》、裴坚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通过这些专著认识和分析新中国的外交内容和特点。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的实证课堂需要注重史料的选择以及对史料的准确解读和运用。史料的形式千差万别,有文字、图像、口述等等,从史料的来源上讲,有“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之别。由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堂容量和复习时长的限制,所用史料务必保证精挑细选。同时,不同史料相互配合,体现复习课堂所要达到的历史知识落实和思维训练的要求。
二、结合“一轮”要求,建构史料实证思维
高三历史的“一轮”复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也要使学生的学科素养进一步落实。史料实证强调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考证,并运用可信的史料证明历史观点,要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就有必要提高学生的“史料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史料思维是历史学科史料实证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借助历史学术性语言对历史事件所涉及证据材料的概括、分析、考证的过程。要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就必须培养史料思维。再好的史料,离开了学生的理性思考便成了一堆故纸堆,没有任何意义。
例如,在讲到新中国初期“一边倒”政策的时候,教师先给出学者们的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对我们国家起到重大作用。而建国初期有很多人是反对“一边倒”的,认为实行不偏不倚的中间政策更灵活,更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利益。这时候就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哪种观点更加合理?学生不管赞同何种观点,都需要有史料作为支撑。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示。首先,新中国初期不管是“一边倒”还是中间政策,不仅仅是我们中国决定的,也要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形势。其次,外交是政治的延续,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受到我党长期的革命政治斗争所形成的“革命思维”的影响。所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呈现三方面的史料:
材料一: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政府,我们在承认苏联的共产党政权之前曾等待了12年。——陶文钊《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194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之下兴起的。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理论、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经历和处境,几乎从一开始就铸造了中共对国际事务、中国革命与世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认识框架。——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和主要特征》
這样,学生通过以上三则材料,可以从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国革命的历史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能理解客观的历史结论的得出不是通过单一史料,而是由不同角度的史料相互印证。
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史料思考,形成史料思维的过程,课堂情景利用的史料思维围绕问题渐进展开,设置问题各个突破,逐步达成教学目标。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在课堂史料的实证认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课堂将实证与史料思维进行了高度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史料思维对实证课堂的引领。
三、强化“一轮”训练,提升史料针对练习
在“史料实证”训练中,一些高中教师简单地认为,史料实证就是做史料解析题,盲目给学生做大量的史料习题,增加学生的负担。而在这次公开课中,有位老师就做得很好,为了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她的习题训练讲解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正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从题目的材料,然后提问从题目中给的材料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二,反向思考,即如果要得到结论,需要一样什么样的史料?如果学生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去答题,这就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公开课上,这位老师就以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0题为例。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在这道题中,老师可以首先从正向思考入手,提醒学生去分析材料,可以从材料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材料反映的是渡江战役前夕,英国军舰不听人民解放军劝阻擅自进入长江,干扰人民解放渡江。英国的这种行为很明显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英国军舰在长江自由航行这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天津条约》中取得的特权。材料中人民解放军不但炮击英国军舰,还要求所有国家从中国的领水领土撤出,这充分体现了人民解放军否定列强特权,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决心。所以选B。
为了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思维,老师也从反向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要得到A、C、D的结论,必须要提供什么样的材料。例如,如果想得到A的结论,巩固社会主义阵营,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思考。要得出巩固社会主义阵营的结论,提供材料应该是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相互支持的史料,但这个在题目中根本没有体现,所以A的结论是得不出的。如果学生在做题时能从正向和反向两个角度去思考分析,这对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意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要在一轮复习中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需要在备课、课堂教学、练习等多方面入手,既是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同时也对老师提出很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雄. 历史素养的评估与教学建议[J]. 历史教学,2016(8).
[2] 张华冕.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7,18(2).
[3] [美]布鲁纳. 教育过程[M]. 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35.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