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护理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06-09段艳芝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微信

段艳芝

(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 护理部, 广东 珠海519001)

抑郁症属于多发性精神疾病, 患者存在心理障碍或情感障碍, 情绪上多表现为沮丧、 悲观, 部分患者有明显思维迟钝,严重时有自杀、 自残等倾向[1]。 患者出院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 疾病复发率非常高, 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2]。 因此, 为降低抑郁症患者出院后的复发率, 必须为患者提供出院后针对性的护理指导。 延续性护理注重对患者院外的延续护理, 能够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 社会、 生活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探讨基于现代护理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抑郁症患者。 纳入标准: ①采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半年以上; ②无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 ①先天性精神疾病; ②先天性脑组织损伤; ③先天性意识障碍等。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 对照组男19 例, 女16 例;年龄22 ~57 岁, 平均年龄 (38.50±6.50) 岁; 病程1 ~9 年,平均病程 (4.3±2.0) 年。 观察组男20 例, 女15 例; 年龄24~59 岁, 平均年龄 (38.55±6.50) 岁; 病程1 ~8 年, 平均病程 (4.5±2.0) 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同的药物干预, 对照组患者出院前一天统计电话、 微信、 家庭常住地址等信息, 并给予出院前的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及家属按照医嘱准时服用药物, 提供饮食、 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健康指导, 1 个月电话随访1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现代护理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 (A)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包括1 名主治医生, 1名心理咨询师, 1 名病区护士长, 1 名责任护士; 成立小组后将责任具体划分到个人, 分工明确。 (B) 实施护理方案: ①向患者适当介绍一些精神卫生常识, 使其认识到疾病复发的危害, 认识药物维持治疗、 心理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 防止疾病恶化的重要性; 向家属介绍精神病的发病诱因、 病情变化、 季节变化护理、 日常生活管理、 治疗护理、 用药指导等注意事项, 使其正确对待患者,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②开展 “一体化” 团队合作服务模式, 建立微信群, 邀请主治医生、 心理咨询师、 患者及其家属进入微信群, 在微信群中定时、 定点分享疾病健康知识, 提供心理咨询和问题解答等服务, 灵活根据患者及家属时间, 倾听患者心声, 指导家属安抚患者。 ③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个案护理, 针对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延续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案干预方案, 从患者外显行为到内部心理现象再到社会整体方面给予评估和指导。 ④开展 “以人为本” 的随访护理, 家庭随访连续进行2 次, 每周1 次, 之后每月1 次, 或者每月电话随访1 次, 配合微信给予护理指导。 ⑤进行社会支持活动, 组织病友交流会, 通过微信或社区组织病友之间进行心得交流,分享自身经验, 通过同伴分享生活经验和疾病管理技巧。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于护理前及护理3 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分别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评分越高表示焦虑、 抑郁程度越严重。 采用中文版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00 (WHOQOL-100) 评价患者的心理功能(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和社会功能 (社会角色、 社交功能),每个维度0 ~100 分, 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SAS、 SDS评分护理前, 两组的SAS、 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护理后, 观察组的SAS、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SAS、 SDS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的SAS、 SDS 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SAS 评分 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55.50±2.48 35.45±2.60 58.55±3.10 37.40±2.50对照组 35 55.45±2.50 45.10±2.00 58.60±3.00 48.67±2.50 t 0.084 17.404 0.069 18.858 P 0.933 0.000 0.946 0.000

2.2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护理后, 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的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角色 社交功能观察组 35 87.45±2.30 88.10±2.50 83.45±2.00 86.40±2.10对照组 35 74.15±2.50 76.45±2.30 73.30±1.55 73.45±2.00 t 23.162 20.289 23.732 26.418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抑郁症病程长, 治愈困难, 治疗周期也非常漫长[3], 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常不高, 尤其是出院后, 患者的遵医行为非常差, 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 延续性护理作为整体护理中的重要部分, 是将医院护理延伸到医院外的一种护理方法[4]。 对于抑郁症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和疗效的巩固, 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对于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现代护理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后, 其SAS、 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表明基于现代护理理念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 抑郁情绪, 提升其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 护理效果非常理想。 分析原因在于, 基于现代护理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在新的医学模式和“以人为本” 护理理念指导下, 更加关注患者的具体问题, 护理工作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 还需要帮助患者增进和维护健康, 通过微信、 电话、 上门回访等多种途径, 从整体到个体, 从全面到具体, 从点到面, 从表面到深层为患者提供服务[5-7]。 微信定时、 定点进行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和宣传, 设立专门的时间段提供心理咨询和疑问解答, 采用日常的社交工具与每一个患者聊天, 护士及时记录和掌握患者的情况, 为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提供调整干预方案的依据, 多途径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注重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 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 组织患者参与病友交流会, 提升其社交能力[8-9],最终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 基于现代护理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中,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升其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微信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微信
微信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微信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