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0-06-09蔚梅芳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性反应胰腺炎净化

蔚梅芳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河南 洛阳471000)

急性胰腺炎属于消化内科常见急腹症, 若发生局部脓肿、坏死、 假性囊肿或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损伤, 极易发展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起病急骤、 发展迅猛、病情险恶等临床特征, 严重者可致死, 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1]。 急性肾损伤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主要是由于过度炎性反应导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或肾脏内皮细胞受到炎性因子的直接攻击引起肾血流灌注不足等, 从而影响肾功能[2]。 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的深入研究, 目前临床上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着重于阻断患者机体全身炎性反应。 鉴于此,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 例, 旨在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其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 例。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草案)》[3]中相关诊断标准, 血、尿淀粉酶高于正常范围, 且经CT 检查提示急性胰腺炎; ②符合 《急性肾损伤诊断与分类专家共识》[4]中相关诊断标准;③认知与意识正常, 可交流沟通; ④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有胰腺炎、 慢性肾脏病既往史或恶性肿瘤; ②有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消化道或脑部活动性出血。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 观察组女12例, 男18 例; 年龄27 ~51 岁, 平均年龄 (36.24 ± 3.57) 岁。对照组女14 例, 男16 例; 年龄26 ~47 岁, 平均年龄 (36.69± 2.68)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禁食禁饮、 胃肠减压、 预防感染、 抗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补充容量、 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模式, 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并建立静脉通道, 输注成品置换液 (浓度为35 mmol/L 的碳酸盐), 输液速度3 ~4 h/L, 血流速度200 ~250 mL/min, 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治疗3 ~5 次。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 治疗1 周后, 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 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肾功能指标, 包括血肌酐(SCr)、 血尿素氮 (BUN);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 反应蛋白 (CRP) 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 (IL-6)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肾功能指标治疗前, 两组的SCr、 BU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1 周后, 两组的SCr、 BUN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SCr、 BUN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均<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时间 组别 n SCr (μmol/L) BUN (mmol/L)治疗前 观察组 30 160.58±21.92 22.89±5.91对照组 30 161.27±22.39 23.95±6.07 P 0.904 0.496治疗后 观察组 30 106.57±15.63* 12.43±4.17*对照组 30 127.59±17.69* 15.71±4.29*0.000 0.004 P

2.2炎性因子 治疗前, 两组的CRP、 TNF-α、 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1 周后, 两组的CRP、TNF-α、 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CRP、 TNF-α、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均<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时间 组别 n CRP (mg/L) TNF-α (ng/L) IL-6 (ng/L)治疗前 观察组 30 117.13±18.97 178.81±23.62 20.94±3.18对照组 30 116.97±19.56 179.34±23.47 21.17±3.24 P 0.975 0.931 0.782治疗后 观察组 30 53.15±4.93* 82.43±16.71* 12.53±2.04*对照组 30 76.17±5.08* 143.16±17.34* 16.14±2.17*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理机制复杂, 主要由各种原因激活胰腺内胰酶, 导致胰腺自身水肿、 出血、 消化或坏死, 同时激活体内各种炎性细胞, 释放CRP、 TNF-α、 IL-6 等大量炎性因子,引起瀑布样效应致使炎症失调, 从而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发生、发展, 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 其中,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是临床急重症, 发病时肾血流灌注不足,肾脏微循环障碍, 进而导致肾功能受损, 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 可导致患者死亡[6]。 因此, 控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尤为关键。

炎性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病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促进了肾功能损伤, 同时IL-6 等炎性介质能够促进CRP 合成, 加重炎性反应和内毒素血症, 进一步导致器官功能障碍[7]。 SCr 与BUN 为常见肾功能指标, 均由肾小球滤过后排出体外, 其含量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正常情况下含量较低, 故SCr、 BUN 水平可反映肾功能恢复情况及肾损伤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1 周后, 观察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表明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效果明显。 分析原因在于,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新型净化血液技术, 能够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 持续有效清除存在于循环中的毒素、 中小分子溶质、 过多的体液量和第三间隙过多积液, 减轻器官水肿, 控制水盐、 电解质代谢及氮质血症, 调整机体内电解质、 酸碱平衡及容量负荷, 维持内环境稳定, 按需给予营养支持, 为器官功能修复争取有效时间[8]。 另外, 连续性血液净化滤过膜孔径较大, 且对流作用较强, 能吸附大量炎性介质的中、 大分子物质, 减弱炎性反应, 阻断其引发的级联瀑布效应, 减轻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程度, 减少脏器损伤, 同时可重建免疫系统,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 防止脓毒血症发生, 从而行肾脏替代治疗[9]。 此外, 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促进SCr、 BUN 等代谢废物的清除, 改善肾脏功能。

综上所述, 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 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性反应胰腺炎净化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