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

2020-06-09王辉冯金州王富启贾红廷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峡部融合术椎弓

王辉,冯金州,王富启,贾红廷

(兰考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开封 475300)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常见腰椎疾病类型,主要是因骨性连接异常造成椎体发生移位,其中峡部裂型较为常见,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既往临床实践经验中保守疗法通常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手术疗法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类患者的主要方案。椎弓根内固定联合融合术是主流术式,其中融合术包括后外侧融合术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两者疗效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观察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1月兰考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8~65岁,平均(52.28±5.74)岁;滑脱节段为L5~S17例,L4~L522例, L3~L417例;滑脱程度为Ⅰ度17例,Ⅱ度29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9~66岁,平均(53.05±5.17)岁;滑脱节段为L5~S19例,L4~L521例,L3~L416例;滑脱程度为Ⅰ度18例,Ⅱ度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滑脱节段、滑脱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兰考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MRI或CT检查证实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2)具备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因脊柱手术史等其他原因而致腰椎滑脱;(2)存在肝、肾、心、肺等重要器官严重原发性疾病;(3)伴有脑部疾病;(4)无法耐受手术;(5)Ⅲ度及以上滑脱;(6)存在手术禁忌。

1.3 手术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患者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于腰部正中位置做手术切口,在C型臂机辅助下,明确病变部位,于其邻近椎体处将椎弓根螺钉拧入,对神经根压力给予解除,充分显露神经根及硬脊膜,掏取终板软骨、髓核,采用提拉复位装置复位滑脱腰椎,确定复位满意后固定;将椎间隙撑开,于椎间隙前方植入试模成功的髂骨粒及咬除的椎板骨粒,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单纯填充自体髂骨块或适当融合器植入。

1.3.2观察组 给予患者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方法同对照组,确定复位满意后固定;备植骨床,于双侧横突间、残留椎板间、小关节突间植入咬除的椎板骨及自体髂骨条。

1.4 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2)预后情况。术后3个月进行判定。临床症状全部减轻,大小便正常,双下肢可活动自如为优;双下肢可自由行走,但腰部、下肢偶尔出现酸痛不适现象为良;生活可自理,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减轻,但大小便存在异常为可;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差。预后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3)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下肢根性症状、硬脊膜撕裂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用时[(115.31±12.75)min]短于对照组[(155.46±15.42)min],术中失血量[(330.12±30.28)mL]少于对照组[(451.29±34.3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预后情况术后3个月,两组预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预后优良率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发生于第4、5腰椎相邻椎体,因其向前移动造成椎弓峡部间连接障碍,是导致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目前,针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案为手术,其基本治疗原则为复位、减压、内固定及融合。

现阶段,椎弓根内固定是临床治疗该类患者的主要内固定术式,可有效复位、固定滑脱腰椎,还可保障术后融合节段稳定性,使植骨融合效果得到改善[2]。但目前临床常用融合术式较多,其中以后外侧融合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为主,选择何种融合方式是临床研究重点。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腰椎生物力学特点较为接近,术中通过处理椎体终板软骨,使其拥有较好植骨床,还可有效增加融合面积,同时椎间隙部位具有丰富血运,骨性融合可能性较大[3-4]。但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内固定术式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导致失血量较多,还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仅适用于手术耐受力强、年龄较小的患者。本研究针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取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可见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可显著优化手术情况。后外侧融合术具有操作简单等特点,术中操作不易损伤神经根,创伤范围较小,有助于减少术中失血量,且植骨部位与腰椎屈伸活动轴距离相对较近,周围具有丰富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改善预后情况[5]。后外侧融合术不仅可解除因椎体错位而致椎管、神经根压力,还可对滑脱椎体进行及时复位,加上植骨较为方便,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达93.48%,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87%,可见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预后优良率相对稍高,并发症发生率相对稍低。

综上可知,应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可显著优化手术情况。

猜你喜欢

峡部融合术椎弓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军事飞行人员腰椎峡部裂影像学诊断和医学鉴定的专家建议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肌间隙入路钉钩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