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典型无缝隙护理对脑瘤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0-06-09李俊娜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脑瘤缝隙典型

李俊娜

(南阳市中心医院 肝脏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脑瘤又被称为颅内肿瘤,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方式以手术为主[1]。因颅内病灶生理结构特殊,导致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从而致使患者术中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相关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更高。部分研究发现,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对缓解应激反应的效果欠佳[2]。典型无缝隙护理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手术室典型无缝隙护理在脑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76例脑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31~63岁,平均(46.70±10.14)岁;颅咽管瘤7例,脑膜瘤11例,胶质瘤10例,垂体瘤8例,其他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20例;体质量52~89 kg,平均(70.30±6.99)kg。观察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33~62岁,平均(47.51±10.07)岁;颅咽管瘤8例,脑膜瘤10例,胶质瘤9例,垂体瘤9例,其他2例;ASA分级为Ⅰ级19例,Ⅱ级19例;体质量54~88 kg,平均(70.12±6.93)kg。两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ASA分级、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围手术期护理,即术前常规检查,宣传相关知识,术中严格按照手术室要求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手术室典型无缝护理。建立典型无缝隙护理管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和4~5名护士组成,由护士长统一分派任务,提醒工作交接注意事项,实施弹性排班方案,具体流程如下。(1)术前探访,确认手术史、过敏史等信息。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相关责任护士及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优势。(2)进入手术室时简化接送流程,以此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3)术中协助医生变换患者体位,要求轻柔、平缓,避免拖拽,尽量避免触碰患者的隐私部位。于骨隆突等压力较大处使用海绵垫或布垫减压,术中注意为患者保暖,确保受压部位的微循环。手术结束前冲洗腹腔先将冲洗液预热至约40 ℃再使用,以此减少因低温产生的不良反应。(4)术后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患者营养护理。回到病房后护士使用温水擦除皮肤消毒液、血迹等。

1.3 观察指标(1)应激反应:使用多参数监护仪[成都恒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川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10211号,规格为HB/JB-7]测定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完成时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2)护理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测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该表包括护理措施、护理态度、护理管理3个维度,0~66分为不满意,67~91分为满意,92~100分为十分满意。该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824。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满意率。(3)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术后皮肤发生麻木、红肿情况且解除局部压力后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为1级;皮肤呈紫红色并伴有少量水疱或出现表面溃烂症状,为2级;皮肤创面潮湿、红润并伴随局部溢出脓液,为3级;皮肤发生坏死、周围组织发黑并不断扩散,为 4级。

2 结果

2.1 应激反应两组术前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HR、SBP、DBP均高于术前,观察组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HR、SBP、DBP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手术结束时比较,bP<0.05;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1 mm Hg=0.133 kPa。

2.2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7.517,P=0.006。

2.3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对照组发生压力性损伤1级2例,2级1例;观察组发生压力性损伤1级1例。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7,P=0.564)。

3 讨论

手术室为医院较特殊的场所,相较于病房而言,手术室具有更多更严格的要求,如卫生管理,温度、湿度等环境管理。手术室的陌生环境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加上手术本身作为侵入性治疗手段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若患者负面情绪难以缓解则可导致应激反应加剧,严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利于预后[3]。

传统临床护理模式内容陈旧,导致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影响护理质量。在实施具体护理措施的过程中,每位护理人员相互独立,普遍为单独作业,难以发挥团队优势,导致护理工作存在中断期或真空期,不符合当下护理理念的发展方向。手术室典型无缝隙护理为近年来医疗机构护理改革中典型的护理方式,具有严密性、团队性等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结束时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手术室典型无缝隙护理可有效降低脑瘤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缩小心率及血压变化幅度,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分析其原因在于,手术室典型无缝隙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团队合作及护理人员互补的方式不断完善护理细节,易被患者接受[4]。手术室典型无缝隙护理不仅关注患者手术期间的状态,更参与了自患者入院后至出院前的治疗过程[5-6]。术前首先确认患者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资料能够最大化避免手术禁忌证,明确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其次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责任护士及护理优势,目的在于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情况,避免因强烈陌生感影响血压、心率等基础指标。简化接送流程,能够减少冗余步骤,降低患者疏离感。整个流程均由1名或2名责任护士完成,能够增加患者安全感,利于缓解负面情绪。术中体位护理及于骨隆突部位使用护理垫能够保障局部微循环,直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可间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尊重隐私及采用冲洗液预热温水擦除消毒液、血迹等细节护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原则,对护理效果的增强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典型无缝隙护理可有效降低脑瘤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严重程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荐价值。

猜你喜欢

脑瘤缝隙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雨的缝隙
空中翱翔
新警示
脑瘤,没那么可怕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典型催开百花香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