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0-06-08于迎寒

读写算 2020年9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小学培养

于迎寒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漫长一生中的黄金启蒙阶段,学生从幼儿逐步转变适应一个小型社会,也就是学校生活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学生还没有完整的是非观和社会观,正是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总是会成长为大人,因此,在小学阶段有必要将规则意识传递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规则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8,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107-01

规则其实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或者是工作中需要遵守一定行为制约的规定。它包括不限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学校制度、行业规范等等,这些规章制度通常由书面文字形成,也有口口相传的不成文的规定,其体现了社会规则和道德需求。

一、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引入规则,激发学生的共情心理

法治教育的普及意义在于培养国民的规则意识,道德与法治出现在小学教学当中其意义体现在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人格品行。在小学阶段,教师教授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具有“明辨是非”和“具有规则与法律意识”。因此,教师不难发现,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品质其实就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心中有规则”时,教师的教授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到在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理解规则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楚了解到,作为一个学生,知道自己学校的相关规则,并在集体生活中发现规则。这样,就可以在日常的宣讲中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规则意识。规则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远离学生群体,因此,学生有时无法理解社会上一些不遵守规则所带来的后果,此时,教师就应该将社会中的实事热点作为案例解析给学生,让学生在案例中体会不遵守社会规则的后果,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观。比如,在2019年2月8日的翟天临事件,在直播时公然表示自己不清楚什么是“知网”。乍一看,好像这件事距离小学生很遥远,但是,小学生迟早有一天会成长为大学生最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翟天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品行不端,为了面子伪造虚假学历,不仅仅是个人有问题。同学们试想一下,你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突然冒出来一个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同学,冒名顶替你的成绩,代替你获得了荣誉,你会怎么样?会生气?会愤怒?了解到这些内容后,学生通常会表露出气愤,不开心等情绪,这件事也会让其陷入反思,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作为受害人会生气,会感觉到委屈。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够遵守规则,进行公平的竞争,也许自己会失败,不服气,但那是自己真实的水平,也只有这样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才能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规则意识。

二、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构建规则认知的框架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发育不完全,在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上是以感性认知为基础的。也就是说,针对小学生来讲对于规则的认知需要建立在实践体验上。只有震撼学生的视觉,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规则的认知。对此,教师通常会采用模拟法将情境再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规则。例如,学校会开展一系列的防火消防安全演习,在走廊上點燃硫化物质,冒出滚滚黄烟,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打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匍匐,有序的离开教学楼,学生就会安全获救,此时学生可能只会感觉好玩,并没有体会规则带来的好处,教师就要在演戏结束后,进行课堂游戏,辅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游戏规则。再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玻璃瓶,然后准备好几个只能一个一个通过瓶口的带线小球,并告诉学生,现在这个玻璃瓶就是我们的班级,小球就是你们的生命,水就是无情的大火,这些水注满水瓶只有7秒,而水一旦注满没有逃生出来的人就会死亡,现在你们可以讨论一下如何逃生,一会儿进行现场演习。部分学生在这个环节就会出现没有规则意识,一味地“逃跑”堵住瓶口,造成全员“死亡”。通过这个小游戏,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火海里有序的逃生有一线生机而无序的逃跑只会全军覆没。这样,在切身体验后,学生就会在心中构建出一个规则的雏形,实现了规则的内化。

三、将规则落实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自觉践行

规则存在于生活当中,而且无时无刻都需要人们遵守,也只有将规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之中,才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于低龄儿童,作为成人需要尊重儿童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将成人规范强加在学生身上,比如,班规的制定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提意见,自己做决定。这样,学生就会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从心底里认同规则的产生,成为规则的主人,对规则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样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认同规则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并愿意运用规则来完善自己的生活,使规则真正成为内驱力,让学生可以在规则中不断完善,改善自身的不足,让学生真正做到由他人监管到自律自责的转变。

四、总结

总之,将道德与法治引入小学阶段的教学当中,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从小认知社会规则,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惠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21.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小学培养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