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08刘君艳
刘君艳
摘 要目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论述的文章不在少数,对“生活情境法”的研究文献数量也很巨大,但是对“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创设内容的研究数量并不多,因而对此问题的研究能够丰富目前的研究内容,使得研究更加系统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究了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生活情境法应用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生活情境法;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060-01
“情境”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情境、境地”。“情境”作为传递教学知识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日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运用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情境可以将生活中的琐事浓缩于课堂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过程中进行思考,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情境融入课堂,从而架起感性思考与理性思维的桥梁。
一、生活情境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就是喜欢玩耍,对世界充满好奇,柏拉图理想国就说到寓学习于游戏当中,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游戏就是小学生的兴趣,枯燥的学习往往没有游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正是刚刚开始进入逻辑思维的阶段,对于许多问题都难以理解,那么通过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提高他們的积极性,相对来说就容易得多。从而通过场景的设计,传达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这种场景设置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基本兴趣,这样做能够培养他们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的学习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非抽象的数学符号。例如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点的讲解,一般课堂过程会包括先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在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后,出示几道题,例如1/9+9/14,1/8+7/9,1/2-1/10等,请同学们任选一题试做。在学生完成基本运算之后,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生活情境引入学习当中,老师可以通过班级人数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在自己的班级内部实践,引出这个知识点的运用。在对这个问题的讲解中,充分体现了教师对问题情境基本内涵的理解,通过创设情境,将课堂讨论推向高潮。
二、生活情境法能够运用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生活情境法概念教学可用于较为简单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概念或者与前面所学知识相关联,常用这种方法导入。教师只需要只言片语就可以快速进入新课。
计算导入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对结果进行研究。教师可以预先设计好计算内容,并提出特定的计算要求,明显地引出新概念。例如,四年级“循环小数”概除以3等于多少、28除以11等于多少?当学生发现怎么也计算不完时,教师提问学生发现了什么问题、商的小数部分有何特点?最后总结: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接下来便对这一概念进行巩固。此外,教师在理解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含义时还应当正确地理解《新课标》对此的有关要求,真正将其纳入到教案的准备、课堂的教学环节和课后的深刻反思中,让学生能够掌握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社会的生活中,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才能真正地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数学改革的不断进行。
三、生活情境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有的老师认为只要有扎实地教学经验就好,但只是一味地教学生多做习题,这样只会让学生更加厌学,对学习没有兴趣,如果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时尚,但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国却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际,也忽视了课堂讲述内容的宗旨,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但是却忽视了教学的内容与核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其所关注的重点不是本堂课程讲述的内容,而是绞尽脑汁在想创设的场景,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懂得在课堂上运用有效的生活情境就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生能根据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一些表象,从而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到这一步来说,他们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概念的形成、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这都必须和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不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进行抽象思维。皮亚杰的观点认为在四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应该或者必须多做一些实质性的练习,小学生的认知还不够成熟,比较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监督,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惰性他们对数学概念不做深入理解,只是对教师在课堂的概念教学后死记硬背,直接提取。例如,圆的面积认识概念导入可以创设一个羊被拴在一根木桩上吃草,请全班学生思考羊能吃到草地的大小,并画出来,这样学生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并且能充满探究性和趣味性的方法下进行学习。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是针对小学课堂来说,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学习目标变得浅显易懂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把所熟知的场景带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环境中,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属于一种优化了的学科教学环境。将小学生有限的社会经验与认知带入到教学环节和课堂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李吉林.为儿童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8(2):3-8.
[2]陈云.迁移规律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