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

2020-06-08方雷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转型

方雷

【摘 要】本文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办学定位模糊、育人质量不佳、产教融合不深、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必须准确把握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的价值取向,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推动转型的逻辑起点,论述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明确定位,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回归本质,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根本;对接需求,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关键;创新机制,以推进综合改革为保障。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  转型  逻辑起点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C-0083-03

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国家政策的宏观环境来看,一系列涉及顶层设计、试点支持、投入力度、产教融合等方面配套文件的出台表明,国家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视前所未有,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迎来最好时机。但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挑战,改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本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制约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在准确定位转型发展价值坐标的基础之上,以个案为借鉴以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思路及经验。

一、厘清制约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问题脉络

根据教育部2015年10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要求,广西有11所2000年后新建的本科高校和8所独立学院列入转型发展试点遴选名单。2016年6月,由包括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在内的26个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等理事单位自愿组成的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从院校类型看,广西面临转型和有意愿转型的高校主要有三类,即高职院校升格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建独立学院、师范专科院校升格后的本科综合类高校。按照国务院2019年1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的指标任务,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结合当前广西应用型高校转型进展实际,这些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厘清这些问题脉络应是推动转型顺利进行的先导和前提。

(一)办学定位模糊。目前,有的高校担心被贴上“职业教育”的标签后生源会下降,影响到学校的生存;有的高校认为教师从学术型向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转变存在困难,部分教职工对应用型转型发展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就是降格为高职。针对部分高校持观望态度的问题,经调研发现,这些高校对办学定位的认识不统一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高校应用型专业特色不鲜明,走的依然是传统本科院校办学的老路子,同质化倾向严重却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有的高校习惯用旧思维思考解决新问题,仍沿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导致自身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能力不强,对升格后的发展信心不足。总之,由于办学目标不明、定位不准,导致有些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育人质量不佳。在专业建设方面,由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历史不长、积淀不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背景下,为站稳脚根尽快发展壮大,往往会在专业设置上求多求全,使得部分专业与地方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在课程改革方面,推动力度不大,基于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或修订工作效果不好,不少教师依赖于借鉴模仿而忽视了创新,与普通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相比差别不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均未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年轻化趋势,职称结构不合理,整体实力相对薄弱,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数量缺口较大,教师素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的高校只求有却不求好,将其挂靠在学团部门进行管理,而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紧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多流于形式,从而无法保证应有的教学质量。

(三)产教融合不深。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助力提高育人质量业已成为普遍共识,但其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促进企业盈利方面不可能有太大作为。从合作领域来看,双方以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培训企业员工等作为合作的主流形式,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直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的程度较低。对于企业而言,参与合作的内生动力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本身并不承担教育责任,由于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如在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在合作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但实际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对技术革新的贡献不大。从合作程度来看,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教材开发的深度有限,依然停留在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层面,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就业质量不高。近年来,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区域需求与就业意向不匹配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某类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某类人才又求大于供,而需求量大的主要是一些应用型人才”。从专业建设上看,不少学校一味求多求全,盲目认为规模是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使得一些专业及其课程方向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毕业生所学非所用,进入企业后上手较慢,造成后期的培养周期长且培养成本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少负担。另外,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用人单位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弱、动力能力差、团队精神缺失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究其原因,是企業并不具有承担教育的责任,接收实习生实习无益于盈利,还要面临安全等风险,所以对此热情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从而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和实践育人的根本要求。

二、准确把握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的价值取向

(一)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推动转型的逻辑起点。首先,高质量人才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行业和企业培养大批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一根本问题,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推动转型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其次,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应然选择。针对不同群体对教育的期待不同,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找准学生及其家长最关心、最烦心、最操心的关键性问题,把学生及其家长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不同成长阶段学生及其家长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诉求。再次,高质量人才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遵循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人才培养观念、模式、方式、机制等方面与其他类型高校区分开来,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摒弃短视的功利主义办学态度,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高契合社会服务作为深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围绕推动产教融合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尤其是2017年12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实际落实国家战略决策部署,必须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切实解决地方应用型高校长期以来产教融合中重视不够、内容单一和平台不足等突出问题。高契合社会服务强调以校地、校企深度融合为特色,更加注重面向行业和企业,精准对接行业和企业需求,体现在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融合,即“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为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坚持发挥企业的教育资源优势,由校企共同设计与构建特色化教学内容,尤其是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课程与教材,结合实践中的真实案例设计教学模块,打破原有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三是坚持依托行业企业培养师资队伍,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聘请企业专家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四是联合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在弥补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同时,实现实习就业的无缝对接;五是坚持校企共管,创新专业管理的模式,引导企业参与育人全过程。

(三)把握高质量人才培养与高契合社会服务的辩证关系。“高质量人才培养”与“高契合社会服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中,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推动转型的最大底气,为开展高契合社会服务提供了前提条件;而高契合社会服务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推动转型的鲜明特色,也为解决好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提供了关键性的方法。地方应用型高校肩负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只有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使人才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在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找准自身的立足点和发力点,进而实现办学的社会价值。同时,为解决好应用型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建立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真学真做,切实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做中学”并达到知行合一。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面向实际、面向应用、面向行业和企业,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契合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以服务地方和企业、对接行业产业为主要目标,切实通过高质量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契合社会服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耦合关系并最终实现良性互动。

三、探索具有特色的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之路

(一)明确定位,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从1985年创建至今,经过了15年的中专办学阶段和15年的高职高专办學阶段。2015年首批开设4个应用型本科专业,使办学发展进入“本专并举”新阶段。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坚持“借力发展”与“自主发展”相结合,既充分依托学校本部的办学资源与优势夯实基础,又注重自身办学特色的培育,明确与学校本部本科办学实行差异化的办学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利用安吉、空港2个校区分别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和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扶绥片区的区位优势,明确必须随着服务面向的升级转型而转型发展。为此,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确定其办学功能定位为建成桂林理工大学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基地、南宁国际空港经济区的技术智力支撑基地、广西面向东盟陆路通道上的技术应用服务基地。办学格局定位以“面向应用、获得技能、掌握技术”为方针,构建“本专并举、专本融通”办学格局,既培养本科专业类人才,又培养专科职业类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致力于培养具有包容心、判断力、责任感,服务区域与行业的技术应用者,其中,本科生主要培养为现场工程师、一线管理者;专科生主要培养为多岗位熟练技能的技术人员。按照以上的定位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每个系在办好1~2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带动5~6个专科专业融通发展。

(二)回归本质,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根本。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理念贯穿始终,制定以学生为本、突出应用、反映学科、行业改革与创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指导意见,尤其在实践环节和技能实训模块的设计上,要求本科专业比例达到30%~35%,专科专业保持在50%以上;二是更新教学内容,坚持需求导向原则,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应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设置课程,尽可能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确保所需即所学、所学即所用;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模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组织方式等,不断深化教育观念更新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方面,着力建好“两个平台”。一是建好实训平台,依托自治区级先进制造及智能制造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自治区级冶金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校内重大实训平台,通过实施“4个1工程”,即搭建一个平台、造就一批老师、培养一批学生、形成一种模式,使办学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建好信息化平台,在打造实体平台同时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智慧校园平台等资源建设信息化平台,不断推进平台信息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此外,还通过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利用“团队+协会”形式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衔接起来,让“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增效器,确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沣芝转型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