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2020-06-08凌燕

考试周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问题与对策德育工作

摘 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便是“立德树人”,德行是一个人为人的基本,而学习知识的前提便是学做真人。初中时期是一个孩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孩子经过正确的引导,便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以至于人生观,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本文即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解决对策进行浅析。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初中;德育工作;问题与对策

在初中的班级管理中始终要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放在首位,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而在寄宿制学校,孩子脱离父母,开始独立。在这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困难、面临诱惑,因此,学校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去。老师需要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个性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沟通。在进行教育和沟通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换位思考,深切地为孩子着想,保证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在进行有效沟通、教育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关心与呵护,帮助学生排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不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

一、 德育

德育即道德的教育,我国在2007年便提出立德育人的教育思想,德育在我国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德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更多的是培育,用老师的悉心教导,关爱呵护,从而让学生理解真正道德教育,真正遵守道德规范,让素质教育深入生活。其实我认为德育更多地在于言传身教,这不仅需要家长的以身作则,也需要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为道德的教育不同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更多地在于从生活中摸索,从其他人身上观察。事实上,德育与法律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实验便是罗森塔尔效应。这个简单的心理实验中,体现出心理学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正是因为学生有了信心,才会加倍努力,取得好成绩。

二、 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初中时期是正是孩子青春期的开始,而寄宿学生却在这个重要的时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自主学习。因此,寄宿初中生应成为最值得关照的一个群体之一。由于常年的独立生活导致他们的心灵是孤独的,父母只想到这样是为他好,可是殊不知很多这个年纪的学生也只是一个孩子。他们的价值观还是模糊的,甚至有些孩子内心还有一种抛弃感,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变得敏感,脆弱,极端。

此外,由于寄宿初中生缺少父母的监督,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的他们也没有强大的自制力,这就导致许多寄宿的初中生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例如:沉溺于网络游戏、产生厌学心理、结交不良朋友,甚至有暴力倾向等。而在价值观形成方面,他们也因为父母给的金钱有限而逐渐扭曲了价值观,很多寄宿的初中生对金钱的理解较为极端,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东西——诚信和道德。

其次,部分寄宿学生也存在自私自利的现象。由于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不仅爸爸妈妈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更是把他捧在手心里。这就导致很多孩子以自己为中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他人的感受,缺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心理疾病是过度的溺爱滋养出来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情绪。处于初中的学生也只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他们还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的成绩好时,他们会抑制不住地开心、兴奋。当成绩不好时,他们又会极度悲观、失望。相比于调节情绪,他们更擅长发泄情绪,这也是导致许多悲剧发生在初中校园的原因。

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寄宿的初中生终有一天会走入社會,成为未来时代的一分子,因此,加强对寄宿的初中生的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同时,学校、社会应多给这一群体关爱和宽容,让他们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得到疏导和治疗,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温馨和国家的力量。

三、 帮助德育工作进行的对策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做好计划

在心理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做好相应计划,只有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状态的同时才能使与学生沟通工作更有效地开展。老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在保证能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下结合应用心理学与孩子进行沟通。教师合理地进行沟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理性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理解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科学有效地计划学生的日常活动。例如,在安排日常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动静交替,室内外交叉的活动,保证孩子的身心均衡发展。

(二)创设和谐融洽的学生环境

在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更加高效。因此,教师需要创设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也要关爱每一个孩子,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教师需要让每一位学生放下心中的畏惧,深入同学中去,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去。

在初中这个特殊阶段中教师应对寄宿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温柔,老师需要让他们在温馨的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帮助他们调节不良情绪,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阶段是孩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寄宿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合理安排他们的日常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教师应积极引导,及时沟通

教师可以深入学生寝室,经常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这些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离开了父母独立生活,教师应给他们足够的理解与宽容,成为孩子可以倾诉的对象。教师合理地与寄宿初中生进行沟通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对于十几岁的小孩子来说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卫生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到学生的寝室,教学生洗衣服,给孩子们普及日常的卫生问题,并定期来到寝室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大扫除,尽量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此外,教师应多和寄宿学生进行沟通和心理教育。保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应对学生施以母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面对问题时,既不放纵,也不一棍子打死,而是以问题为基础,抓住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总结教训,不断进取。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健康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父母为什么要让你来这所学校上学?你每次放假回家时爸爸妈妈都为你做了什么事情?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难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肯定:父母是爱他们的,没有丢下他们,更没有抛弃他们。此外,教师也要加强寄宿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学校可以设立一些沟通平台,增加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

教师应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带领学生做一些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在游戏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寄宿制学生脱离父母,独立生活,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关心。在大课间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帮助学生培养分辨是非的能力。

(五)带领学生学习法律,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目前很多初中生之所以会有不良行为或者步入歧途与社会中、生活中一些人的肆意谩骂,欺凌侮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也成了国家注重的一点,但是,目前我国的学生普遍法律意识较低,对法律的概念模糊,并且很多学校的道德法制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课堂理念与实践活动缺乏新意,很多学校与老师仍保留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是知道要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但不知道如何教育,缺乏经验。不仅教学成效一般,还给老师带来很大困扰。因此,寄宿制学校应在一步一步地将教育体系完善,探索更好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能收获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带给学生们的无价礼物。

在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养成健康的道德,法律意识最重要的阶段,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给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正确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引用生活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内化,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思,带来全新的学习感知。与此同时,只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重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因此,鼓励学生去实践,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切身去体验、实践,要相信通过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孩子会形成自我约束。

四、 结语

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德育工作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老师需要经常与学生進行沟通,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自由的思想,个性的灵魂。因此,要做好德育教育和心理沟通教育,教师需要真正友好地融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并且及时关注孩子在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困难,给出及时的帮助。在初中教育中想要推动德育,心理健康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确心理沟通的必要性,并将教育与道德有意识的结合,让学生在感受道德的威严的同时也能发现道德的魅力,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孔祥林.论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19(35):11-12.

[2]陈亚波.增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J].科技资讯,2019,17(34):221+223.

[3]杨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4-46.

[4]王永伟.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汉字文化,2019(22):191-192.

[5]张小萍.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27-431.

[6]张天娥.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78.

作者简介:

凌燕,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泰宁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校问题与对策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寄宿制学校内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