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方法初探
2020-06-08莫秋玉
【摘要】本文论述提升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方法,建议教师运用要素组合方式组织学生识字,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辅助识字教学,引导学生置身社会开展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学生 识字方法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学重点在识字。为有效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需要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创新识字教学方法。
一、运用新课型要素组合方式组织学生识字
云南师范大学孟照彬教授创建的新课型——要素组合方式,其中,“要素”是指“听、看、讲、想、做、动、静”七要素;“组合”是一个数字名词,指把这七个要素中的几个要素合理、科学地组合起来用于课堂组织教学;“方式”指用要素组合的方法和形式来实施和推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例如,笔者组织一年级学生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七”中“我的发现”练习题时,运用要素组合方式推进教学。第一步:直奔主题,请全班学生自由读题和读“明、晚、昨、时”“妈、奶、姐、妹”这两组汉字,不给学生施加压力,而是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一认这些汉字。第二步:用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提醒全班学生听清楚合作学习要求。第三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用3~5秒钟时间分组。第一大组学生负责观察第一组汉字,第二大组学生负责观察第二组汉字,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认真观察汉字特征,并在草稿纸上用文字、拼音、图画或者其他记录方式简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内容。第四步:两个大组派发言代表进行PK、交流,从而发现“日字旁”的字一般与“时间”有关,“女字旁”的字一般与“女性”有关……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也明白了字义。绝大多数学生眼里闪着兴趣的火花,纷纷举手抢着发言。
这样教学,笔者只花费了约3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了一个学期的识字教学任务,期末检测班级平均分达95分。值得注意的是,新课型方式和组织方法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要不断地变换使用,以免造成识字教学课堂僵化。
二、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辅助识字教学
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资源利用,手机现场拍摄直播,多媒体板中板、展台、资源库等资源的广泛利用,让课堂丰富多彩。平板的文字因此“动”起来,变得有声、有形、有色,空洞的语言变得直观、生动、有趣。
例如,天峨县实验小学王瑜老师执教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中国美食》,其课堂最大的创新点就是把识字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一开课,王老师便播放一组中国美食短片,自然而然地引入了识字教学。这样导入新课省时高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环节推进到需要学生掌握“草字头”“火字旁”“四点底”三个偏旁来源的时候,王老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这三个偏旁部首的演变过程,并进行询问检查。学生快速记住了这三个偏旁部首的名称、来源和与之相关的汉字,理解这些汉字的意思,还发现了“草字头”的字一般与植物有关,“四点底”的字与火有关等规律。这改变了过去单独为识字而识字的状况,学生识字从单一步入触类旁通,形、音、义有机结合识字,识字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学生认识生字后,进入课中巩固的检测环节。这时,王老师运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分组竞争,台上台下学生联动,准确地掌握了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情况,从竞赛的结果来看,学生识字的效果很好。王老师在指导学生书写“鸡、肉、烤”这三个生字前,先运用多媒体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的间架结构,让学生跟着电脑课件笔顺反复进行书空,学生在掌握字的正确笔顺后才在田字格上进行巩固性书写。学生书写汉字结束后,王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和现场直播两种方式展示学生的书写结果,让学生自己评一评书写情况,学生在评价时兴趣盎然,并有了新的提升。可见,识字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是提升识字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引导学生置身社会开展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课堂内、课堂外都是识字的好场所,教师一定要系统地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起来识字。
例如,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百花园四“识字加油站”,筆者组织学生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学习汉字。笔者这样组织推进教学:第一步,组织学生自由观察车票,把自己发现或想到的跟同桌说一说,笔者在学生交流时走到他们身边倾听。有一名男生说道:“汉字到处有,商店里的物品名、门牌、公园里……”笔者顺势推进,请这名男生站起来跟全班同学说说,他说得头头是道。第二步,笔者问学生:“这张车票上的字你们认识吗?”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学生纷纷举手,大家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说起来,他们很快就发现借助这么一张小小的车票就能认识好几个汉字,汉字真是无处不在。第三步,学生说得差不多时,笔者话锋一转,询问学生:“你们在校外哪些地方能看到汉字呢?”学生争先恐后说出书里、墙壁上、电视里、广告牌、街道、门牌、公园、家里、商店、路牌……笔者接着询问学生:“那你们会自觉地认一认、读一读吗?”全班学生沉默了,说明他们之前没有这样的识字意识。笔者顺势引导:“同学们,汉字无处不在,小组长课余时间可以带本组同学到校外去认识汉字,遇到不认识的汉字要想办法解决,把会写的字抄在本子上,这就是今天的家庭作业。”第二天,笔者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某学生抄了满满10页纸,其他学生也抄了5~10页不等,可见学生的识字兴趣浓厚。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认识汉字,这样课内外结合识字的方法更能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创新识字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大环境,组织学生到街道、市场、超市、公园、工厂等地进行识字实践活动,才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
作者简介:莫秋玉(1966— ),女,广西天峨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从教34年,河池市天峨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河池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识字教学。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