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课程文化构建的思考
2020-06-08谢慧敏
谢慧敏
【摘要】本文对学校课程文化的内涵进行基本界定,提出借用swot分析法进行校情分析,以探寻学校课程文化的根基,并论述建构稳定的学校课程文化的途径:把握课程变革的内部动因;摸清课程构建的逻辑关联;关注课程实施的“人”“物”联结;保障课程运行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课程文化 校情分析 课程构建
课程文化的构建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质量的内核问题。维特根斯坦指出:“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这就好像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中部分学校仅在课程门类、数量以及课程形式上做文章,即是抓住教育改革的表层问题,做课程的花架子,虽在短期内可能起到一定的激活作用,但对于学校教育的长期、整体发展并无实质意义。从学校课程育人的角度来看,真正的教育改革应基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底色,着眼于“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线索,挖掘课程的内因和外联,再从课程中“人”“物”的联结透析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这才是学校课程品质、办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课程文化”的基本界定
我国学者石中英先生这样界定“文化”:“文化”就是在人们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形成并通过人们的各种活动而表现和传承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符号、知识系统的整体,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我们定义的“学校课程文化”泛指学校依照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而构成的学科总和、进程及其关联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所以,这里所说的课程文化不仅是课程范畴的各类课程实施和进程安排,它更涵盖了文化范畴的浸透于学校课程育人理念、价值观念的整体氛围。
真正的“课程文化”具有明确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不具备明确性和稳定性的课程是没有形成学校课程文化的课程,其课程目标与办学目标、课程理念与办学理念、课程特色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师生成长之间是离散、零碎而杂乱的,而非聚合、统一和协调的。故而,“有课程未必有文化,办学校但不一定办得出文化”,只有找到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联结点,才能厘清课程文化构建的根基,明确课程育人的关键线索。
二、探寻课程文化的根基
为了更好地找到学校课程文化的根基,可以借用swot分析法进行校情分析,如柳石路第二小学就在充分分析校情后找到了学校课程生长和推进的聚焦点,构建了“健雅”课程。
通过swot校情分析,隐藏在学校内部的“学校发展动因不足、师生成長无动力”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对此,该校依据校情现状、突出矛盾和已有优势,锁定“生命教育”特色办学方向,着眼于原有交通安全教育的成功经验,开发和拓展“安全教育+行规教育”特色生命课程,创生和践行滋养生命成长的学科课程和校内外实践课程,努力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即:
学生层面:一是从学生自我角度出发的——帮助学生树立生命的意识,初步具有生命的自我保护知识和能力,并拥有对生活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生命质量;二是从他人角度出发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培养尊重、接纳、宽容、同情等品性;三是从自然万物角度出发的——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万物生命的美好,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会善待自然万物。
教师层面:使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会人文关怀,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及能力。
学校层面:努力建构生命化教育特色课程,创建学校育人新环境;积淀特色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在此基础上,学校将育人目标和课程理念具象化为“健”“雅”二字——
“健”是身体健康,同时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通过教育教学过程中干群、师生以及家、校、社的合力共营,让学生的健康表现为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
“雅”是指正确、合乎规范、高尚和美好的。聚焦“健雅”生命教育思想的课程理念渗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工作中,渗透在校长、中层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间的情理相融的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中,不仅改变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整体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更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和手段,创新学校教育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走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新路。
从柳石路第二小学课程构建实例来看,因为学校课程目标的提炼透析了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便很容易激活学校中人的动能,实现物的调配,开创性地整编原有课程,故而,学校的课程实施路径在一定时期内都会是稳定的。由此可见,稳定的课程文化应起底于学校的创办史和校情环境,关联着学校的课程理念和管理方向,它更是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精神气候。
三、建构稳定的学校课程文化
那么,如何建构学校稳定、长效的课程文化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从“拨乱反正”“减负转轨”“落实三维目标,改变学习方式”到“课改持续深化,‘核心素养与‘新高考紧密结合”的四个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与国情及人才培养需求紧密关联,所以,稳定的学校课程文化并不是恒久不变,而是在一定教育环境下的相对稳定。而这种稳定,于外,必与国家教育大方向一致;于内,必与学校教育基础与本色勾连。可以说,“稳定的课程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子工程,它的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外因的刺激,并与以下几个要素紧密相连。
要素一:把握课程变革的内部动因
一所学校的课程文化应依附于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内部环境和外部影响,并独立作用于学校对人的培养目标。可以说,没有脱离学校基础的课程文化,也不存在无课程作用的学校文化。当一所学校的课程发展与学校发展不匹配时,必然出现校本课程低效高耗、教育管理见子打子、教师自主课程意识薄弱落后的被动局面,这时候,一部分课程实施的主体人群最先发现了课程运行的问题,他们或反馈、抱怨,或自主变革,形成了一种破除或推动学校课程变革的新力量,这股力量也常常裹挟着新的教育思潮,给学校原有的课程环境注入新的血液,这就是课程变革的内部动因。把握内部动因,才能真正走出当前课程的困境,更好地革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