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写作学视角下的英语思维在雅思写作中的构建

2020-06-07陈慧

文教资料 2020年36期
关键词:英语思维

陈慧

摘   要: 本文以翻译写作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二语习得者在雅思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双语思维差异,寻找翻译训练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非英语母语学习者培养和建立英语思维,提高英文写作特别是雅思学术写作水平。

关键词: 翻译写作   英语思维   雅思写作

雅思考试的主办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在2019年1月发布的《2018中国大陆地区雅思考生学术表现白皮书》显示,在2018年全球雅思成绩排名前4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地区A类总成绩平均分为5.78,排全球第33位,写作平均分仅5.39(尽管较前两年有小幅升高),是四项语言技能平均分中最低的(表1)。

雅思写作不仅考查文章的词汇、语法基础及篇章结构,还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Task1)和逻辑思维的论证能力(Task 2)。因极大地受到中式思维行文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仍倾向于用剥茧抽丝的归纳式行文陈述立场和总结观点,在考试思维上明显处于劣势[1](20-28)。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国内外对写作者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英语学术写作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建构思辨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20-28);(2)母语思维习惯对第二语言写作的干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写作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受文化影响的思维与交际模式可能会迁移到二语语篇中,在特定语言中,思维顺序与语法是相互干扰的,母语的语言与修辞习惯会对第二语言写作产生干扰[2];(3)汉语的螺旋形、归纳式的段落篇章结构与英语的直线型、演绎型结构对比下的思维差异。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Kaplan[3](1-20)认为,这种篇章结构上的差别主要是由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明显的认知风格差异,反映出各自的文化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又受到语言文化的影响。Kaplan教授建议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应学习英语直线型思维并模仿直线型段落组织模式[4](275-304)。

王文宇[5](50-55)和文秋芳[6](64-67+76)经过对将作文总体分与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量、单项分(内容分、结构分或语言分)与思维活动(内容构思、结构构思或文本输出)中的母语思维量进行相关分析后得出结论,作文总体分与母语思维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母语思维量与作文总体分之间呈负相关,意味着外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量越大,英语作文得分越低[6](64-67+76)。

厦门大学杨士焯在其编写的《英汉翻译教程》[7]里提出“翻译写作学”的构想,并在《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8]中概述了翻译写作学的建构体系,道出了翻译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论证了他提出的“翻译写作学”的构想,从英译汉的角度提出翻译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将二者结合更有利于翻译教学和英语写作教学。他认为:翻译与写作的过程,二者于浅层是遣词造句,于深层则是内容构思,都需要丰富的阅读感知积累和大量的运笔实践[8]。

二、中英思维差异在雅思学术写作中的体现

(一)文章体裁。

就写作目的(Task)而言,学术类(Academic)雅思写作属于英语学术写作,写作者需按题目要求完成相应篇章。任务一(小作文)为图表趋势描述作文,需要写作者以旁观者或分析者角度客观描述图表中所示数值变化走向或发展趋势,文章体裁为说明文,不需写作者做论证或解释说明。但中国学生在进行此类作文写作时习惯于在描述数据时加入个人主观理解,相似的错误出现在综述段(Overview)的写作中。使篇章文体出现了记叙文或议论文的特点。以任务一作文节选为例:First, I think every body and every age has been to the cinema. I think more film is about love. So young people like it more. But more young people can go to internet to watch film....25-34 age between 1990 and 2006 is good. But now its until down. I think this ages people have more work. They dont have more time on film[2].此任务一作文分数仅为3.5,最致命的缺陷体现在数据描写中加入了过多的个人议论及主观臆断,这些偏离任务一体裁的句子使作文缺少重点数据,句子之间缺乏逻辑和连贯。

(二)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学术性雅思写作的任务二以议论文为体裁,需要写作者以较客观的立场提出论点、列出论据、引用例子或数据论证,并在结论中呼应立场。此种篇章结构的建构基于雅思写作任务二评分标准第一条“任务回应程度(Task Response)”,即写作者是否直接回应了题目中的问题。任务二的问题类型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论述观点(“To what extend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对比优劣(“Do you think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分析因果(“What are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is situation?”)及直线型(One-direction Questions)等問题类型。得分的关键是写作者必须形成直接、清晰、连贯、合乎逻辑的论据,使若干论据在整体篇章中上下呼应,产生逻辑联系,以回应主论点。大部分中国考生在进行任务二写作时习惯用中式作文的螺旋式结构,反复又缓慢地展开讨论,多用描述性语言迂回说明,一直避免切入主题,形成了松散的段落联系。

连贯性注重的是文章的流畅度、观点的逻辑是否清晰及所有段落结构是否恰当;衔接性考查写作者的观点整合能力,即能否将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逻辑性地表述出来。中国学生在篇章结构上常忽视句子间的衔接,易将数据分析或论据写成“流水账”。以考生作文节选(“购物是否影响社会发展”)为例[2]:I sometime worry about people who bought many things into trolleys because I think may be they are use money a lot....I have one friend who bankrupt his self, because he has a expensive car, a expensive cloth, etc.. I think bad effect is many loan company established these year, people are easy to borrow money from loan company and easy to go to bankrupt. People must consider about when they go to the shopping. Therefore before buy something people must consider about shopping such as for yourself. 除了频频出现的句法错误外,此文中的若干论据之间未出现有效衔接和流畅过渡。受中式思维的影响,中国学生在雅思任务二写作中最容易出现层叠式的观点罗列,忽视段章间、句子间的逻辑关联。

(三)句型结构。

根据雅思写作评分标准,在“语法使用的多样性和准确性”此标准中,写作者能用准确的结构写出并列复合句(Compound Sentence)与主从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是得高分的关键。英语的并列复合句必须出现并列连词,两个分句在整句中的地位相同;主从复合句中必须出现从属连词,主句和从句在语意表达上呈主次关系,所以主从关系在句法上的不平等带来了语义上的不平等,是通过位置和句法等级体现的;反观汉语的复合句则包含多个分句,且分句间可不加任何连接词,分句之间的联结则不太明显;长句的组织是靠语义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是意合的[9]。以下面这篇5.5分任务一考生作文(不同年龄组的观影数据折线图)节选为例[2]:The middle age groups people have enjoyed going cinema between 60% to 80%. The percentage of age 25 to 34 group has been higher that the one of age 35 to 49 group but from 2006 the percentage of 25 to 34 year olds people will decrease while the one of 35 to 49 year olds people will decrease and get higher than the other one. 可以看出写作者的句型结构掌握较差,作者在使用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时都出现了句法错误,无法显示主句与从句的地位差异,分句之间的联结及连词使用也是松散的、缺乏逻辑关系的,错误使用的代词“the one”更是造成了语义缺失。

(四)词汇的内涵意与字面意。

汉语的词语有语素构成,属表意文字,词语的字面意思可与内涵意相对应,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因此很多词语的内涵意义是通过改变词形(加前缀、后缀)和形式标记(如复合名词、动名词)而确定的[9]。中国学生在雅思写作中必须考虑同一个词从汉语转码到英语时的词性转换,要做到字面意义(denotation)与内涵意相符合。如汉语中的“产生、发生”,在英语中既可以找到对应的动词(如produce,generate,trigger,lead to,result in等),又可以找到意思相同的名词(growth,development,production,generation,occurrence,germination等),但在英语中因以上词语的词性不同,使用的语境会产生极大差异。在雅思写作中,如果写作者只关注字面意而忽视内涵意,在语言转码过程中则会出现因词性改变带来的语义缺失。

三、翻译写作学构建英语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周姬昌[10]在《写作学高级教程》中提出了写作内容的三大核心系统,即“感知—运思—表述”三大过程。汉语母语者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常倾向于用母语思考所写内容,再转换成二语,这一创作过程便是“由译至写”,从而产生二语作文[11](53-57)[12](115-121)。同样地,在雅思写作考试的第一阶段,不少中国考生习惯采用“汉语——英语”双语间语码转换的翻译过程进行语句和篇章构建。王立非[5](50-55)曾指出:“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一大特点是依靠母语思维,母语思维参与二语写作的全过程,并在二语写作过程中起着多重作用。”针对上一章提出的双语思维差异,写作者在进行翻译写作训练时构建英语思维可遵循以下步骤:

(一)充分感知,理解题目。

二语写作过程的初始阶段即感受所写,对雅思写作而言准备阶段的感知过程尤为重要。与翻译的准备过程相似,译者与写作者都应充分感知原文或原题目,理解原作(原题)的核心思想及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意图。以下题为例:Some experts believe that it is better for children to beg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at primary school rather than secondary school. Do the advantages of thi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剑桥雅思9Test1)题干理解的重点应在“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及“at primary school rather than secondary school”两方面。写作者如用漢语的直线思维理解题目则易遗漏题干中的要点。在笔者所教的8个非英语专业教学班共216名学生的写作调查中,对此题出现审题偏差的学生人数为18人,约占总人数的8.3%,对题目要求理解错误的学生有9人(4.17%)。这两类错误都是中国考生在运思审题时易犯的错误。写作者应充分感知题干和题目两个层面的表述,可通过下划线标示关键词、划分长句意群等方法把握题目的核心思想。

(二)运思速译论点,构建文章框架。

题目理解完毕后,写作者需分析并构思写作内容,并初步构建论点及论据框架。运思过程中,特别是在雅思任务二写作中,不少中国考生易倾向于使用汉语母语进行文章框架设置、组织语句(或短语),包括文章大纲构建、确定论点和论据、准备论据等。在准备过程中,考生可在母语语境下进行段落和句子的构思,使每段及整个篇章的逻辑思路流畅。以下题为例:Some people think that e-books are the death of paper books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paper books will never disappear. Discuss both sides and give your opinion.论点框架构思需分为两部分,可用“T”(T-Chart)型图(见图1)快速确定两方面的分论点。此表格工具是有效的写前技巧(pre-writing skill),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文章框架搭建,确定分论点的具体位置。在此过程中写作者可进一步检查分论点的正确性,做好分论点筛选,做到最大程度的“应题”(Task Response)。

(三)语码转换,输出二语文本。

相关研究表明,高年级或高水平写作者在进行二语写作时,尽管会依赖母语构思内容和结构、管理写作过程,但在遣词造句时都以二语进行,几乎不需要母语的参与[6](64-67+76)。大部分中国学生在雅思写作考试过程中,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写作,不可能逐字逐句翻译,在运思和构架文章框架后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快速地用二语思维输出所要表达的观点,形成篇章文本。在二语文本输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并训练学生用二语思维进行长句、段落的表达,将母语思维中的口语化、螺旋化的论点构建转换为英语思维中的书面语、直线化的表达结构。

四、结语

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可以得知,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之间最明显的差异是由思维顺序差异决定的,语言表达差异反过来影响思维差异在语用层面的进一步扩大。由于思维差异的限制,二语习得者在进行英语写作活动时,显示出语用层面的局限性,这些思维差异造成了他们在英语写作中的种种困难。教师可通过翻译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摆脱中式思维固有的线性表达习惯,并逐步建立起螺旋式英语逻辑思维。

在翻译写作学的指引下,通过引导二语写作者进行翻译写作训练,写作者在雅思学术写作时能较为明显地感受到英语思维的有利之处:帮助写作者摒弃中式思维的禁锢,在译与写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英语思维逻辑;翻译的过程即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大量的翻译训练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余继英.写作思辨“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4(05).

[2]British Council, IDP: IELTS Australia[M]. IELTS Scores Guide, British Council & Cambridge English Language Assessment, 2014.

[3]Kaplan, R B.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 Language Learning, 1966(16).

[4]Kaplan, R B. Contrastive Rhetoric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otes toward a Theory of Contrastive Rhetoric. In A C Purves (Ed.), Writing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M]. Issues in Contrastive Rhetoric. New Burry Park, CA: Sage. 1988.

[5]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外语,2005(01).

[6]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4).

[7]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杨士焯.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9]郭富強.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周姬昌.写作学高级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11]周旭,杨士焯.翻译写作学视角下二语写作教学新模式[J].外语教学,2015,36(06).

[12]周旭,杨士焯.二语写作与翻译的关联性——翻译写作学拓展的可行性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20(02).

[13]刘礼进.英汉篇章结构模式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1999(04):410-419.

[14]林同济.从汉语词序看长句翻译[A].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杨自俭,李瑞华,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15]王传英,黎丽.“为翻译而写作”探析[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03):42-45.

[16]杨玲,柯扬茜.英汉篇章结构直线型/螺旋型批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35-39.

基金支持:2019年广州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翻译写作法在雅思学术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中外双学位学生英语思维模式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9XJYB004)。

猜你喜欢

英语思维
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试探高中生英语思维的培养
积极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英语思维
浅谈英语教学互动中英语思维的培养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
构建互动课堂 培养英语思维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写前构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