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及医护人员职业素质调查问卷编制及应用研究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020-06-07邱勇强钟业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题项医学生职业道德

邱勇强,钟业丽

(1.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广西 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职业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角度讲,职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从狭义角度讲,职业素质指知识、技能之外的品德和态度等[1]。在我国,职业素质也被称为职业素养,多从广义角度来探讨。有研究者认为,医学生职业素质是医学生为适应医疗行业需要所应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2]。2005年,英国皇家医学院(RCP)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将医学职业素质界定为除医疗知识、技能、判断力之外的医生应当具备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强调日常工作中相互尊重、利他主义、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等品质[3]。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分别从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3方面规定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4]。张丽莉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承诺、职业行为、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6个维度,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职业期望应属职业认知范畴,职业承诺包含在职业道德的内容之中,而职业能力主要是求职者能否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参照张丽莉[5]的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赵学荣等[6]的乡村医师学生职业认同指标体系等,从狭义的职业素质角度,即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6个维度编制问卷,并进行相关调查,以了解医学生及医护人员职业素质现状,进而探讨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1 问卷编制

1.1 被试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不同年级医学相关专业的新生和实习生,以及百色市人民医院在职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工具

问卷包括30道题目,采用Likert4级计分法,1:非常肯定,2:肯定,3:无所谓,4:不太肯定。

1.3 研究程序

研究采用集体发放问卷、集体回收的形式,测试前由调查者讲清实测步骤,待被试完全理解题目要求后,开始测试。测试时间为15分钟,要求被试认真填写。回收问卷后进行编号,整理数据并录入计算机,完善缺失项。

1.4 结果分析

1.4.1 项目分析 利用经典测量理论(CTT)、CR值方法分析问卷区分度,即先求出量表总分,按照总分由高到低排序,计算前、后27%的分数,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分界线。对两组被试每个题的平均得分进行差异性检验,如果CR值没有达到显著性标准,则表明该题项不能鉴别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应该删除(见表1)。

1.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利用SPSS16.0软件对29道题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得到的KMO值为0.862,Bartlett球形检验df=406,P=0.000,说明适合做因素分析。

求解初始因子有主成分分析法和公因子分析法两种方法,按照研究目的,选用公因子分析法。由于用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故本研究采用特征值和碎石图(见图1)确定因子个数。

由于碎石图没有明显的折点,故以特征值大于1,抽取因子个数,结果见表2。

根据以下标准筛选问卷题项:(1)删除共同度<0.40的题项,即 C10、C12、C28、C29;(2)删除因子负荷 <0.35 的题项;(3)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删除在两个或多个因子上负荷量相差较小的题项,即C27。综合分析发现,C20也不符合研究要求。最终删除7题,保留23个题项,利用正交旋转Varimax法进分析,问卷共解释51.927%的方差贡献率(见表2)。

表1 各题目高低分组t检验结果

图1 碎石图

表2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构矩阵

经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基于项目反应理论进一步筛选确定量表因子,并对其命名。命名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参照理论模型的构想命名,看该因素的题项主要是来自理论构想中哪些相对应的维度,哪些维度贡献的题项多就以哪些构想维度命名;二是参照因素题项的负荷值命名,一般根据负荷值比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意义来命名。因子1:职业情感因子,共4个题项,分别为 C1、C2、C3、C4;因子 2:职业能力因子,共 8 个题项,分别为 C5、C6、C7、C8、C9、C13、C14、C15;因子 3:职业行为因子,共2个题项,分别为C16、C17;因子4:职业道德因子,共2个题项,分别为C18、C19;因子5:职业价值观因子,共4个题项,分别为 C11、C21、C22、C30;因子 6:职业认知因子,共 3个题项,分别为 C23、C24、C26。

1.4.3 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分析了因子间及各因子与总分间的相关性,从各个指标来看,除了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不相关外,大部分因子间显著相关。各因子间呈中等或中等偏低的相关性,说明各因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06~0.840,说明各因子能反映所测查的内容,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具体见表3。

表3 量表各因子的相关矩阵

2 问卷应用

2.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右江民族医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新生和实习生,以及百色市人民医院在职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58份,其中有效问卷758份。

2.2 调查工具

医学生及医护人员职业素质调查问卷包括23道题目,采用 Likert4 点计分法,1:非常肯定,2:肯定,3:无所谓,4:不太肯定,得分越高,职业素质水平越低。

2.3 结果分析

2.3.1 医学生及医护人员职业素质的描述性统计(见表4)从各因子分可以看出,医学生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水平相对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相对较低,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认知处于中等水平。从总分可以看出,医学生及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行为的标准差最大,说明职业行为大部分因子的分值与平均值差异较大;职业情感的标准差最小,说明职业情感大部分因子的分值与平均值差异较小。

2.3.2 新生、实习生、医护人员职业素质的差异性分析(见表5)由于调查对象中医护人员较少,故随机抽取30名新生、30名实习生,与医护人员进行比较。

由表5可知,新生、实习生、医护人员在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职业认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医学生及医护人员职业素质各因子分及总分(分)

表5 新生、实习生、医护人员职业素质的差异性分析(±s,分)

表5 新生、实习生、医护人员职业素质的差异性分析(±s,分)

注:*P<0.05,**P<0.01

F值职业情感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职业认知总分医护人员(n=23)7.17±2.19 13.04±3.40 2.57±0.73 7.70±0.70 5.00±0.80 8.91±2.02 44.39±6.36新生(n=30)6.00±1.46 16.07±5.46 3.40±1.45 6.70±1.58 6.23±1.25 6.03±1.81 44.43±8.26实习生(n=30)6.55±1.59 16.38±3.94 3.72±1.16 7.34±1.54 6.62±1.61 6.45±1.82 47.07±7.79 2.977 4.280*6.390**3.630*10.680**17.200**1.143

3 讨论

3.1 总体分析

从表4看出,医学生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水平相对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相对较低,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医学生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总分较高,说明医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有较强的责任感,敢于挑战,愿意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对职业发展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社会变得更美好。由于医学生是在校生,对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了解不多,故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和职业价值观等职业素质呈逐步提高趋势。

3.2 不同人群职业素质的差异性分析

新生、实习生和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一是医护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和职业价值观,比新生、实习生高,说明服务大众意识、对医疗知识的深入学习与合作互助以及处理医疗事故等的经验都会随着实践的增多而发生改变,表现在能感受患者的痛苦,理解患者的心情(相互尊重),寻求同事的帮助(团结合作),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利他主义)等;二是在职业道德方面,与医护人员相比,新生、实习生更恪守职业道德,不接受吃请和红包等;三是在职业认知方面,医护人员对医疗行业的认识,并没有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加深,表现在对收入不满意,因工作辛苦、危险而产生换职业的想法,无职业生涯规划等。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认知包含职业意识、动机、态度,以及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关注职业认知变化,加深医学生对医疗行业的认识,使其职业认知得以不断提升十分重要。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使他们在获得医护工作者必备的知识、技能外,提升职业认同感,准确理解职业素质的内涵,了解社会对医学生的职业要求和角色期待,深刻理解职业素质的意义,牢固树立医者仁心的精神追求。

4.2 拓宽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

一是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开设职业素质培养相关课程,介绍职业素质的概念、维度、要素、内容,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性及对医学生的现实意义等;二是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如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等,通过模拟未来工作场景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道德问题,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医学生职业素质培训平台;四是重视隐性教育,加强职业文化建设,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五是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先进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激发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动力;六是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将职业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体现。

4.3 加强医学生人格养成教育

积极心理学认为先天的气质特点是后天人格形成的基础,但人格的形成主要依赖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增加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培养自尊是形成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人格作为一种广泛而稳定的个体内部因素,其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主要是认知水平的提高、工作态度的转变、职业价值观的逐步成熟等。通过新生、实习生、医护人员不同职业维度的差异性分析,我们认为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还需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使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素质的不同维度以及各年级都有所体现,通过活动式、参与式以及体验式教学实现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医学院校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开发智力、提高成绩外,还应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7]。

5 结语

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将医学生职业素质分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6个维度,通过编制医学生及医护人员职业素质调查问卷,对职业素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进一步了解医学生和医护人员职业素质现状,针对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拓宽职业素质培养途径为手段,进行医学生职业认知教育和积极人格培养的建议。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编制的问卷包括职业素质的6类因子,因为各因子条目数不等,客观上造成职业素质结构上存在不足的问题,也缺乏进一步验证,需再次对统计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样本有一定局限,可选取其他医科大学样本,或者增加医护人员样本量,以增强样本代表性,扩大研究的适用性,而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猜你喜欢

题项医学生职业道德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基于中国情境的创业拼凑测量研究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运动员心智游移:诱因、内容及结果评估量表的研制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