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0-06-07李夏
李 夏
(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0)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中职护理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制度和机制,实施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术技能培训质量。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护生,到相应岗位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1-2]。顶岗实习是中职护理教育的基本环节,与课堂教学等环节有机衔接、相互促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3],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护理技术技能培训质量的内在要求。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有必要增加实习教学比例,加强对实习实训的考核评价。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从而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1 中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
1.1 综合职业能力的概念
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5-6]。综合职业能力指的是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和在这种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顺利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1.2 中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结构
护生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专业之外的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临床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临床管理能力,专业之外的能力又称关键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方面。方法能力是一种专业发展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社会能力包括职业意识与素养、沟通协作能力和社会与心理适应能力。关键能力培养得到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认同,也符合我国政府所倡导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现代劳动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2 中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构建依据
2.1 理论框架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护生要学习的是人的“病”,在专业实习中,护生要面对的是病的“人”,这是护理相关专业的最突出特点。顶岗实习中护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要考虑患者各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进一步凸显护理工作的社会化和人性化。因此护理专业教育需要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在实践中培养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有效提高护生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岗位需求。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指出,有必要加大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建设,特别是重点培养护理等急需并紧缺的专门人才。临床工作能力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直接影响护理质量。顶岗实习可以有效提升护生职业素养,培养其相关岗位的工作技能。顶岗实习效果是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护生实习质量进行规范的考核评价与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保障实习质量,必须建立科学严谨、合理规范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机制,确立可量化、易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
2.2 中职护生培养目标
新医学模式要求护士角色多元化,这也意味着中职护生培养目标多元化,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其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中职护理专业培养具备较强护理操作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能运用基本护理技术、临床护理技术、社区护理技术,在医疗保健和各种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效果直接影响护生就业甚至今后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在顶岗实习中,要求护生热爱专业,树立救死扶伤的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培养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掌握基本护理操作技术,把自己培养成既有较全面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又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
2.3 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2.3.1 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实习质量评价应以学校、医院、护生等的有效参与为基础,不同主体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化评价,在考核过程中发挥每个主体的作用。医院评价能反映护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同时也要真实反映学校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情况。护生评价更多的是从专业角度反映实践与所学知识的相关度,以及顶岗实习期间医院和学校在护生培养、管理方面的投入情况。学校评价更注重护生在医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客观反映医院对护生的培养、护生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从而评价顶岗实习质量。
考核不只是医院对护生、学校对护生的单向考核,而是建立双向考核机制。医院考核护生,护生反馈医院在顶岗实习中的不足;学校考核护生,护生也要反馈学校在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2.3.2 科学性原则 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组成,消除了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使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更科学、更客观[7-8]。
2.3.3 系统性原则 在构建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时,应从各方面筛选评价指标,使评价内容体现护生在实习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力求全面、系统、集中[9-10]。
2.3.4 可行性原则 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仅要在理论上可行,同时在操作上也要可行。评价指标体系中设计的指标应适度,需要收集的信息或数据容易获取、统计且可靠,指标的内涵清晰、易懂,易于实施[11-12]。
3 中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分析
根据上述理论,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一级指标,临床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临床护理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职业意识与素养、沟通协作能力和社会与心理适应能力作为二级指标(见表 1)。
表1 三年制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综合职业能力构成框架
3.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一般指的是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中职护生的专业能力是护生在护理工作中的基础能力和业务能力。
3.1.1 临床护理能力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护理能力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能力,这是职业本身的要求。临床护理能力评价不仅是评价护理专业毕业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护理教育质量的一个标度[13]。临床护理能力主要体现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汇报及配合抢救能力,汇报病史、口头交班表达清楚流畅,辅助检查结果阅读、解释能力,医嘱处理、护理文书书写能力,评估服务对象、进行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估护理效果即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
3.1.2 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护士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教育的能力[14]。目的是使患者了解和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以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护理,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的保障。
3.1.3 临床护理管理能力 临床护理管理能力是指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包括患者管理能力、物品管理能力、环境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和落实护理制度的能力[15]。
3.2 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即专业发展能力,包括独立思考、分析和决策能力,获取和使用信息能力,学习和掌握新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计划能力等。结合中职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将方法能力分成批判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3.2.1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职护理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在临床实践中,护生应具备对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护理工作环境多变,护士考虑问题要全面,能独立处理各种问题。国外研究发现,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护士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对保证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3.2.2 自学能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校护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不断更新。要适应护理学科发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护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为适应职业转型的要求和知识更新的频率,每个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是护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2.3 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多元化护理是新时期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护理人员要理解常用仪器和药品的英语信息、使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具备利用计算机处理患者信息、检索疾病相关知识的能力。
3.3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互动、合作、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结合中职护生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将社会能力分解为职业意识与素养、沟通协作能力、社会与心理适应能力3项二级指标。
3.3.1 职业意识与素养 职业意识与素养是职业生涯的内在规范和要求,是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对于护生而言,主要体现在责任感、服务态度、道德修养、慎独修养等方面。
3.3.2 沟通协作能力 护生沟通能力与护患关系、护理质量和专业承诺有关[16-17]。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护士沟通能力直接影响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沟通效果,也是护生进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基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是护生走向社会、适应职业环境的要求之一。培养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护生在临床实习中使用有效的沟通手段,促进患者康复。在实际护理教学中,应加强护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实践,为护生搭建平台,在实践中有效掌握交流知识和技能,并加以利用。
3.3.3 社会与心理适应能力 护理专业是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专业,护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满足护理工作中各种角色的要求,适应各种复杂的护理环境,在做好服务对象的身心护理工作的同时维护自身身心健康。
4 结语
中职护生进入实习后,对其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根据相关理论基础,我们初步构建中职护生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中职学校对护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多元评价提供的反馈,明确中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层次和薄弱环节,调动教师、管理者和护生的积极性,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通过评价可以明确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对能促进中职护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加以推广,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有助于中职护生快速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形势和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