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电大”的岁月
2020-06-05于小英
于小英
我本是一個不大喜欢“文”的人,可电大却偏偏让我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是“六八届”的初中毕业生,从小就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数理化等学科对我来说,充满了诱惑。上小学的时候,我最爱上的课就是数学课,而且非常喜欢做智力测验题,觉得很开心。有时遇到感兴趣的事物,就积极开动脑筋,搞点小窍门、小科研什么的,心里憧憬着长大当一名科学家。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我只读到初一,数学刚学到正负数加减法,物理和化学还没“沾上边儿”就中断了学业——想当科学家的梦想也化为泡影。
1977年恢复高考,可我的数理化基础特别差,考取理工科大学难度实在太大了。就在我无望又无奈的时刻,1982年“电大”首次开办了文科班,给我创造了一个上大学的良机。虽说自己不擅长文科,但为了继续学业,我还是经过一番刻苦努力,考取了北京电大中文专业。
中文专业是“电大”恢复开办的第一个语文类专业。由于办学经验不够丰富,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参考全国全日制高校的教学内容编写的。对我们这些非脱产学习的学员来讲,各门课程在深度、广度和难度上都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即便如此,我还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了顺利完成学业,三年在“电大”的求学路,我面对重重的困难,缓慢而又坚定地前行着。
首先,是听课的困难。“电大”是非脱产学习,为了在不影响学员工作的同时,保证听课质量,北京电大广播授课时间统一安排在上午7-8点、下午5-7点和晚上9-10点。一般来说,晚上的课我能保证按时上,可上午和下午的课就“没谱”了。我家离单位比较远——当时从北沙滩到西二环需要一个多小时,所以我上午和下午的课都得在公交车上听。那时我在公交车上听课,最担心的是把“半导体”挤坏了。乘公交车的人很多,几乎每一站都是“下不去、上不来”,车门都很难关上……车厢里更是拥挤不堪,连身子都站不直——人都要挤成“照片”了,更别提掏出“半导体”听课有多艰难了。我经常是“历尽艰辛”才能勉强掏出“半导体”插上耳塞,还经常因为车上噪音太大听不清楚——在这种环境下听课,效果“可想而知”……后来,为了预防“半导体”被挤坏影响听课,我特意请单位的木工师傅帮我做了一个小木盒,把它装进去保护起来。没有了后顾之忧,我听课稍微踏实了一些。
1985年电大毕业前夕,单位电大学员与指导老师合影留念。前排右一为作者。
时间紧、学习内容多也是我在学习中遇到的一大困难。由于前述的种种原因,我们那一届的课程比较难,对于我这个本就文科较差的人来说更是困难重重。由于工作比较忙,我很难在上班时间抽出空来看书学习,只能抓住午休的半小时温习功课。下班回到家,我的压力也很大。那时孩子还很小,刚刚一岁半。白天是奶奶特意跑到我家来照看。我下班后,在路上买好晚饭的食材,就赶紧跑回家接过照看孩子的任务,让奶奶早点回家休息。带孩子、做饭占去了我的大部分时间,只有到了晚上9点多钟哄孩子睡下后我才真正得到解放,可以利用宝贵的夜晚在灯下苦读——那时我常常学习到深夜。
除此之外,复习备考难度也不小。“电大”的办学原则是宁缺毋滥。考试一年两次,每次考4门,不及格不允许补考。如果有课程不及格,只能等到下一届中文专业考到这个科目时才能补考。若是还不及格,就拿不到毕业证书。面对这样“严酷”的考试,只能“玩命”备考。那时考试前的辅导是通过电视进行。我记得当时辅导老师再三强调,自己跟出考题的老师没有任何沟通,只是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辅导我们复习。
我至今还记忆犹新,老师在辅导《古代汉语》这门课时,就要求我们把篇篇文章当作“重点”,而且要做到字、词、句落实——这个要求对我来讲真是难上加难。《古代汉语》本就是我在学习中感觉最难的课程——通篇都是“之乎者也”,刚开始学会觉得很枯燥、乏味,学着也吃力。它分为上、中、下三册,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的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等老师编写,由王力、林焘老师校订的教材。教材收录了古文、古诗词等158篇,共计1088页。如此庞大的知识量,要做到每篇文章的字、词、句落实,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能通过考试,我和同单位的几个学员一起,专门跑到北京大学请中文专业古汉语教研室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两次辅导。当然,北大老师也摸不清“电大”的“底儿”,老师也只能凭经验讲讲重点。我听了两次辅导心里还是“没谱”——只能死磕,背水一战了。于是,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有空儿就看、记、写、背。3本厚厚的书上,记满了注释和各种记忆符号,都快被我翻烂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的努力,我终于顺利通过了《古代汉语》的考试。
“电大”的考试制度也是异常严格的。每次考试时,监考老师都恪尽职守。如发现有人考试作弊,老师会走到这位考生的桌前,悄悄记下准考证号——那就“惨”了,只能得0分。我还记得有一次考试时,我不小心把铅笔碰到了地上,却不敢弯腰拾起,生怕被监考老师误认为作弊——那样就前功尽弃,白备考了。所以我只能举手示意,请监考老师帮我把笔捡起来。
在电大3年的艰苦学习中,我从开始的不适应(特别是《古代汉语》),到逐渐对中文专业的知识产生了兴趣。《现代汉语》《作品选讲》《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写作》《逻辑学》和《美学》等课程,不仅扩大了我的知识面,而且令我眼界大开。那时,我第一次感受到文科领域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内涵。3年的学习生活,我学了十七八门课程,不仅知识充盈了,思维敏捷了,而且还学会了推理、论证、旁征博引,把杂乱无章的材料组织成条理通顺的文章。临近毕业时,我运用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关于职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1986年《北京成人教育》第1期上,还被北京成人教育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并被收入《北京成人教育1981——1991十年集萃》。1989年,又被收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编印的北京电大毕业生《优秀论文及科研、技术革新成果选编》一书。
电大毕业后30多年以来,无论是搞教育还是抓管理,我总是习惯结合工作写点文章。1994年,单位调配我搞宣传工作,我更是“如鱼得水”,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先后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人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消息、通讯、散文、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文章500余篇……
如今我已退休多年,闲暇时写上几篇小文,成了我的最爱,也给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回想3年在“电大”苦读,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也令我永志难忘。因为,高等教育对于人的思维方式的训练,对工作能力的提高,已经渗透到我的血液之中。可以说,没有“电大”就没有我今天的收获。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