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分析与对策

2020-06-05肖喜明陈嘉伶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因子指标环境

肖喜明,陈嘉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以学生自主经营为主体,以企业化为组织模式,将“扶困”与“扶智”以及“扶困”与“扶志”相结合,让更多在校大学生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技能,将输血式资助模式转化为造血式资助模式,提升教育的效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创业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由于兼具资助育人和创业教育的双重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文献研读、调查研究以及理论建模等方法,研究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的评价模型;对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改善大学生勤工创业生态的支持体系。本文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从事勤工创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转化为数据后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继而运用AHP法进行建模,为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的优化提出基于实证分析的决策参考。

一、勤工创业环境分析及勤工创业环境指标提取

(一)勤工创业环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勤工创业与传统的勤工助学不同,与一般的创业性质也有所区别。学校作为行政责任人,直接运作管理勤工单位,承担运营责任,勤工创业实体从项目筹备到运营均由学生负责,由学生在勤工岗位进行日常运营。可见,勤工创业与创新创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拥有同质的创业实践因素,遵循“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环境——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的演化路径。

关于创业环境的分析,国外典型的代表是Gnyawali 和Fogel(1994)提出的五维度模型和全球创业观察(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简 称 GEM)。Gnyawali和 Fogel认为,创业环境是创业过程中多因素的组合,提出五个维度,包括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对创业的资金支持以及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1]。GEM对创业环境的分析提出了九个维度的模型,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2]。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更是起步较晚。吴启运和张红(2008) 运用统计学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创业环境中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为政策完善、家庭鼓励和帮助以及教育对创业的鼓励[3]。罗晓芳和张旭亮(2010)以3T(包容、技术、人才)理论为基础,以大学生创业知名院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际案例,构建了大学生创业孵育支撑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4]。朱永跃等(2012)通过因子分析法,从支持主体的角度,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政府支持环境、高校支持环境、金融机构支持环境、创业培训机构支持环境和社会网络支持环境五个部分[5]。

关于勤工创业模式的研究方面,李苗等人(2016)通过对高校传统勤工助学模式与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创业型勤工助学有助于解决传统模式所存在的发展受限、认识偏差、育人功能弱化等问题,并对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的发展提出展望[6]。戴小兵(2018)在综合考察勤工助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高校勤工助学与实践育人、资助育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从渗透励志和感恩教育、渗透心理教育、渗透就业创业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来有效发挥勤工助学在资助育人和实践育人中的作用[7]。

国内当前对勤工创业环境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多以勤工创业的模式为主,对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属于宏观层面的分析。许国彬和杨敏生(2009)以高校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与其济困育人功能为研究,提出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业型勤工助学模式的成功实践案例[8]。姚圣梅和肖莉(2010)对创业型勤工助学资助模式的定义、作用和意义、功能、构建途径、实证分析、实践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在该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更深入的研究[9]。邢舒雅等(2018)对创新创业环境下的大学生勤工助学项目进行探讨,并针对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活动展开讨论和分析,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10]。许跃焓等人(2018)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以文化、平台、制度为三个维度提炼总结出创新创业文化(Culture)、平台 ( Platform) 、制度 ( Institution)的CPI 模型,虽有问卷和数据分析,但运用的方法依然以定性分析为主[11]。

当前,学术界关于勤工创业的研究主要以实践的现实情况分析和模式探讨为主,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对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弥补勤工创业环境研究领域的空缺,为做好勤工助学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二)勤工创业环境指标提取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由于组织自身拥有的资源有限,需要与控制其他关键资源的主体相互作用和联系来保证资源的获取,资源的组织与外部环境具有紧密的依赖关系。学生自身拥有的资源相对匮乏,对拥有创业关键性资源主体的依赖性也更强,资源要素获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表1 勤工创业的内涵与特征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工作经验,综合高校管理人员和专家意见,比较分析10所高校勤工创业的内涵和特征(见表1),得出了15个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测量指标。具体包括:X1国家政策,X2学校政策,X3项目资源环境,X4基础设施环境,X5管理与服务环境,X6课程教育,X7实践教育,X8学习压力,X9启动资金,X10项目盈利,X11学校经费支持,X12家庭经济状况,X13家庭支持,X14学校氛围营造,X15自由包容的环境,以15个测量指标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记录调查对象从“很好”到“很差”的评价态度,标以5~1进行记分。

二、实证分析

(一)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各指标权重

通过问卷星的方式,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中的学生勤工岗位和实体团队为对象,共收集了12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175份,有效回收率为94%,问卷数量基本符合数据分析要求。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KMO样本测度法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检验信度和效度,检测各指标的内在一致性和可靠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初始因子,以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根据方差贡献率和特征值,确定前6个为公共因子,分别为:F1政策环境、F2平台环境、F3教育环境、F4资金环境、F5家庭环境、F6文化环境。对成分矩阵进行旋转计算,并根据指标的相关性,将指标X1和X2归属于因子F1,指标X3——X5归属于因子F2,指标 X6——X8归属于因子 F3,指标 X9——X11归属于因子F4,指标X12和 X13归属于因子F5,指标 X14和 X15归属于因子 F6。

为考察原始变量对因子的重要程度以及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回归法对因子得分矩阵进行分析,通过方差贡献率模型得出各因子权重(见表 2、表 3)。

表2 评价指标的得分

表3 因子得分

由表3可知,广州大学城高校的勤工创业环境整体上处于“一般”以上的水平。在六个维度中,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排在前两位,这与当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以及勤工创业特色文化的推动的现实情况相吻合。平台环境和政策环境排名其次,说明学校的平台环境对于学生勤工创业的落地实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国家和学校政策是倡导和促进学生勤工创业的必要支持力量。此外,家庭支持和资金环境排在最后两位,说明家庭对勤工创业实践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对高校勤工创业培养方案的了解。学校对勤工创业的资金支持对勤工实体的作用依然比较有限,包括经费申请程序复杂,启动资金比较有限,学生的创业工资较低,有时出现工资发放不准时等情况,使学生参与勤工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从表2看,在政策环境两个指标(X1、X2)中,国家政策环境得分较低,说明政府提供的政策和融资支持力度还不够;在平台环境的三个指标(X3——X5)中,管理与服务环境得分较高,而项目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相对偏低,说明与高校蓬勃开展的勤工创业宣传、师资团队服务和实践活动相比,勤工实体基地的建设束缚依然存在;在教育环境的三个指标(X6——X8)中,课程教育的得分偏低,实践教育的得分稍好,学习压力的得分较高,说明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育水平还需提升,学生更乐于尝试创业实践活动,学习压力与勤工创业的关系较大,将勤工创业实践和学习相结合对学生十分有利;在资金环境的三个指标(X9——X11)中,X9的得分最低,说明与提供的其他经费支持和项目资源相比,启动资金对大学生勤工创业的力量还相对薄弱;从家庭环境的两个指标(X12、X13)来看,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支持力度对大学生勤工创业实践的促进作用比较有限;从文化环境的两个指标来看,X14和X15的得分都达到了4分以上,说明学校氛围的营造和自由包容的环境较好,这与学校对勤工实体的主导和推动密不可分。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环境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确定的15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如图1)。

依据参照表的数值参数和专家建议,运用AHP法构建勤工创业环境评价模型,计算勤工创业环境评价的判断矩阵,得出层次的总一致性检验CR.=0.0978<0.1,说明判断矩阵的总体一致性结果为良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勤工创业作用度评价各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如表4所示。

图1 基于AHP的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评价模型

表4 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各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表5 第1个中间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

表6 方案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

根据上述数据,绘制一级指标对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的权重系数表(见表5)和二级评价指标对大学生勤工创业活动作用度的权重系数表(见表6);综上数据,运用AHP构建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层次结构权重分布(见图2)。

由模型可知,政策环境对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的作用度最大,为44.46%;资金环境的影响次之,为27.24%;平台环境的影响为15.27%,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分别为7.55%和3.15%,教育环境的占比最低为2.33%。

三、启示与建议

对大学生勤工创业实体环境的评价调查,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存在提升的空间。要推动勤工创业项目持续稳定发展,应从政府、高校、家庭三个方面考虑。

图2 基于AHP构建的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层次结构权重分布图

(一)政府应加大学生勤工创业资助力度,形成政策合力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在优化完善各项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可考虑增设贫困生勤工创业专项补贴,支持学生进行勤工创业。同时,应注重国家、省、市、区以及各行业、协会的政策协同,如休学创业、创新创业学分转换等与学生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勤工创业等政策相衔接,形成政策合力,避免出现政策真空区。再者,政府应开展类似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青春”等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的勤工创业赛事,搭建学生勤工创业展示的平台,推介优质勤工创业项目,营造良好的勤工创业社会氛围。

(二)高校要完善勤工创业文化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勤工实体建设

高校需不断完善勤工创业文化建设,以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勤工创业活动项目。一方面,高校要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丰富勤工创业项目资源,吸引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制度创新、教学改革等方式将勤工助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不断完善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丰富和提升勤工创业项目的实践价值,勤工创业实体既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又提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机会。加快建立集咨询、指导和培训于一体的公益性和专业性勤工创业基地,打造更专业的实践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勤工实体中锻炼创业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勤工创业项目,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大勤工创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勤工创业实训基地,在基地进行创新创业现代化项目孵化,同时培养更多的双师型创新创业师资人才,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可考虑根据学生的项目开发情况,提供不同层次的启动资金支持,采取弹性资金支持管理。比如,对于有市场的创业项目,可以在项目开展前期提供较高的资金支持,当项目盈利较好时,按启动资金力度相应的比例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既丰富了勤工创业项目活动形式,又降低了学生在项目开展中的资金束缚,加快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高勤工创业项目的盈利水平。

(三)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支持与宽容

家人和亲朋好友作为学生勤工创业者的重要社会支持来源,应积极主动了解各方政策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正确看待学生勤工创业实践,对从事勤工创业的学生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对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予以宽容,形成有利于其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具体而言,家人和亲朋好友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和人际关系支持,为他们提供有用的创业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合理的选择,促进他们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要积极主动与父母和同学朋友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吸收来自各方面的经验和信息,使自己的勤工创业实践拥有良好的支持系统。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的1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最终确定6个公因子,得出了评价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的六维度模型,具体包括政策环境、平台环境、教育环境、资金环境、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并对这些因子得分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的结论。通过AHP法构建大学生勤工创业生态环境体系模型,得出优化勤工创业环境的方向,从政府、高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各方协同,形成政府驱动、学校主导、家庭支撑的联动体系,系统优化大学生勤工创业环境,以提高大学生勤工实践质量,使其在勤工创业项目实践中有所收获,实现将勤工助学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实质性转变。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样本以广州大学城的高校为例,虽在广州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代表性,但在我国高校缺乏一定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后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以使评价模型更加科学。

猜你喜欢

因子指标环境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影响因子
最新引用指标
环境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