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分析

2020-06-04李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讲

摘 要: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工作中,通过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近现代史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60

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让他们深入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了解历史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起到积极影响,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有所反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中学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内容可以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明确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取向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对历史知识的讲述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和决心。

从近年来进行的中高考改革来看,初中的教学目标已经开始由传统的注重考试成绩转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已成为必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把知识学习和立德树人进行结合,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如何通过近现代史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通过历史内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在近代历史中,我国屡次遭受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侵略斗争。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大肆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让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强大,才不会受到侵略与欺压,国家的主权才能独立,领土才能保持完整。

2.以近代史为线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中国的近代历史不只是遭受列强压迫的屈辱史,还是一部中国人民积极反抗压迫、追求自由民主的奋斗史。近代以来,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民族独立道路的探索均告失败,但是他们留下了宝贵的斗争经验。直到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从此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并最终获得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中,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综合国力也不断提高。这一切变化都在告诉世人,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

3.通过介绍近代历史人物事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初中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历史教师应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将课本知识和历史故事进行结合,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大帮助。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林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民族英雄和历史人物的事迹适合初中生学习和了解,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故事,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道路上付出的努力,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四、近现代史教学中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在中学历史教学工作中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设计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常识,对中国现在和以前的发展变化产生清晰的认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任务是了解历史脉络,挖掘重要历史事件的意义。比如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改革开放的提出让中国人认识到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中心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利用课本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发挥出自身价值,从而为人民和社会

服务。

五、在近现代史教学中丰富历史内容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传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和兴亡意识,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阐释。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

情感。

例如,课本中包含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及抗日战争等历史内容,介绍了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屈辱历史。除此之外,教材中的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以及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等,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完全体现出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文字、图片、PPT展示等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可以进入历史情境之中,加深学生对中国先辈不断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认识。

六、在近现代史教学中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具备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价值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人民在追求自由和民主道路上付出的

艰辛。

中学历史教师应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摒弃以前传统的教育观念,将课本内容以新颖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联系我国实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意识到“少年强则国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谨和认真的教学态度也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阶段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历史的学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把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作为自己的动力,充分发挥中学历史教学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大维、常晋军《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体现》,《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第5期。

[2] 李承昌《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9期。

[3] 江莱雁《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6期。

[4] 邓华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