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更有温度的原创绘本和陪伴

2020-06-04韩志辉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淑女原创亲子

韩志辉

记者:您在首届东方娃娃原创绘本论坛中提到了“中国原创绘本的大未来”,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严淑女:中国一直都有原创绘本,近几年还有很多作品获得国际大奖。例如,朱成梁老师的作品《别让太阳掉下来》获得第27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图双年奖(BIB)金苹果奖,郭婧的作品《独生小孩》获得《纽约时报》2015年度十佳绘本奖。

但是,原创绘本的未来一定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说我提出的“全球化”(选材和议题具有全世界共同的情感和视野)与“全球在地化”(选材和议题有本土的特色或文化,同时兼具全世界共同的情感和视野)。原创绘本的创作题材可以更国际化、更全球化、更中国化。我们也可以让中国的孩子读到中国原创的作品,从而更好地联结我们与祖国、与家乡的情感,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

另外,中国的绘本市场在成长,这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力来做这件事。那到底怎么做?我们需要梳理一些方法。“中国原创绘本奖”的创立就是一个助力,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如何创作更好的绘本,如何培养绘本创作人才。“大未来”这个概念其实是很宽广的,是指中国原创绘本在创作题材、人才培养,以及其他方面都有很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我们的原创绘本事业已经有一定的人才基础,再加上文化基础和外在环境的支持,我相信中国原创绘本大有可为,一定是有大未来的。

记者:您在论坛上提出目前中国原创绘本的儿童性不够,可不可以请您分享一下绘本创作如何體现儿童性,如何让作品更加贴近儿童的心灵?

严淑女:从创作儿童绘本的角度说,儿童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绘本中体现儿童性,我觉得可以从真实的孩子和内心的小小孩两方面着手。

我在创作时特别重视去体现真实的孩子,比如我会想孩子会怎么思考。当然我不是孩子,没有办法揣摩孩子的思维,所以我会去观察他们,会去幼儿园看看孩子之间如何互动,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说什么样的话,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动。这需要有一定的理论背景,要知道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这些理论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绘本故事创作完成后,我会先读给孩子听,然后根据孩子的反应修改绘本。孩子的反应很直接,他会直接说“这个故事不好”“这怎么可能”……然后我就知道原来孩子不是这么想的。这样一来,我在创作故事时,就会尽量避开孩子不能理解的语言,塑造的人物也更真实,便能够引起孩子的共鸣。

心中的小小孩方面,我创作时会回顾我的童年,想一想自己内心想要抒发的情感,比如来不及跟爸爸讲的某句话,或者童年的某些遗憾,通过绘本表达出来。就像《野兽国》中的迈克斯做的那些事,也是一些现实中他没办法做到的事,比如不准其他人吃晚饭、睡觉,所有人都得听他的。这很合乎孩子的思维,因为在成人世界里孩子都是弱势的,是被控制的。可是在想象的世界里,孩子就是王,这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回溯到创作者的初衷,作者写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这些经历和情感具有共通性,是每个孩子都可以理解的。

所以,创作者一方面需要具备儿童发展心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要真的和孩子在一起。因为这是写给孩子看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创作自己想象中的孩子。当你真的和孩子在一起,真正去理解他们,你就会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观念,创作的作品就会更贴近孩子。

记者:有人说引进的绘本也很好,孩子也很喜欢,不一定非要做原创绘本。对此您怎么看?

严淑女:国外绘本的历史比较悠久,有很多成熟的作者和绘画者,可以做出很贴近孩子的优秀作品。我们从国外引进绘本,可以让孩子看全世界最经典的作品,比如《鼠小弟的背心》《晚安,月亮》《大卫不可以》等。可是每一块土地上生活的孩子,都需要与他的生活经验有强烈联结的文化滋养。南京的孩子在绘本中看到玄武湖、盐水鸭,他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孩子在绘本中看到他的生活,看到他熟悉的事物,就会觉得这是我的故事,而不是遥远地方的孩子们的故事。虽然儿童的经验是共通的,但是孩子最喜欢的还是当下的故事,跟他生活经验有关系的故事。我们做原创绘本,就是要让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在审美、情感等方面与孩子当下的生活产生共鸣,让他们感觉到亲近和温暖。很多人说孩子不爱家乡、不爱这块土地,但如果他们从小阅读的都是别人的大江大海,跟这块土地没有情感的联结,那孩子们当然不会爱这块土地。原创绘本的精神与内涵,就是通过绘本传递与传承文化。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孩子需要阅读,您觉得绘本阅读应该从几岁开始?

严淑女: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我的答案是从肚子里面就可以开始。因为孩子的听觉是最早发育完成的,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讲故事给他听,这是最早的亲子共读。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这样的早期亲子阅读有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安全感的建立、情绪的稳定。

记者:我知道您最近一直致力于推广亲子共读,根据您的研究,您觉得当下亲子绘本阅读中,家长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严淑女:家长的目的性太强了。很多爸爸妈妈会说:“我的孩子有╳ ╳问题,你可以帮我开套绘本吗?”他们希望通过绘本能立即药到病除,解决当下的育儿问题。我就会跟他们说没有这样的绘本,因为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情感培育。我常常说绘本不是西药,是中药。西药是药到病除,可是它只是把你的症状减缓,没有真正修复内在。中药是调理人的整个身心,然后身体、心理、情绪等各方面自然就好了。我很能理解父母想要迫切解决问题的心情,但是亲子共读不能急,要慢慢来。

亲子共读时,我建议父母不要一边读故事一边问孩子你是不是就是这样,不要问孩子你学到了什么,不要告诉孩子这本书要告诉你╳ ╳道理,你要向书里的╳ ╳学习。这种做法目的性太强,会破坏孩子阅读的胃口。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给家长一个解决问题的指导书?为什么一定要亲子共读?因为绘本有文学、美感的涵养,能让孩子自然地理解故事和疏解情绪。

在亲子共读时,我建议家长们慢下来,和孩子一起慢慢阅读,给孩子有温度的陪伴。因为这是在累积父母与孩子间情感的成本。孩子从小与父母之间共读的经历,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让孩子和父母无话不谈。长此以往,他们会相信父母永远是他安全的港湾,从而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记者:有的家长认同亲子共读的作用,但是不知道怎么给孩子选书,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孩子一起读书,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吗?

严淑女:这个是很正常的。关于选书,第一是选择获过大奖的绘本,很多绘本领域的权威奖项,如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凯迪克奖,都是值得信赖的。第二是选择经典的绘本,有很多选书指南汇总了一些经典绘本。彭懿老师的《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里介绍了100本最经典的书,家长不妨先从这100本开始看。它们经过历史筛选,是全世界孩子都喜欢的经典书籍。第三是根据孩子的需要选书,比如说孩子对车特别有兴趣,就选一些关于车的绘本。再如,如果觉得孩子最近有些情绪上的问题,就可以挑选关于情绪的绘本。第四是国家图书馆或是其他专家学者推荐的书单,家长可以从那些书單中挑选书籍。第五是社群的推荐,身边的朋友们推荐的他们在读的一些书籍也是可以的。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微课会介绍如何选书,比如我在做的喜马拉雅FM音频节目《严淑女博士:3-6岁绘本育儿指南》,会介绍如何针对孩子的需求挑选适合他阅读的书。

怎么跟孩子共读,这方面的指导书很多,资源也很多。家长不要担心自己读得好不好,因为与孩子共读不需要其他的技巧,父母用爱孩子的心、最温暖的声音读给他听就可以了。亲子共读最重要的是父母陪孩子读书的这段时光,因为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父母的爱和陪伴。孩子和你一起阅读绘本,其实不只是在阅读书的内容,也是在感受父母和他之间的情感交流。

记者:现在有很多讲故事的软件,爸爸妈妈们也觉得很方便,只需要放给孩子听就行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严淑女:这个问题也是很多爸爸妈妈问我的。他们认为把别人录好的音频放给孩子听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念?有什么不一样吗?给孩子看动画片就好了,为什么要读绘本给他听?我认为给孩子听故事与给孩子读绘本是完全不一样的。从科学的角度说,给孩子听故事、看动画片,他们是被动地接收。当然也可以用软件给孩子听故事,但要挑品质好的、声音有温度的、动画质感好的、理念正确的。但是,再好的阅读软件也比不上父母给孩子读故事。因为机器是死的,没有办法与孩子互动;而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你的声音是有温度的,你们之间会有很多互动。比如,你会看到孩子的眼睛注视着哪里,他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里提到父母温暖的声音是孩子内心语言种子的土壤,滋养他们慢慢发芽。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不用担心讲得不动听,你的声音是最好的、最温暖的、最有感情的,因为它里面包含了爱。

严淑女:女,儿童文学博士,著名童书作家。现任国际组织童书作家与插画家协会区域顾问(SCBWI),台东大学幼儿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文创公司艺术总监、国际安徒生大奖绘本50本出版总策划、《绘本棒棒堂》图画书杂志副总编辑、《艺术家》杂志儿童图画书出版顾问、儿童文学学会理事。创作的绘本作品约50本,其作品曾荣获金鼎奖最佳图画书奖、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精选好书等国际大奖。

猜你喜欢

淑女原创亲子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祝你新年快乐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原创地带
文艺小淑女
淑女养成日记(下)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