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空间转移研究述评与展望

2020-06-04孙浩进闫晨佳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4期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规模经济产业转移

孙浩进 闫晨佳

摘要:在经济思想史上,产业空间转移研究曾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之外。近代以来,古典区位论、国际贸易理论、区位理论、发展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发展了产业转移理论,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范式。而国内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晚,可归纳为产品市场扩张和生产要素扩张两种研究导向。当前,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综述尚不多且缺乏系统性,亟待通过专门、系统的研究动态述评和整理归纳,形成有价值的成果,以深入理解产业空间转移的依据、本质,促进理论范式指导实践达到良好的效果。从前景来看,国外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更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空间经济崛起,而国内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更侧重和致力于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集聚;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空间转移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动态尚不多且缺乏系统性,亟待通过专门、系统的研究动态述评和整理归纳,形成有价值的成果。对国内外产业空间转移动态进行述评与展望,有助于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厘清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特征、影响等理论维度,通过对产业转移这一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理论梳理和归纳,能够把握各种关于产业转移现象的共同本质,深刻理解产业空间转移这一命题的内涵,促进理论范式指导现实中国内外产业空间转移活动的效果更优化。

一、国外产业空间转移研究综述

在经济思想史上,产业空间转移研究曾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之外。直到20世纪初古典区位论的确立,产业转移研究才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范式。20世纪3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区位理论、发展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又进一步发展了产业转移理论。这些理论均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范式,总体上经历了由注重“区位利益选择”到追求“规模收益递增”的研究脉络转变,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可以从集聚、比较优势、要素流动三个方面来归纳。

(一)基于集聚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从时间演进的顺序来看,基于集聚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从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论作为起点,二者的分工论最早可追溯到配第的《赋税论》,此后,马歇尔、韦伯等人在吸收二者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产业转移理论。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理论的讨论主要是从集聚带来成本降低这一角度出发对产业转移现象作出分析。

1. 分工协作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由于分工的存在,企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过细分工和市场分工都会产生弊端,而产业集群在保持分工与专业化效率的同时还能将此进行进一步深化,这反过来又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①。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当分工与协作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时,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将会采用该生产组织方式。这一理论表明,企业家出于对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促使产业形成由分散向密集的空间转移现象。

2. 规模经济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和企业集群现象的考察,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和企业集群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形成企业集聚的前提,且外部规模经济具有产业组织效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信息的溢出也使得集聚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分散企业,各种要素成本的下降带来总体生产成本的下降②。这种下降是导致产业空间转移到同一区域并形成产业区的主要动因。

3. 区位选择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韦伯在其1909年的《工业区位论》中认为,产业集聚带来成本节约效应。他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区位的选择则是由“区位因子”决定的,他把因子抽象为运费、劳动力成本和集聚效益。若该个企业集聚在同一个地点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享、降低搜寻劳动力相关成本和运输费用以及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③。正是因为成本的节约促使企业产生了集聚的动因,形成产业空间转移现象。

4. 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鲁格曼在其产业空间转移理论中运用了“中心——外围(CP)”模型、“D-S”模型。他认为,“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运输成本效应”等的良性互动形成聚集力,推动产业聚集到同一地理区位;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地价上升”、“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时,就会产生分散力,又会出现企业脱离该区位转向新区位的现象④。该理论在“单个”→“聚集”→“分散”的逻辑框架下对产业空间转移现象进行了分析。

(二)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

通过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叙述,可以归纳出,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到赤松要以及小岛清的理论都遵循相同的逻辑体系,即因果逻辑关系。通过对不同国家所具备的不同优势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会带来产品价格上的区别,正是由于这一内在动力,推动着产业由劣势地区或已不具备优势的地区向具有优势或逐渐具有优势的地区转移,引发产业转移现象。

1. 雁行模式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雁行模式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该理论的发端是从赤松要观察并分析当时的棉线、棉织品开始的,他发现,日本的棉纺工业最初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产生进口增加,进一步激发国内生产增加逐渐取代进口。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雁行形态产业发展论”,其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⑤。另外,日本经济学家山泽逸平对赤松要的理论加以了补充,将赤松要的“四阶段”增加为“五阶段”,分别为:引进、进口、出口、成熟、逆进。该理論主张由于各国之间存在发展差,因而有了产业转移的可能,在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之间实施动态的产业转移。该理论对产业在本国的生产成本进行依次排列,认为将生产成本高、在本国已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依次进行转移。

2. 边际产业扩张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继承赤松要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形成的。小岛清对当时日本的实际对外投资进行分析后得出:本国的对外投资应在本国已处于边际产业时进行,用以抵消产业劣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资本的跨国流动,同时也是技术、管理、知识等系统化地由投资国向被投资国的转移,产业转出国应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将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出去⑥。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在对外投资的框架下解释了国与国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

(三)基于要素流动的产业转移理论

根据时间演进顺序,对与要素流动相关的产业转移理论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国际上对于要素流动同产业转移之间的联系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从赫克歇尔-俄林经典的贸易分工理论为基础,并延伸到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论,这几方面构建了生产要素“极化→分散”的逻辑框架,在这一逻辑框架下可以对产业空间转移现象进行梳理归纳。

1. 要素禀赋差异的产业空间转移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开始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各国生产成品和价格的不同,即产业空间转移的要素比例论。该理论认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源于产品成本差别,此差别源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差别,这种差别驱动着产业从要素禀赋差的地区向要素禀赋相对较好的地区进行转移,同时也带来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⑦。根据该理论,各个国家间的要素价格会随着交易的产生慢慢均等,最终实现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

2. 增长极效应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该理论是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申而来,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这些区位和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以此通过点状的增长极向周边地区辐射。佩鲁认为,增长极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作为增长极的地区由于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境遇,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扩散,生产要素的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转移,带动落后地区发展⑧。

3.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

缪尔达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提出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论也称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该理论指出,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收入水平、资本增值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科技创新能力等同欠发达地区相比都具备较高层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极化效应,也称“回波效应”,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其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则会导致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的回流,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的扩散效应,也称“涓滴效应”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导致了相关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这种产业转移在理论上来说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方向转移。

二、国内产业空间转移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产业转移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表述,学界普遍认为产业转移即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或迁移现象,研判出在现实中我国的产业空间转移大致方向是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国内对于产业空间转移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产品市场扩张和生产要素扩张两种研究导向,可以根据产业转移的模式、制约因素、行业选择、路径选择等方面来对国内产业空间转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

(一)产业空间转移的模式总结

1. 关于产业重合模式的研究

魏后凯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技术构成相似的同类产品生产部门。此外,二者的机器设备和生产线以及运用的技术工艺都相似,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需求比例也相近,进而生产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相似的。他认为,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越是发展,这种产业重合越会出现和发展,当产业深化不能够抵消别国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发达国家产业重合就只有一个调整方向,即产业转移,这一理论是主要用来解释国与国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⑩。

2. 关于梯度转移模式的研究

我国的梯度转移理论是引进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形成的梯度转移理论,主要用来解释产业在一国内的不同区域之间的转移。其核心含义为: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实际上已然存在一种经济技术梯度,通过引导使高梯度地区率先得到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届时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将逐渐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分布也将更为合理。另外,学界亦有将梯度转移理论细分为顺梯度转移模式与逆梯度转移模式加以研究。在顺梯度转移模式方面,陈计旺认为,产业转移是扩张性转移和撤退性转移,在逆梯度转移模式方面,产业转移的模式是垂直性和水平型。其观点是欠发达地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实行弯道超车,引进、借鉴、吸收新技术,为自身所运用,从而实现快速发展{11}。

(二)产业空间转移的制约因素

1. 关于市场规模制约的研究

白小明认为,东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势必造成生产成本的差异和消费水平的不一。产业向中西部的地区转移面临着地区消费能力不足,为了使产品能够出售,在中西部生产的产品必然要运输到东部地区的市场进行消费,带来了交通运输成本的上升。其次,考虑到生产产品所需原料的问题,也就是资源禀赋要素,也是转移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方面{12}。

2. 关于基础设施制约的研究

俞国琴认为,产业空间转移通常需要考虑承接地的交通(公路、铁路等)、供水供電、邮电、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会带来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区域通常也是产业集聚区,规模效应也会对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优势{13}。

3. 关于技术和人才制约的研究

黄新飞认为,各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工人这样的简单劳动力,还需要管理人员这样复杂的高级劳动力,而中西部地区不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缺乏高级人才,企业如果进行区际转移,考虑带动企业未来的发展,必然要用高薪留住人才,这会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会制约产业空间转移{14}。

(三)产业空间转移的行业选择

1.“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的行业选择

张新芝对各制造行业的产业竞争力强弱作了区分,运用产业梯度系数模型,认为产业空间转移必然涉及到转出地与转入地,应对两者进行比较,把产业梯度系数大于等于2且两省市产业梯度系数之差大于等于1的制造行业作为产业转移的第一选择,并重点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问题{15}。

2.“逆向飞地经济”的行业选择

在现有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中,通常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默认为飞出地和飞入地。“逆飞地经济”顾名思义,则是利用欠发达地区自身的要素禀赋和发达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高怡冰认为,飞地经济应提倡“双飞”,在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建立经济飞地的同时,欠发达地区也可向发达地区建设高新技术飞地,落后地区应在发达地区积极寻找“人才、研发飞地”。国内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都指向了逆飞地经济的行业选择应该更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并且应当和欠发达地区当地的要素禀赋相结合,利用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优势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16}。

(四)产业空间转移的具体路径

1. 关于整体迁移路径的研究

陈耀提出区域产业转移有六种路径,分别是整体迁移、商品输出、市场拓展、资本输出、产业关联、人才联合。整体迁移是指“企业随着行业生产中心的迁移而异地新生”。他认为,企业进行整体迁移有两种原因:其一,当地业已存在具有更大增值能力的新兴行业,因而造成行业的成长代替;其二,企业在当地的经营环境并无发生变化,但另一个地方形成了该企业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17}。上述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产业空间转移,但归根究底,其本质仍然是企业趋于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发展。

2. 关于“回归式”路径的研究

周阳敏、桑乾坤认为,回归式产业空间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自己家乡的过程,是一种特殊而崭新的产业转移路径;传统的产业空间转移存在资源和地区等偏好,产业很难转移到落后欠发达地区,从而进一步制约落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振兴{18}。该理论具有相关领域的解释力,基于此可以构建产业转移新模式,也是对区域协调发展而言的重要实施路径。

三、国内外产业空间转移研究的评析

(一)国外研究的评论

1. 在理论体系上具有一定延续性

从国外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研究的整体来看,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理论从斯密的产业分工论出发,以此作为基础,经过发展形成马歇尔、韦伯等人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理论;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从雁阵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进行发展的,吸收其对于优势的分析,形成了后期的一系列理论{19};基于要素流动的产业转移理论则是以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重要的增长极效应理论以及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由于国外产业转移现象在历史上出现较早,使得国外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也开始较早,并逐渐呈体系化。国外相关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多是从动因(即成本降低,收益增加)这一角度出發来研究该现象,其有针对于国与国之间的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分析(如斯密、赤松要、小岛清等人的理论),也有针对一国内各区域之间产业空间转移现象的分析(如韦伯、马歇尔、佩鲁以及克鲁格曼等人的理论)。基于此,国外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在理论体系上具有一定延续性。

2. 运用理论和实证模型具有解释力

国外对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一般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理论模型分析,以及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定量研究。模型分析方法是最普遍的一种研究方法,前述的国外产业空间转移理论基本上都运用了该方法,如韦伯的区位论就运用了工业区位模型,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更多地运用国际贸易模型分析此现象,基于集聚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则都运用到了“空间成本-收益模型”。除此之外,国外的产业空间转移研究还注重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例如新经济地理学就是从地理区域的角度对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做出说明,还运用了经典的“D—S”模型,丰富了产业空间转移研究的理论内容,并为后人研究产业空间转移这一现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外,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则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的企业集群现象的实证研究而发现的。因此,国外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在运用理论和实证模型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从国外研究情况来看,关于产业空间转移问题有着系统的理论研究脉络、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主流经济学中的产业空间转移理论主要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以及区位理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在如何以产业空间转移促进区域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关重要思想和经典理论构成了系统的产业空间转移研究范式。国外主要学者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多数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范式,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较精确,但未能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局限,缺乏微观层次的分析,且未对处于经济衰退期的特定区域进行深入研究。

(二)国内研究的评论

我国关于产业空间转移问题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但已在多年的深入研究中实现了本土化。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以及后来的“一带一路”),从提出到实施阶段再到后来的成熟阶段,其内容紧贴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实际,也在逐渐成熟。国内学术界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如“飞地经济”、“逆飞地经济”、“回归性产业转移”等理论{20}。

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和政策层面展开,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在国家战略层面也提出了明确的理念和思路。总体上看,国内学者的研究涉猎面较广,许多成果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及其政策制定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认识产业空间转移的新趋势、新规律,如何使特定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程中更好地承接产业空间转移、培育新主导产业,如何提高国家政策支持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都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四、国内外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前景展望

(一)国外研究更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空间经济崛起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学术界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体现出关注于本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趋势。发展中国家通过研究相关产业进行合理转移,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产业空间转移的目的和动因。对于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研究除了注重转移方向、趋势的研究外,更多地关注如何促进该转移顺利完成、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空间经济崛起等方面,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等,重视转移效果的研究。现代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不断放松假定条件,将新的内生变量引入解释和分析的框架中,因此,相应地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将更多地考虑现实的经济活动,包括对于理论模型运用中各个变量的假定都将进一步和现实经济活动紧密结合,促进理论研究更多地实证化。

在新的企业跨国迁移的趋势下,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可从多个维度展开。国外的产业空间转移研究除了已有的研究角度之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日益取得新成就,研究的重点将转向产业跨国转移如何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的超越。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后发崛起的背景下,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也将从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跨国转移的具体方向、行业选择、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全面研究,从多维度的视阈促进产业空间转移的系统研究。

(二)国内研究更侧重和致力于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把握产业空间转移的现实运用这一内在尺度,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国内对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将会更注重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应关注从发达地区向贫困落后地区的产业空间转移现象,还应注重研究怎样更好地促进这一产业空间转移的实现以及针对这类转移的行业选择;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实现经济落后地区的超越,更多地关注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战略目标下,对于欠发达地区根据自身的禀赋同发达地区进行产业空间转移的合作,对于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都有促进作用。

注释:

①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8页。

②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2页。

③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8页。

④ 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⑤ 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以机械仪表工业为例》,《一橋论丛》1956年第36期。

⑥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页。

⑦ 贝蒂尔·俄林:《区际与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4页。

⑧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页。

⑨ 皮埃尔·菲利普·库姆斯、蒂里·迈耶、雅克·弗朗索瓦·蒂斯:《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⑩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第4期。

{11} 陈计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2} 白小明:《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13} 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14} 黄新飞、杨丹:《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了吗》,《国际经贸探索》2017年第2期。

{15} 张新芝、李少敏、彭迎丰:《产业转移发生机制与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16} 高怡冰:《产业园区培育现代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新经济》2017年第12期。

{17} 陈耀:《产业资本转移新趋势与中部地区承接策略》,《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6期。

{18} 周阳敏、桑乾坤:《回归式产业转移、制度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9年第1期。

{19} 刘静、杨丹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现代经济》2013年第18期。

{20} 丘雪薇:《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及启示》,《广西经济》2008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孙浩进,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28;闫晨佳,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责任编辑  辰  曦)

猜你喜欢

区域协调发展规模经济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核动力财政可持续与财政一体化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浅谈国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浅议成都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性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十三五”期间嘉兴市与沪杭同城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