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商与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

2020-06-04蒋清华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供应商信用

蒋清华

(仰恩大学 体育教研部,福建 泉州 362014)

0 引言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上市体育用品公司作为体育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市体育用品公司健康运营才能才推动整体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于上市体育用品公司来说,想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制定良好的供应链策略是重要的一环,这其中包括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企业,尤其是重要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2007年开始证监会要求企业在其年报中披露主要供应商和客户的情况,这一指标的披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上市公司供应链情况,客观、具体地描述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1]。企业披露供应商和客户的集中程度为研究上市体育用品公司供应链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

在我国信贷仍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背景下,存在企业因融资渠道受限导融资难的问题[2]。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中国75%的非金融上市公司认为融资约束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3](Claessens&Tzioumis,2006)。与传统信贷渠道相比,商业信用融资具有比较优势,上下游企业间密切的业务联系与及时的信息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2]。因此,商业信用融资成为企业间广泛使用的解决融资问题的方式。但是企业间供应商和客户的集中程度存在差异,那么对于上市体育用品公司而言,供应商与客户集中程度是如何影响企业商业信贷的使用情况的?这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我国2010-1018年在沪深A股和港股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客户/供应商集中程度对商业信用使用的影响进行研究,除了供应商或客户企业的单边集中还研究了当存在供应商和客户企业双边集中时,如何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使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结果支持竞争理论,客户集中程度越高,企业为客户提供越多的商业信用,供应商集中程度越高,核心企业占用的供应商企业的商业信用越少。供应链企业存在商业信用转移,客户企业集中程度会显著提高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商业信用的使用程度。为研究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商业信用使用提供了来自体育用品行业的研究证据。

1 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提出

战略管理理论中,作为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经典工具,波特“五力模型”认为作为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企业的议价能力是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两种重要力量。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供应商和客户作为公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会影响战略定位和经营方针等方面的确定[4]。供应商/客户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受到供应商/客户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对彼此的重要性程度越高,供应商-客户关系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越高,最终表现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公司供应商/客户的集中程度是衡量供应商/客户与企业紧密程度的重要标准。

当供应商集中程度较高时,在于企业的谈判过程中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企业在双方权力争夺中处于弱势地位,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降低产品质量等直接影响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方式对客户的绩效造成负面影响,在商业信用使用上会提出增加现销、减少赊销、缩短货款的回收期等对自身更加有利的付款条件[5],增加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难度。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越高转移成本越高企业只能被迫接受供应商提出的商业信用条件。李任斯和刘红霞[6]的研究表明,在二元关系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关系,供应商集中度越大,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越少。马黎珺等[2](2016)以2001-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证明了供应商集中度越高,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越小。提出假设:

H1:供应商集中程度越高,上市体育公司占用供应商的商业信用规模越小。

客户购买力影响企业价格策略、营运与产品设计以及营销与客户服务活动,进而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与利润[7]。根据波特的行业竞争理论,客户占公司的销售比例越高,客户议价能力越强,公司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规模越大。企业通常将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作为重要的营销手段,用来建立长期稳定客户关系。有研究表明,如果客户企业的销售额超过企业销售额的20%,那么企业将会提供的商业信用给客户企业。商业信用是企业用来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手段,Fabbri和Menichini[8]的研究发现,用客户销售比例刻画客户的强势程度,发现企业会提供给强势客户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李任斯和刘红霞[6]的研究表明,在二元关系下,企业与客户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关系,客户集中度越大,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越少。提出假设:

H2:客户集中程度越高,上市体育用品公司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规模越大。

在融资方式受限的情况下,供应链上的企业存在对商业信用的竞争情况,并且商业信用在供应链企业间传导转移。在企业间具有传导效应,供应商的集中程度会影响企业提供给下游客户企业的商业信用规模。当供应商集中程度高时,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供应商还会通过增加现销、减少赊销、缩短货款回收期等方式减少提供给企业的商业信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在企业缺乏其他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只有减少提供给下游客户企业的商业信用。提出研究假设:

H3:企业面临供应商集中程度高时,会降低对下游客户企业的商业信用规模。

同理,当企业存在客户集中程度高时,企业会利用其大客户地位要求企业延长付款期限、增加赊销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如果企业不存在其他融资渠道,那么企业会存在较大的经营压力和高融资约束,将会通过向上游供应商企业要求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缓解自身压力。企业客户集中程度越高,企业可能会占用更多的供应商信用。提出研究假设:

H4:企业面临客户集中程度高时,会增加占用上游供应商的商业信用规模。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考虑数据的真实性与可得性,选择我国2010年-2018年在沪深A股和港股上市13家主营业务为体育用品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剔除存在数据缺失的样本。本文的客户集中度和供应商集中度数据来自各公司年报,经手工搜集获得,其他财务数据则来自wind数据库。

2.2 变量定义

(1)商业信用的度量。借鉴王明虎和席彦群[9](2013)、方宗和赵鑫鑫[10](2019)的做法,将商业信用分为公司占用供应商的商业信用(TC)和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AR)。占用供应商额商业信用(TC)=“(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总资产”,AR=“(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总资产”。

(2)解释变量。供应商集中的度量。参照 Patatoukas[11](2011)、王雄元等[12](2014)、Irvine[13](2015)的做法,本文用“前五供应商销售之和占全部销售额的比例”度量供应商的集中程度(SC)。客户集中程度(CC)用“前五名客户销售之和占全部销售额的比率”度量。

(3)控制变量。参考王雄元[14]、马黎珺等[2]、方宗和赵鑫鑫[10]在模型设计中加入公司规模(Size)、上市年限(Age)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收益率(RO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OCF)、有形资产比重(Tang)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控制其对商业信用的影响,为了控制年份的影响加入年份虚拟变量(Year),各变量的具体计算方式如表1所示。

2.3 模型设计

建立回归模型(1)检验假设1:

TCit=β0+β1SCit+β2Sizeit+β3Ageit+β4Levit+β5ROAit+β6OCFit+β7Tangit+β8Year+εit

(1)

表1 主要变量的定义

其中,TCit表示第i加公司第t年占用供应商的商业信用。SCit为主要的解释变量,代表i公司在t年时供应商的集中程度。如果估计系数β1显著为负,则说明供应商集中度高则会导致公司减少对供应商商业信用的占用,假设1得到验证。

参照王彦超[15](2014)、陈正林[16-17](2016,2017)建立回归模型(2),检验假设2:

ARit=β0+β1CCit+β2Sizeit+β3Ageit+β4Levit+β5ROAit+β6OCFit+β7Tangit+β8Year+εit

(2)

其中,ARit表示第i加公司第t年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CCit为主要的解释变量,代表i公司在t年时客户的集中程度。如果β1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则说明客户集中度会导致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的增加,假设2得到验证。

为了验证假设3,建立回归模型(3):

ARit=β0+β2SCit+β3Sizeit+β4Ageit+β5Levit+β6ROAit+β7OCFit+β8Tangit+β9Year+εit

(3)

其中,ARit表示第i加公司第t年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SCit为主要的解释变量,代表i公司在t年时供应商的集中程度。如果β1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则说明供应商集中度会导致公司会减少提供给客户企业的商业信用规模,假设3得到验证。

为验证假设4建立模型(4):

TCit=β0++β2CCit+β3Sizeit+β4Ageit+β5Levit+β6ROAit+β7OCFit+β8Tangit+β9Year+εit

(4)

其中,TRit表示第i加公司第t年占用供应商商业信用。CCit为主要的解释变量,代表i公司在t年时客户的集中程度。如果β1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则说明客户集中度会导致公司占用供应商商业信用的增加,假设4得到验证。

3 实证结果

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本文的数据处理分析使用stata15.1软件。表2列示了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结果显示:①样本期间内体育用品公司向顾客提供的商业信用(AR)均值为0.147,最小值为0.021最大值为0.368,说明体育用品公司在向顾客提供商业信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差为0.096;样本期间内体育用品公司占用供应商的商业信用(TC)均值为0.122,最小值为0.077,最大值为0.309,标准差为0.077,体育用品公司在占用供应商的信用方面同样存在较大差异。②样本期间内,体育用品公司客户集中程度(Customer)均值为0.346,最小值为0.130,最大值为0.8,标准差为0.195;供应商集中程度(Supplier)均值为0.405,高于客户集中程度,最小值为0.190,最大值为1.000,标准差为0.234,说明整体上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的客户集中程度和供应商集中程度都偏高。③体育用品公司规模的均值和标准差差分别为22.081、0.967,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20.265和23.249差距不大,说明我国主要体育用品制造公司之间的规模相差不大。各体育用品公司之间ROA差距较大,标准差为8.475,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881和27.159。

3.2 相关系数分析

表3为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从表3可以看出客户集中程度与向顾客提供的商业信用显著正相关,供应商集中程度与公司占用的商业信用显著负相关。其中客户集中程度和供应商集中程度显著正相关,体育用品公司向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和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正相关,与前人的研究一致。提供给顾客的商业信用和占用供应商的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在核心企业供应商和客户企业之间存在商业信用竞争情况。供应商的集中程度与提供给顾客的商业信用显著负相关,客户集中程度与核心企业占用供应商商业信用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商业信用在供应链上的转移。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检验方差膨胀因子VIF小于2,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3 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注:*p< 0.10, **p< 0.05, ***p < 0.01

3.3 回归结果分析

考虑核心企业面临供应商或者客户企业单边集中时,公司商业信用的使用情况。首先对假设一进行检验,探求供应商集中程度对企业向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的影响,表4模型第(1)列为模型1的回归结果。其中供应商集中程度系数为-0.1111,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对于体育用品公司而言供应商集中程度越高,公司被供应商占用更多的商业信用,供应商越集中,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向供应商出让更多的商业信用,假设一得到验证。其次对假设二进行检验,表4模型第(2)列为模型2的回归结果。验证客户集中程度对企业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程度的影响,其中客户集中程度的系数为0.2662,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对于体育用品公司而言,客户的集中程度越高,公司向下游客户其他提供了更多的商业信用,客户企业集中程度越高,企业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会向客户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来维持客户关系,假设二得到验证。第(5)列和第(6)列使用经行业调整后的供应商集中程度和客户集中程度重新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估计,结果依然显著。说明该结果具有稳健性。

考虑核心企业面临上游供应商集中时对核心企业提供给下游顾客企业商业信用使用以及企业存在下游顾客集中时对核心企业占用上游供应商商业信用的影响。首先对假设三进行检验,探求客户企业集中程度对企业向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的影响,表4模型第(3)列为模型3的回归结果。客户集中程度对核心企业占用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系数为0.4598,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当存在下游客户集中时,由于客户企业强势地位,会迫使核心企业出让更大规模的商业信用,从而显著提高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商业信用的占用程度,从而实现商业信用在供应链上企业间的转移。接下来对假设四进行检验,探求存在供应商集中程度时如何核心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表4模型第(4)列为模型4的回归结果。供应商集中程度确实会导致核心企业提供给客户企业商业信用的减少,但回归结果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体育用品行业属于高竞争度行业,企业间存在激励竞争,渠道竞争是企业间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虽然存在上游供应商集中,但出于维护客户关系持续稳定以及销售渠道的畅通等考虑,核心企业不会大规模减少提供给大的客户企业的商业信用。

4 研究结论和建议

本文以我国2010-2018年A股和港股上市体育用品公司微观数据为基础,探讨了供应商/客户集中程度对企业商业信用使用情况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供应商/客户集中程度会对体育用品上市公司上市信用使用产生显著影响,表现在:(1)供应商的集中程度会显著降低体育用品上市公司占用供应商提供的商业信用水平;(2)客户集中程度会显著的增加企业提供给客户企业的商业信用水平;(3)供应链上企业存在商业信用转移情况,高客户集中程度会提高上市体育用品公司对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占用情况,但是高供应商集中程度并没有明显降低上市体育用品公司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可能的解释是,体育用品行业属于高度竞争行业,体育用品公司降低提供给客户企业的商业信用会削弱企业的销售渠道,公司为了保持市场份额的稳定需要持久稳定的下游客户企业为其销售产品。

表4 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对公司商业信用使用的影响

注:*p < 0.10, ** p < 0.05, *** p < 0.01

由于银行信贷存在较高的门槛,体育用品公司融资渠道受到一定的限制,企业开始转向供应链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方式缓解融资困境。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评价上市体育用品公司的供应链紧密度和制定供应链管理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已有研究证明与供应链上企业的良好合作能够促进供应链上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提高供应链效率。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企业的集中程度会降低企业在商务谈判中的话语权,降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对于企业而言,有必要基于收益-成本原则加强对供应链上企业的管理,依据对客户企业依赖程度的差别制定差异化的商业信用政策,但是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对少数供应商和客户的过度依赖带来的对企业商业信用的侵占,建立健康平衡的供应链关系。重视供应链上企业关系的管理,加强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供应商信用
中国铸造供应商产品目录
中国铸造供应商产品目录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3KG北京智滔伟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我国体育用品进口与体育用品出口互动关系研究
海德威,最佳压载水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