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通过美的陶醉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020-06-03张少清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渗透策略写作

张少清

摘 要:由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认真探索美的内涵,努力构建积极的审美环境。通过有机渗透的审美教育,让学生通过享受精神的美与思想的升华中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及写作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渗透策略;写作

美育在五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缺失审美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语文教育是美育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高尚的审美水平和相应的审美能力”。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古代诗歌鉴赏是中高考题的难点之一。因此,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探索美的内涵,创造积极的审美气氛,有机渗透美育,使学生身心享受美和观念的升华,从而提高诗歌的品位。

一、感受古詩词意象、意境之美,培养想象、联想能力

古代诗词非常看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创造,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境。诗词中的意象,就是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比如古诗词中的“月”是乡愁的一种寄托,“蓬草”代表的是漂泊不定。它在诗词中数量上是不定的,可是单个的,也可是多个的。意象只是诗歌创作选择的第一步,是诗歌的基础,而营造心情才是目的。而意境指的是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借情景相生或虚实相成的表现形式,使读者身临其境,得到审美愉悦。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选择了“月、松、春、石、竹、莲花、浣纱女、渔船”等八种意象,创造一种奇妙的意境。根据诗句不难想象:皎皎秋月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在虚实间这首诗就像是宁静的小夜曲引领读者体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追求。

总之,意象与意境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产物。它们是情感和客体的结合。所以,从意象和意境的诠释入手,是欣赏古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方法。在欣赏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咀嚼意象,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调动自身多种感官再现诗歌意境,体验古代诗歌的美,为文学写作奠定基础。

二、诗词鉴赏丰富了写作材料,开拓了写作视野

写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表现力。语言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词汇的丰富性和组织的灵动性上。保持有计划的、不间断的诵读古诗词将使我们的词汇不断充实。如果不阅读,大脑的词汇匮乏,而且基本上是静止的。一旦写作,思维往往会僵化、停滞导致言不达意。即使写作完成,作文也是单调的,缺乏灵性,缺乏创作的磅礴气势和热血豪情。

荀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学生的社交经验和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只有阅读才能不断吸收他人的思想营养来武装自己的大脑,写作才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有词可饰。知名教育家说过:“模仿对学生同样重要,就像独立创作一样”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模仿是创作的第一步。古诗词在浩瀚的文学中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流传了数千年其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上的成就是无疑的,是很值得模仿借鉴的。通过诵读这些美卷华章,其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必能对学生写作产生影响。它既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又开阔学生写作视野。好比古诗词中词汇的运用技巧,读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而这些技巧一经熟悉被运用后逐渐会被内化为一种能力。

三、阅读经典古诗词篇章,获得创作灵感

经典的魅力在于它不只可以承受时间的洗礼,而且还不断激励着我们去创造。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章,使教师和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同时获取创作的灵感。跟随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风”已渗透到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假如学生在创作时能够从古代诗歌中获取灵感和材料,那么他们就可以使作品清晰典雅,言辞优美。这不仅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技巧,而且反映了古代诗歌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发。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引用或化用古诗句,还可以通过想象丰富诗词中已有的意象,创造性地再现生活情境,艺术创作是可以从古诗文里获取灵感的,如张晓枫的《不朽的失眠》就是借助《枫桥夜泊》中月、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扩展开来,结合作者的际遇,细致地描写出了一幅萧瑟凄绝的画面,因为诗人张继的落榜,使得凄凉的深夜被涂抹了一层厚厚的痛楚的悲绪。学生可以尝试在欣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从经典中寻找灵感,并以现代写作形式展示它,以增强写作的文学吸引力。

简而言之,跟随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充分激发学生对古诗鉴赏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态度,将阅读、欣赏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符永懿.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浅析[J]. 课程教学研究,2013(9):48-50.

[2]关颖利. 浅谈古诗词对高中生语文的影响[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27-128.

[3]徐沛. 生花妙笔在笔尖——用写作推动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尝试[J]. 语文知识,2016(7):74-76.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渗透策略写作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