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学生诚信人格塑造

2020-06-03江庆

青年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格塑造诚信

江庆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人无信不立”,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塑造诚信人格,对于当代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诚信;人格塑造;高职高专学生

一、引言

诚信这一范畴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搜狗百科上说诚信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简而言之,就是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信守承诺。重视道德教育,加强诚信人格塑造,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对中国传统诚信观和人格塑造的认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传统诚信观。关于诚信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十分丰富,从这些典籍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里,诚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首先,诚信是立身之本。“人无信,而不立。”孔子将诚信作为立身之本,认为一个人如果失去诚信,就无法在社会生活下去,就无法与他人正常交往。其次,诚信是齐家之道。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再次,诚信是立业之基。《荀子·王霸》:“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孟子认为诚信可促进商业繁荣,国家兴旺。最后,诚信是为政之法。《论语》中有“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上好信,则民莫不敢用情。”《吕氏春秋》认为“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韩非子也认为明主治国必取信于人,取信于百姓,“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社会心理学中讲人格指人的个性,它是个体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它也是人的道德品质、性格和品格的总和。诚信是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基本原则,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和基本要求,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塑造健全诚信人格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三、高职高专学生诚信人格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

当代高职高专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网络化的大潮中生活和成长起来的一代。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类网络新思想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哺育。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高专学生,其诚信观的整体面貌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代高职高专学生在追求效益和务实创新上最大限度地释放了自己的才智,同时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倾向,理想目标的庸俗化、个人主义抬头、人格丧失等。

(一)高职高专学生诚信人格缺失的现状

首先,最普遍的现象便是作业的抄袭。有些学生基础薄弱,加上懒惰,学习兴趣不浓,要交作业时往往拿着别人的作业抄袭来应付老师。同时,学生中大部分都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以这样一种“轻松”的方式达到目的,也放松了自己,逐渐合流。这些不诚信的表现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不负责,给自己诚信人格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最為典型的是考试作弊。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然,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考试舞弊都作出了史上最严厉的规定,甚至有的学校规定,只要抓到舞弊,就开除学籍,但是仍然会有少数学生铤而走险,每次考试基本上还是会抓到舞弊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平时学习又不认真,到了考试的时候,便投机取巧,想方设法作弊。

再次,翘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有的学生就读的学校或者专业,没有如自己所愿,在家人、亲朋好友、老师的劝说之下勉强接受,来到学校以后放任自流、自暴自弃;还有的学生因为在填报志愿时,对所报考的学校及专业没有深入了解,以致于开学以后才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或者是自己的文化基础比较差,根本搞不懂,学不明白;还有的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沉迷于手机游戏,醉心于谈情说爱;还有的学生认为有一些课程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无关紧要,选择性屏蔽。虽然老师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应对学生翘课,如课前查到、出勤率与考试成绩挂钩等,但是还是会有学生找各种理由请假来逃课,如装病。

最后,还有做两面人的也比较常见。有一些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学校领导、老师面前表现得积极向上,取得了领导、老师的信任,赢得了同学的尊重,给自己争取到了无数光环,为自己今后的发展铺就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背地里心理比较阴暗,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名有利的事,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讲奉献的事,能躲则躲。

此外,有些学生在制作个人简历时,过分的美化自己。学生在就业时面对个人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需求过高的矛盾时,往往会夸大自身的能力与阅历,这样造成的后果使学生形成一种自己非常强的潜意识,可能会导致眼高手低,频繁跳槽,不但给用人单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自身也错过很多合适资源,还可能影响学生在业界的评分。

(二)导致当代高职高专学生诚信现状的原因

首先,从学校与老师方面来说,考试分数与学习成绩理应只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部分,但在当今中国,仿佛考试成绩已经成为了判断是否为一名好学生的全部依据,而家长社会也完全认同。这样的现状就导致了一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得到师长与他人的认同而不惜作弊。另外,在很多学校,考试监管制度都是存在问题的,部分老师抱着谁也不得罪谁的态度在考场里坐上两个小时,这种态度就纵容了学生作弊,并且还有学生作弊而没有被抓住,为别的学生提供“榜样”作用,故而铤而走险。久而久之,作弊便成为习惯,离诚信考试也越来越远。

猜你喜欢

人格塑造诚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诚信去哪了
要做诚信好少年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