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西莫夫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角度分析《1984》中的矛盾心理
2020-06-03黄嘉宁
黄嘉宁
摘 要:奥威尔《1984》所描写的社会中,民众没有思想,没有自由。与其说是死人控制活人,不如说是活人控制机器人。本文将从阿西莫夫机器人学三大法则角度来解析《1984》中机器人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机器人;《1984》;矛盾心理
一、引言
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一生漂泊摆渡,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其著作《1984》被誉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之一。书中描写了未来天下三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各自执掌一方领土这样的一个世界。在以“老大哥”为最高思想、以奥布莱恩为代表的社会中,人们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任何人不得违背“老大哥”的意志。在那个社会中,“思想警察”无处不在,子女举报父母,同事互相监督,“老大哥”一直在注视着你,稍有不慎便会被判处“思想罪”。“思想罪”不会带来绝望,“思想罪”本身就是绝望[1]。与其说他们是人,毋宁说是一群只知道执行命令的机器人。因此,就不得不提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本文试从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入手,分析《1984》中的矛盾心理。
二、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随着支配自然的力量一步步地增长,制度支配人的力量也同步增长。”[2]奥布莱恩通过并不存在的“老大哥”来控制思想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奴役的过程。“反乌托邦”社会实质上是扎根于“乌托邦”社会之上的。那不妨就扎根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来看看《1984》中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一是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二是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奥布莱恩的命令;
三是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不得伤害“老大哥”,或因不作为而使“老大哥”受到伤害。
“运用力量的目的就是运用力量”[1]。只要运用力量,就必须有力量的接收者。机器人首先要保护自己,否则力量无法实施,那个社会不复存在。
机器人被设计之初就是要为人类服务,那么只有服从奥布莱恩的命令,初始程序才不会崩溃,机器人才能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行使职能。行使第二法则,才能保护第一法则。
奥布莱恩的命令实质上就是维持力量的有效运用。在力量运用下,“共同思想”才有价值。第三法则不容违背,否则便会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
三、矛盾的机器人
机器人本应千篇一律,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残次品”,温斯顿号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在真理部日复一日的“造假”工作中,“他理解方法,他不理解原因。”他必须服从第二法则。然而当他发现“自由即奴役”时,第一法则就占了主导。为了保护自己的精神与肉体自由,他必须与“老大哥”抗争。于是他和茱莉亚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是一次胜利[1]。这是对奥布莱恩的一击。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找到了本我。
温斯顿一直知道,自己是“机器人”,对母亲和妹妹的愧疚,对现实社会的痛恨,对思想警察的恐惧等,无不让他想成为真正的“机器人”。但是第一法则始终不可突破。所以,“既然他已经认識到自己是个机器人,那么能够活着就好好活着,这就至关重要了。”
温斯顿和茱莉亚不同,他的反叛思想是理性的、彻底的,他一直知道只有打倒奥布莱恩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出于第一法则,他不能自己做这么危险的事。他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身上,可他同时也明白,“不到他们有觉悟的时候,他们不会斗争,不到他们斗争之后,他们又总不会有觉悟。”[1]希望本身就是破灭的。第一法则由于两难而被压制了,此时第二法则占据了主动地位。
此时,对于温斯顿来说,“老大哥”已经变成戈尔茨坦了。他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弗洛姆认为,人在探寻自我的同时,孤独感也会随之增强。他能意识到自我这个独立的实体,与他人、自我、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远,因此他迫切地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他人对自我的认同[5]。于是当他第一次和奥布莱恩四目相对时,他就与其建立了强烈的情感联系,认为他们是“同伴”。第三法则的“老大哥(戈尔茨坦)”被“同伴”加强了,同第二法则产生了完全对立的关系。与此同时,被压制的第一法则也由于第三法则的加强而重获新生,第二法则失去了作用。
全书的另一关键团体——思想警察,在这时出现了。“你们是机器人”。是的,“他们是机器人”。当温斯顿们被第一法则和第三法则操控到极限之际,他们惊恐地发现,周围都是思想警察,都是第二法则在主导。他们的程序“故障”了。
四、机器人的维修
对于故障的机器人进行维修分为三步,学习阶段、理解过程和全盘接受。
“遭受痛苦时,你只希望一件事情:那就是痛苦赶快停止。这世上再没有比肉体痛苦更糟糕的了。面对痛苦,世上没有英雄。”一切真实的(如果还有真实的话)、虚假的、发生过的、不存在的,温斯顿们供认不讳。他们承认二加二等于五。在肉体的折磨下,自由就是自由地说二加二等于五,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能认为二加二等于四而使“老大哥”受到伤害。
“命令的目的就是命令”。违背命令,就会受到奥布莱恩的惩罚。机器人不得违抗奥布莱恩的命令。对于奥布莱恩,温斯顿的感情是很特殊的。与其说是对温斯顿的一个发号施令者,不如说是一位“父亲”。拉康认为,即使真实意义上的父亲去世或消失,他对家庭的关系的影响仍然存在,并通过某一样事物、某个人、某个组织等起作用。这种影响力被称为“父亲之名”。温斯顿的母亲希望温斯顿能担负“父亲之名”的职责,重新恢复家庭的稳定结构。她把他“紧紧搂在怀里,很久不说话”,也会多分他一些食物,仅仅因为他是个“男孩”。然而温斯顿却自私自利,从不顾及家人。温斯顿的行为让母亲重构家庭秩序的希望彻底破灭,她只好选择“消失”。温斯顿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孩子的行为”,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种对责任的逃避。温斯顿卑微孱弱,无法担起“父亲之名”。相较之下,文中的另一个角色奥布莱恩却正是父亲这个角色的完美体现。他丑陋、粗狂,但却聪明理智、风度翩翩。虽然是书中的反面人物,却不会让读者产生丝毫的厌恶和反感,反而会被他的个人魅力所吸引。他花了七年的时间观察温斯顿的“错误思想”,不动声色地设下陷阱让他上钩,最后将他逮捕关进监狱,目的也只是为了将温斯顿从思想上改造成“完人”,一个真心诚意与自己站在一边,思想清白纯净的人。从这一点来看,与其说奥布莱恩是一个狂热的独裁份子,不如说他更像是个“望子成龙”的严厉“父亲”。奥布莱恩代表“父权”,行使“父亲之名”。正因为这一点,温斯顿从一开始便一厢情愿地对奥布莱恩产生好感,将其视为心灵的知音和精神的依托。甚至当他在“仁爱部”受到奥布莱恩的酷刑之后,不仅没有怨恨,反而“心生感激”,而且“比以前更加爱他”。温斯顿的行为代表了他对父权的顺从和依赖。
“在遮天蔽日的栗子树下,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温斯顿对茱莉亚的感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对母爱的另类渴求。奥布莱恩在囚室中对温斯顿百般折磨,迫使他背叛茱莉亚,断绝与茱莉亚之间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奥布莱恩在执行“父亲之名”,断绝温斯顿的俄狄浦斯情结,也使温斯顿的家庭梦想彻底破灭。如果说还有什么是保留在温斯顿脑海中的,那应该就是“老大哥”了。爱情、自由、激情统统消亡了。保护自己就是保护“老大哥”。机器人学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他爱自己,他爱“老大哥”。
五、结语
作为被主宰的小人物,温斯顿们的命运从最初就注定了。一旦“程序”出了故障,就会迎来新的一波改造。这个改造非常成功,温斯顿们又按照机器人学三大定律运转了,不会再有矛盾。乔治·奥威尔的《1984》揭示了社会可能发生的事,当通向未来的路被预测,也就成了对当代人的警示。
参考文献:
[1]乔治·奥威尔.1984.[M].苏福忠,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
[2] M Max Horkheimer,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赵玉.母爱的渴求,父权的幻灭——对《1984》的另类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15(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