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成”为基点 构建小学音乐欣赏灵动课堂

2020-06-03张晓岚

关键词:灵动音乐课堂

张晓岚

摘 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只要遵循“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引导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关键词:生成;灵动;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64-1

“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生成能够推动教学向深度发展。”“灵动课堂”中的“灵”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灵活,能使课堂灵动,使学生灵气;“动”指自动与互动相结合,使教学达到心随课动、课随心动的境界。笔者下面谈谈如何以“生成”为基点构建小学音乐欣赏的灵动课堂。

一、重设教学之景,化“生成”基点

苏少版三年级欣赏曲《打字机之歌》是一首短小的乐曲,那富有动感的节奏和规律又不乏变化的音色和音效,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打字机工作的画面。我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音乐节奏猜想”的游戏中感受音乐与生活自然音响的联系,之后引入《打字机》教学:“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也是取材于生活中的动感节奏而创编的音乐,它又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它像是在表现什么呢?”我的意图是学生在开门见山的问题下直接进入对乐曲的关注,并带着兴趣展开想象,创设自己的音乐情境。遗憾的是学生对我预设的情景茫然无知,我突然意识到打字机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面对学生难理解的音乐情景,我灵机一动,让学生闭眼听听这是什么声音,然后我在电脑键盘上打字,很多学生都听出来了。我捕捉到学生学习中的“难”,用简单的小实验迁移作为生成的基点,让学生明白电脑键盘是由打字机的键盘演变来的。随后的教学中借助视频,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打字机,进而使学生听出贯穿乐曲中“嗒”的敲击键盘声,“叮”的满行提示声和“嚓”的机头倒机声。通过图谱的辅助,学生更具体地发现情绪、旋律、节奏等变化。运用学生熟知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陌生的情景熟悉化。

二、改變教学之法,变“生成”基点

小学音乐欣赏是学生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欣赏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很重要。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预设的方法是从歌曲的情感、速度、力度入手进行听赏。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个学声乐的孩子轻轻地说:“老师这是男低音吧”对呀,我心里猛然一动,便问他“你觉得这首歌曲男高音演唱好还是男低音演唱好?”“男高音唱得话,纤夫的拉船听起来就很轻松了,这怎么行。男低音的声音才能表现纤夫们的生活艰辛。因为男低音声音浑厚,深沉,有力,更能准确地刻画出纤夫们不畏艰难,不被生活所累倒,还在坚强的抗争。”多么精彩的讲解。如果老师再引导的话,是多余的。学生的描述紧紧围绕音乐要素来分析歌曲,还能从男低音的音色及表现力进行阐述。多精彩的课程动态生成资源。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更是脱离了我的教案,增添了情景表演。一位舞蹈队的女生说:“老师,能否借用一下绸带,这样容易表演。”我点头默许。随着音乐,他们表演得惟妙惟肖,还把细节之处相象得合情合理,和着节奏,一个蹒跚,跌倒了,起来继续行走,有个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脚像灌了铅似的艰难地行走,无比沉重。还有个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喘着粗气用整个身心,负着沉重的脚步前行,一队纤夫队伍,好象前面的路程仿佛永远没有尽头……表演完毕,全班同学报于最热烈的鼓掌。我也为他们有这么多深刻的理解而喝彩。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我愿意放弃预设的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学生们智慧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让学生们的智慧之花在巧妙一“拨”下熊熊燃烧,尽显其个性、灵性。

三、遵循学生之答,促“生成”基点

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那些尴尬的答案往往重视不够,甚至心有不悦,弃置不顾。欣赏课《野蜂飞舞》中,我问学生:听到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想到了苍蝇。显然,这个学生的答案和我的预设发生了偏差,学生说联想到苍蝇,可能是因为苍蝇与蜜蜂有着类似的体积和相同的技能飞行,在音乐表达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也表明了学生感受到了音乐。我不应置之不理,不应粗暴地说:不对!那怎样把学生的回答迁移到音乐所描绘的形象上?这个生成点在我的教案中是没有的。我的方法是让学生再次聆听音乐片段,通过随手画简笔画:一只苍蝇和一群苍蝇,学生选择画面,引导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尖锐感和“成群结队、铺天盖地”的意象。再从音乐的半音进行、密集的节奏、快速的演奏中体会:哪种生物比苍蝇更喜欢成群结队、穷追不舍、疯狂螫刺?学生脱口而出:蜜蜂。在学生回答的差异处把细节做实,让课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机乃生灵光”。作为新时代的音乐老师,我们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也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我们的课堂一起飞翔,让“生成”的音乐教学理念成为音乐课改的一缕阳光。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灵动音乐课堂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在阅读中点燃激情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诗意的语文 灵动的课堂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让教材灵动而充满生命活力
返璞归真,让阅读教学走向灵动